利川:念熟管理经 打好惠民牌

作者汤广花   网站编辑sxs3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08版  日期2016-11-22

  

  “建好农家书屋是基础,管好农家书屋是根本,用好农家书屋是关键。”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詹艳芬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该市不断探索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将这项惠民工程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今年,利川市还入选了湖北省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

  管建并行

  打造农民阅读活动平台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的利川市,总人口95万,其中土家族、苗族人口占46%,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利川市从2007年开始建设农家书屋,到2012年年底,共建成标准农家书屋598个,其中,村级农家书屋575个,社区农家书屋23个,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詹艳芬介绍,利川市通过政府采购、建立流动图书服务点等方式,解决了村级农家书屋藏书量少、出版物更新不及时的问题。该市每年为每个村级农家书屋补充价值2000元的图书;市图书馆在人口比较集中、需求量较大的村级农家书屋建立流动图书服务点,并定期更换图书。目前,全市已建成这种流动图书服务点30多个。

  2013年3月,利川市还启动了卫星数字农家书屋试点工程建设,并于当年11月完成卫星数字农家书屋试点建设393个的任务。每年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平台提供2000多小时视频类节目、2000多册图书,还有及时更新的几十种杂志和100多种报纸,适合各类群体阅读观看,进一步解决了传统农家书屋图书品种单一、数量较少、更新较慢以及偏远地区书报配送成本高等现实问题。

  近年来,利川在全市范围内打造民宿旅游示范村,“西部凉城”的旅游名片越来越响。该市通过实施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即在每个民宿旅游示范村派驻一名文化辅导员、组建一支文艺健身队、建设一个文体活动广场、添置一批文体活动器材、完善一室一屋(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服务功能,建设民宿旅游示范村农家书屋。

  在农家书屋运行管理上,利川市按照“免费阅读、自我管理”的原则,实行农民自主管理。“我们从村干部中选择了一批热心文化工作的人义务兼任书屋管理员,加强管理,确保农家书屋建得起、管得住、用得上。”詹艳芬告诉记者,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将辖区内农家书屋的固定资产,包括配发的图书、音像制品、阅览桌椅及试听设备等统一造册,纳入国有资产管理,所在村的村委会主任为第一责任人,书屋管理员为第二责任人,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定期开展优秀农家书屋和优秀书屋管理员评选活动,对于其中的优秀书屋、优秀管理员、耕读人家给予物质奖励,极大地提高了书屋管理员的积极性。

  文化惠民

  发挥书屋服务“三农”作用

  自农家书屋建成以来,利川市各乡镇依托农家书屋开展了送春联、知识竞赛、法制宣传、经典诵读等文化惠民活动,在服务农业、服务农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家书屋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詹艳芬举例说,毛坝镇五二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梁吉耀根据书屋中的《名优茶种植与加工技术》一书,进行茶叶对比研究。他利用书本上的种植知识培育出的本地优良茶“毛坝早一”,比其他茶种早上市半个月,鲜叶每斤可卖100元,每年每亩收入超过万元。在他的带领和推广下,村民大力发展“毛坝早一”优质茶,这为村民增收、全村脱贫致富开启了新路。

  在利川市建设民宿旅游示范村的基础上,有些村依托农家书屋,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渊源、人文风俗及文化旅游特色资源;有些村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资源,通过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为村民和来此旅游的“候鸟”们开通“绿色通道”,打造绿色、文明、健康的上网和阅读环境。如凉雾乡马前村农家书屋编辑了《马前村画册》;文斗乡、柏杨坝镇、忠路镇分别推出“文斗一家亲”“柏杨一家亲”“利川忠路人”等一批微信平台,进一步宣传利川民宿旅游,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许多“候鸟”表示,本以为利川拿得出手的只有一个“凉”字,没想到文体配套设施、文体活动也很完善,让人印象深刻。

  关爱未成年人成长,是利川市农家书屋的又一特色。为调动农村中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农家书屋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双休日照常开放、发放图书借阅卡、公布新书信息、开展有奖阅读活动等形式,吸引更多的少年儿童走进书屋。都亭、团堡、柏杨坝、汪营等地农家书屋通过举办“践行核心价值观 凝聚中华正能量”主题读书活动、“中国梦 劳动美”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我的书屋我的梦”、“童之趣之品读家乡的味道”有奖征文等赛事及活动,把农家书屋打造成了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改变了学生放学泡网吧的现象,赢得了家长的好评。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