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2017年1月14日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作者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网站编辑sxs4  来源北京日报  日期2017-01-26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北京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市第十四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共北京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疏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促协同,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功能疏解和结构调整效果显现,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活力迸发,生态环境和民生保障持续改善,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非首都功能疏解全面发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扎实推进

  坚持把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努力控增量、疏存量,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一是控增量成效明显。严格执行禁限目录,禁限目录实施以来累计不予登记业务数量达1.64万件,其中2016年不予登记3403件。一般制造业、农林牧渔业和批发零售业新设市场主体数分别下降72.75%、26.42%、18.36%,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金融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新设企业数分别增长12.77%、26.76%、22.53%。

  二是疏存量进展顺利。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335家、累计达1341家,用3年多时间完成了关停1200家的任务。拆除和清退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17家,涉及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调整疏解商户2.8万户。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新入驻学生6000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校区拆迁加快推进,北京电影学院新校区选址怀柔。天坛医院新院项目、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二期进展顺利,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开工建设。推动城六区重点区域以点带面联动疏解,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腾退空间管理和使用的意见》,一批疏解腾退空间用于城市绿化、停车设施、基础教育等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和创新创业发展。

  三是城市副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完成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总体城市设计和6个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编制通州区总体规划和17项专项规划。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全面施工,A2地块部分建筑和B3实现结构封顶,潞城棚改二期拆迁实现100%签约。制定实施重大工程建设年度行动计划,环球主题公园开工建设,运河国际商务中心、国家大剧院舞美基地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人大附中、首师大附中等4所学校通州校区实现招生,通州潞河医院门诊综合楼投入使用,减河公园、六环西辅路景观提升工程等一批园林绿化项目开工建设,“两带、六片区”220亿水务PPP项目完成采购工作,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有序推进。1-11月通州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2%,高于全市21.4个百分点,为全市促投资稳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四是一体化交通网络全面构建。新机场主体工程进展顺利,航站区和飞行区已全面开工。推进设立京津冀城际铁路基金,京张铁路、京沈客专北京段加快建设,京霸铁路、城际铁路联络线新机场段、京唐城际北京段实现开工。京台高速北京段竣工通车,兴延高速、京秦高速北京段、京开高速主路拓宽工程、首都地区环线高速、新机场高速、延崇高速实现开工,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

  五是生态协同治理力度加大。制定实施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两年实施方案,实现区域空气重污染统一预警分级、应急联动、共同应对。牵头建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启动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规划研究,配合国家编制完成《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制定印发《京津冀协同共建地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林业建设任务19.7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稳步实施,张家口坝上地区122万亩退化林分改造工程全面完成。

  六是产业对接协作不断深入。“4+N”合作平台累计签约工业项目60余个、涉及投资约1000亿元。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已获批复,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正式揭牌,曹妃甸建设发展投资公司组建运营,与张承保三市16个县(区)“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积极推进。新乐三元工业园、沧州北京现代四工厂正式投产,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累计吸引53家北京药企落户。北京企业在天津、河北的投资认缴额分别为899亿元、1140亿元,分别增长26%、100%。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备工作有序推进,新建场馆方案设计、配套设施规划、PPP融资方案制定等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国家速滑馆全球设计方案征集基本完成,广泛开展系列冬奥文化体育活动,竞技冰雪运动水平持续提升。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经济新动能加快成长

  认真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加速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竞争优势和增长动能,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一是中关村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实施了28项国家层面和70项市级层面的改革,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增长12%以上。中关村创业投资、天使投资案例与金额均占全国40%左右,中关村企业内部日常研发支出1231.2亿元、增长13.2%,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3940.8亿元、增长14.1%,其中流向外省区市和出口的占比达71.3%,科技辐射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三大科学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与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科院等签署一系列部市合作协议,加快央地创新资源集聚发展。中关村科学城建成投入使用项目31个,发布了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启动中关村大街改造提升工程,新增各种高端人才及团队81个,新创办企业288家。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规划印发实施,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开工建设,大力推动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制定《北京未来科技城科技创新五年行动计划》,积极打造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创新集聚区,已入驻央企项目13个。

  三是全面创新改革有序推进。积极开展18项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扎实推进本市7个方面47项改革任务,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政策、试点药品跨区域生产等改革举措初见成效。落实《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指导意见》,制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新设分公司134家、子公司720家,北京输出到津冀两地技术合同金额154.7亿元、同比增长38.7%。

  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效显著。制定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28条改革措施,释放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加快海淀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市场化、专业化双创服务高地。全市累计授予141家机构“北京市众创空间”称号,其中125家入选国家级众创空间,居全国首位。“新三板”北京地区新增挂牌公司716家、总数达1479家,北京地区挂牌公司定向增发524次、募集资金351亿元、居全国首位,推动设立北京中关村银行。成功举办全国双创活动周北京会场活动和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吸引一批世界先进技术及产品落户。

  五是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构建。总部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增加北京总部企业70家、累计达4007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8家,跨国地区总部达161家,总部经济发展综合能力连续十年居全国首位。服务经济特征进一步凸显,1-3季度服务业占GDP比重达81.8%,金融业、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10.9%、1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55.7%,1-11月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11917.7亿元、增长8.3%。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取得新进展,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意见》,全市建设提升各类便民商业网点1700个,网点连锁化率达到29.4%,较2015年底提高了5.1个百分点。制造业高端化加快发展,1-11月规模以上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9%,高于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7.2个百分点。

  (三)城市治理力度加大,宜居水平不断提升

  紧紧围绕人口调控、大气治理、生态环境、交通出行等制约发展最关键、群众需求最迫切的重点问题,推出了一批硬招实招,努力让城市生活更加便捷、更加舒适。

  一是人口调控取得新进展。严格落实人口调控工作责任制,制定实施进一步加强人口调控工作方案,将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综合治理各项任务与人口调控紧密结合,全面加大调控工作力度。加倍落实违法建设拆除任务,全年拆除违法建设超过3000万平方米。依法开展地下空间和群租房治理,清理地下空间1400多处、102.5万平方米,治理违法群租房1.56万间。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清理无证无照经营3.3万户,市级挂账城乡结合部重点地区流动人口较整治前下降了15%。建立健全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出台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全市常住人口增量、增速继续保持“双下降”态势,城六区常住人口实现由增到减的“拐点”。

  二是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全年完成8480蒸吨燃煤锅炉改造和663个村煤改清洁能源任务,压减燃煤200万吨,提前一年超额完成燃煤总量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的目标。淘汰老旧机动车44万辆,推广纯电动汽车7.3万辆、累计10.9万辆,累计建成充电桩6万个,居全国前列。加速工业治污,减排1.37万吨挥发性有机物。完成碳排放交易市场扩容,累计成交量1259.6万吨。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为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98天、同比增加12天。

  三是生态环境品质加快提升。世园会园区启动建设,北京长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获国家批复,建成丰台岳各庄、六里桥城市休闲公园,开工建设平谷夏各庄滨水生态休闲公园、门头沟新区绿色廊道、大兴长子营湿地公园等郊区休闲公园和湿地公园,新增及恢复湿地面积2280公顷,完成造林19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3%。实施新一轮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方案,定福庄、槐房、高安屯等中心城区骨干再生水厂建成通水,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72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达到90%,加快治理88条段黑臭水体,全市1460公里中小河道治理任务基本完成。中心城区77座下凹式立交桥改造完成,西郊砂石坑雨洪调蓄工程建成投用,中心城区“西蓄东排、南北分洪”的防汛格局基本形成。朝阳、海淀生活垃圾焚烧厂进入试运行阶段,南宫生活垃圾焚烧厂进入调试阶段,顺义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焚烧二期扩建工程、通州再生能源发电厂等5座垃圾处理设施开工建设,生活垃圾焚烧生化处理比例达到60%以上。

  四是交通拥堵治理持续推进。轨道交通加快建设,16号线北段建成通车,12、17、19号线及新机场线加快建设,3号线一期、八通线南延等线路实现开工,在建里程285公里、为历史最高水平,通车里程新增20公里、达到574公里。道路通行能力进一步提升,广渠路二期、马家堡西路南延建成通车,加快推进东西城50条微循环道路建设。编制停车场专项建设规划,建成国内首个静态立体停车示范基地,加快推进丰台马官营、东城南锣鼓巷、西城什刹海等一批立体公交场站和立体停车场,加强城市道路路侧占道停车管理。全市开通快速直达专线149条,公交专用道达839公里,治理自行车道300公里,新增公共自行车3.1万辆、累计达8.1万辆,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1%,全年交通指数5.6、同比下降1.8%。

  五是城乡一体化深入实施。编制完成通州、房山、大兴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顺义、延庆、平谷金海湖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获批,稳步推进功能性特色小城镇建设、低效用地开发利用、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大兴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试点加快推进,西红门2号地B地块完成入市。加快推进“一绿”地区城市化和“二绿”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第一批试点朝阳6个乡已完成90%腾退任务、农民全部整建制转居,启动第二批朝阳5个试点乡和大兴旧宫镇城市化建设。4个村被推介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8家休闲农业园区被认定为全国五星级园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822万人次、增长12%。

  (四)公共服务保障精准发力,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补齐民生短板,优化公共资源布局,构建多元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落实鼓励用人单位招用补贴、稳定岗位补贴等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42.8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1.41%。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五项职工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平均增长3.3%。福利设施进一步完善,第二儿童福利院改扩建和市救助管理总站工程开工,第三儿童福利院完成立项。

  二是教育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深入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5万个,加快中小学建设,累计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43所、新增学位4.4万个。出台深化中高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实施“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实培计划”,实现高校专业学科交叉融合和优质资源共享。全面开展妇幼保健院提档升级项目,实施区属中医医院三级达标工程,推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馆建设全覆盖,加强村级医疗机构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出台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市共建立了包括50家核心医院、558家合作医疗机构的53个区域综合医联体,家庭医生累计签约392万户、840万人,培训家庭保健员22万人。

  三是养老服务短板加快补齐。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北京市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十条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养老,推进西城、朝阳国家级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开展海淀居家养老失能护理互助保险试点。持续推进区级公办养老机构建设,通州、房山区级公办养老项目加快建设,建设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53个,城六区试点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50家、开业运营85家。推进社区家庭适老化设施建设,建成“幸福彩虹”社区特供店1100家,发展北京通—养老助残卡折扣服务单位网点4000余个,就近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首批推进展览路医院等6家一、二级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功能转型。

  四是住房保障工作力度加大。出台了《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提首付、降杠杆,抑制投机需求,强化“控地价、限房价”的交易方式,增加土地供应,增加自住房供应,增加中低价房供应,优化供应结构,11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持平。新开工建设保障房5.6万套、竣工6.4万套,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棚户区改造完成3.9万户,农宅抗震节能改造完成7.6万户,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五是城市运行保持安全稳定。研究制定关于提升本市消防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工作方案,全市投入使用消防站达到136座,为21个新建成消防站购置车辆装备。实施食品药品安全三年行动计划,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转型升级,强化反恐防恐能力建设。

  (五)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狠抓各项重点领域改革任务落实,打通制约发展的关键环节,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加快落实。提前完成煤炭产能180万吨年度化解任务,成为第一个圆满通过国家去产能工作验收的省级单位,退出“僵尸企业”55户。完成10.98万家企业的初步核查和184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深度核查工作,坚决防范金融风险。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新扩围四大行业全部实现税负下降,“营改增”扩围后北京地区新增减税175.7亿元,落实高新技术企业15%低税率优惠政策。主动调减社会保险费率,全年减轻企业负担50亿元。严格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管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涉企收费检查工作,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

  二是“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取消77项行政审批事项,终结非行政许可审批,取消调整74项基层开具的各类证明,清理取消150项中介服务事项。开展公共服务类建设项目投资审批改革试点,出台“交通十条”审批措施,推行“一会三函”工作机制试点。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系统与国家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实现实时共享。全面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启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试点,全市共发放“一照一码”营业执照81.76万户,办理“先照后证”业务23.42万件。

  三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率先出台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市规划国土委、市城市管理委挂牌成立,做实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支持通州率先探索建立“大城管”的管理体制,石景山全国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圆满通过验收。发布实施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3个文件,完善巡游车管理体制,规范网约车管理,提升出租汽车行业服务水平。

  四是服务业扩大开放全面深化。141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任务完成80%,形成10种全国首创新业态和8项体制机制创新,启动实施顺义、朝阳两个综合试点示范区建设。服务业新引进外资123.2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94.7%。成功举办第四届京交会,签约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促进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研究制定本市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实施方案,出台本市参与建设“一带一路”实施方案,1-11月本市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累计直接投资6.2亿美元、增长50.9%。

  五是国企国资改革取得实效。出台《关于市属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劣势及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国有企业退出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了6家市属国有企业调整重组方案和2家市属一级企业整体上市试点方案,完成首发集团和公联公司、金隅股份和冀东水泥、京粮集团和珠江控股等企业重组,混合所有制企业比重接近70%。1-11月市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526.2亿元、增长16.2%,实现利润529.8亿元、增长22.5%,收入、利润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国有企业13.8个和19.7个百分点。

  六是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制定落实中央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意见的工作分工方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办法(试行)》,研究确定城际铁路土地综合开发具体政策。出台了促进民间投资的5个方面27条具体措施,新推出60个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示范项目,拟吸引社会资本1950亿元。1-11月民间投资下降7.3%,降幅较上半年收窄4.3个百分点。

  七是价格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制定《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进实施新版政府定价目录。实施非居民用水、用电区域差别价格,形成促进疏解调整的水电气热价格组合政策。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出台规范院前急救价格、特需服务和新增医疗服务价格放开等政策,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推动医疗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

  (六)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质量效益持续改善

  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支撑更大总量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5000亿元、增长7.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水耗预计分别下降4%以上、5%左右、3%左右,连续11年超额完成国家节能考核目标,加快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一是投资运行总体平稳。1-11月全市完成投资7531.4亿元、增长5.8%。行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070.8亿元、增长14.8%,较好地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房地产投资完成3626.3亿元、下降6.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同比减少6.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完成606.9亿元、增长7.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5.8%。

  二是消费需求稳步回升。1-3季度全市实现总消费1.4万亿元、增长7.6%,其中服务性消费完成6338.3亿元、增长11.1%、占比达到45%,已成为拉动消费市场的主要力量。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04.4亿元、增长6.1%,增速保持不断回升的态势。居民消费价格全年累计上涨1.4%,延续上年以来的低位运行态势。

  三是进出口降幅大幅收窄。1-11月全市进出口总额1.65万亿元,降幅由1月的28.5%收窄到7.5%,其中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的2.4%,高出上年同期0.023个百分点,“双自主”企业出口占全市出口比重18.3%,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1-3季度服务贸易总额1180亿美元,增长超过10%。

  四是工业指标筑底企稳。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超出年初预期目标2.7个百分点。重点产业产值“三升三降”,汽车、医药和都市产业分别增长20.1%、8.3%、1.4%,电子、装备和基础产业分别下降7.9%、3.7%、3.6%。

  五是居民收入态势良好。1-3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4%、实际增长7.1%,快于经济增速,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4%、实际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实际增长7.2%。低收入户收入增速快于高收入户2.5个百分点。

  从计划指标的运行情况看,地区生产总值、服务贸易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经济类指标增势平稳,创新类、社会民生类、资源能源类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30项指标全部完成,为首都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过去的一年,本市不断深化对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认识,加快从“聚集资源求增长”向“疏解功能谋发展”转变,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重塑经济发展动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成绩来之不易。同时,也要看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大气污染治理任务异常艰巨,人口调控、交通拥堵、垃圾污水治理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压力较大;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改革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关键政策有待细化突破;基础教育、养老等领域还存在供给不足问题,生活服务便利性和舒适性还需要加快提升,民生保障任务仍然繁重;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加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亟需提高,首都核心功能优化提升还需要花更大力气。

  二、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初步安排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一年,也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一年。全市上下要坚定信心、主动作为,下非凡之功、做非凡之事,在巩固“稳”的基础上下功夫,在积蓄“进”的力量上出实招,努力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一)2017年发展计划安排的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疏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促协同,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首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二)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经济发展方面。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服务贸易总额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5%左右。坚持创新引领,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比2016年计划增加16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100亿元左右。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3.5%、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下降3%左右。

  生态环境方面。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200万人以内,城六区常住人口较2016年计划目标下降3%,森林覆盖率达到43%。全力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力争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到57%,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1%、实现城六区和城市副中心污水全处理,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比2016年计划提高6个百分点。

  民生保障方面。就业收入持续改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安全,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2%,“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达到87%,重点食品安全监测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药品抽验合格率达到99%以上。

  三、实现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全面落实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疏解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先导作用,坚持功能疏解与优化提升一体谋划、统筹推进,把城市副中心建设放在全市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快协同发展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全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推动疏解工作整体取得阶段性成效。研究制定本市落实国家疏解相关政策的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北京新增产业禁限目录,修订并落实污染行业淘汰退出目录。继续推动城六区重点区域集中连片疏解治理,完成动物园地区、大红门地区、天意等批发市场撤并升级和外迁,基本完成官园、万通、雅宝路地区等批发市场的转移疏解和升级。开工建设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校区、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二期和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建成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二期工程并再入驻学生5000人左右。加快建设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二期,实现天坛医院新院试运行。

  二是优化提升中心城服务保障能力。加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加快基础设施和环境改造提升,推出亲民近民政府投资工程包,加快棚户区改造、微循环道路、城市公共空间等项目建设,投资资金规模占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低于20%。实施轨道交通新线出入口周边环境整治,制定2017-2020年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方案,年内完成总任务量的30%。围绕增设停车位、加装电梯、空中飞线入地等方面,在中心城选择9个小区率先开展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试点,为全市老旧小区改造摸索经验。加快100条支路胡同架空线规范梳理,加快推进地下管线消隐工程。进一步提升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市容环境景观,完善二环路8座立交桥景观照明设施,打造二环路夜景景观带。落实非首都功能疏解腾退空间管理和使用的意见,不断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综合考虑功能定位、用地规模、人口集聚和空间规划制定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国有企业疏解腾退空间集约高效利用相关工作。

  三是全面系统推进人口调控工作。坚持以人口布局倒推发展布局,综合施策、疏管结合、齐抓共管,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人口总量控制和布局调整实现年度工作目标。细化实施“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分区域、分部门研究制定专项行动方案,通过疏解整治实现空间腾退、留白增绿、改善环境,消除隐患、补齐短板、提升功能,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综合治理,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拆除违法建设400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城乡结合部100个市级挂账重点地区综合整治。完善人口调控工作机制,加强央地联动、市区联动、部门联动。用好全市实有人口和常住人口动态监测平台,统筹安排“疏解整治促提升”引导资金,强化人口调控综合考评和激励政策。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稳步实施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做好人口服务管理。

  四是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坚持规划引领,抓好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的落地实施,高起点高质量完成通州区总体规划和街区层面控规编制。加强政策集成创新,着力解决建设发展面临的要素配给、资金平衡等突出问题,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示范区建设。年底四大市级机关和相关市属行政部门率先启动搬迁,力争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主要建筑3月底前结构封顶,启动建设行政办公区二期工程,同步完善行政办公区相关配套设施。加快城市副中心功能完善和承载提升,围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产业升级等重点领域制定实施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行动计划(2017年本),抓紧实施一批轨道交通、广渠路东延段和东六环改造等城市道路联络线以及城市内部路网工程,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联络景观大道,开工建设通燕高速、京津高速及京津城际铁路等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以及西海子公园、东南郊湿地等25个绿化工程,全面启动“两带、六片区”水务PPP项目建设,实现全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加快推进北京五中、景山学校、安贞医院、首儿所通州院区等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落户通州,加快环球主题公园核心区建设,大力发展运河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

  五是实现协同发展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推动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顺利实现封顶封围,全面开工建设外围交通和市政配套项目,加快建设京张铁路、京沈客专、京霸铁路、京唐城际铁路、城际铁路联络线、平谷线和丰台火车站等一批轨道交通和铁路工程,加快实施兴延高速、延崇高速、国道109新线、承平等一批高速公路项目,基本建成首都地区环线主体工程,实现京秦、京开拓宽工程建成通车。

  制定永定河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行动计划,同步编制永定河流域生态保护禁限建设区域规划,推进永定河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加快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等国家级重点生态工程,完成1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和4万亩京津保造林绿化任务,编制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规划。集中构建“4+N”产业合作格局,积极推进曹妃甸产城融合先行启动区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实施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支持张承生态功能区绿色产业发展,深入开展与张承保三市16个县(区)结对帮扶工作,推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起步区建设,继续引导一批企业向重点合作园区转移。加快出台京津冀产业转移疏解重点承接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产业疏解相关配套政策,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作用。

  六是扎实推进冬奥会、冬残奥会和世园会筹办工作。编制完成冬奥会、冬残奥会赛事基础规划、赛事交付计划,积极改造现有场馆,开工建设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部分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发展和普及冬奥知识。加快推进世园会各项建设任务,园区主要场馆、世园村基础设施全面开工,启动世园村内酒店及公寓项目建设,基本建成园区内公共绿化景观。启动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筹备工作。

  (二)坚决打好大气治理攻坚战

  深入研究大气污染的成因和防治规律,加大力度治理大气污染,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清洁空气、蓝天白云的期待。

  一是实现城六区和南部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全面实施散煤清洁替代,完成700个村煤改清洁能源项目。加快燃煤锅炉改造,工业企业燃煤设施“清零”,全面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加大城市清洁能源运行保障,全面建成投运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力争建成陕京四线和西六环中段天然气工程,不断扩大新能源使用规模。加强“三级双控”能源消费总量及强度的目标管理,充分挖掘全市540家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潜力。

  二是继续严格控车减油。落实机动车总量控制年度任务,2017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控制在600万辆以内。执行京VI车用燃油标准,淘汰老旧机动车30万辆,两年以上出租车全部更换三元催化器。加强对高排放车辆的执法监管,进一步完善流动源排放快速执法程序。

  三是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集中整治镇村产业小区和工业大院,清理整治2570家“散乱污”企业,全年关停退出500家以上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完成100家左右重点行业单位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启动实施第四批技改项目,在重点区域施工工地试点应用扬尘污染防治新技术。积极争建国家碳交易中心,实现北京市场向国家统一市场平稳过渡。

  四是强化环境保护督察和环境监管执法。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组建环保警察队伍,全面实施环保督察巡视,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执行力问题,确保各项治理措施落到实处。加强京津冀区域联合监管执法,共同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完善京津冀核心区域统一的空气重污染预警会商和应急联动机制,推动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共同改善。

  (三)认真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加快推进关键性改革,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持续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一是完成好“去”和“降”的任务。落实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确保完成分流安置煤炭企业职工2105人的任务,支持首钢集团化解外埠产能,退出处理危废以外的全部水泥产能,支持分类处置50户以上“僵尸企业”。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控和挂牌整治,积极推进债转股试点,进一步完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继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和基金,统筹兼顾企业承受能力和保障劳动者最低劳动报酬权益,完善最低工资调整机制。

  二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取消下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行政审批事项以及企业群众办事的各类前置条件,编制和公布重点领域专项责任清单。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完善公共服务类建设项目投资审批改革试点,出台《北京市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管理实施办法》,所有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实行一站式审批。基本建成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合法规范有序运行。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监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全覆盖。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公共服务事项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进公共服务模块化管理应用。进一步巩固扩大“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成果,继续扩大“多证合一”合办范围。

  三是不断推动国企国资改革。健全国企国资改革“1+N”制度体系,出台《完善市属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配套文件。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大企业调整重组力度。推进首钢国有企业综合改革试点,选择5-10家条件成熟的市属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积极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非经营性资产集中管理处置试点。通过兼并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清算注销等方式,大力压缩企业管理层级,加快劣势及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国有企业退出。

  四是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提升基层服务为重点全面开展分级诊疗工作,发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及人员激励新机制。全面实施医药分开,启动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按照规范准入、有效服务、依法监管、严格退出的原则,积极吸引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重点支持医疗资源薄弱区域、紧缺专业领域社会举办医疗机构的发展。

  五是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完善政府定价商品和服务领域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研究降低有形建筑市场交易服务收费,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按照国家部署继续推进输配电价等资源能源价格改革。

  六是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全部完成141项试点任务,做好服务业扩大开放体制机制创新案例归集工作,稳妥向全市推广先行开放措施,积极推出试点深化方案和新一轮开放措施,进一步加强对顺义、朝阳试点示范区的政策投放与支持。加快推进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修订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实施办法。高水平规划建设新机场口岸设施,加快推进通州口岸建设。落实《北京市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出台鼓励文化贸易发展相关政策,继续举办好京交会,进一步巩固提升服务贸易发展优势。深入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企业“走出去”,深化与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重点城市合作,务实推进一批境外产能合作项目。

  (四)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进一步落实《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以政策集成创新、央地融合创新、区域协同创新为着力点,引领服务全国科技创新发展。着力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不断提升以创新为支撑的首都高精尖经济发展水平。

  一是狠抓政策集成创新。强化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引领作用,深入开展示范性政策试点,进一步挖掘“1+6”、“新四条”等现有政策潜力,在科技成果所有权管理、企业跨境换股并购等方面探索“新六条”改革举措。落实《北京市海淀区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方案》,大力推进中关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综合改革试点,支持中关村创业大街和智造大街发展,加快中关村大街改造提升,提供集约化、专业化的创新创业环境。推进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制定实施更具吸引力的海外人才集聚政策。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出台实施细则简化预算编制和评审程序,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加快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深化投贷联动、外汇管理改革等试点,完成设立北京中关村银行并对外营业,支持“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以资本为纽带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

  二是深化央地融合创新。聚焦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集中力量建设“三大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依托高校院所和中央企业,积极承接国家实验室、“两机”专项等重大项目,在信息安全、空间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争取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成果,持续拓展优化发展空间,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怀柔科学城积极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开工建设综合极端条件实验、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等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生物医学成像、子午工程二期等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期工作,启动材料基因组、清洁能源材料等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建设。未来科技城着重聚集央企研发中心,引进国际创新创业人才,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建设智能城市试验区,激发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创新集聚区的发展活力。进一步落实院市合作、军民融合等战略协议,推进中国科学院联动创新基地、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学所扩建等项目建设,创建中关村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推动形成央地高效合作、协同创新的良好格局。

  三是全面推进协同创新。落实国务院批复的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在完善科技金融融合创新体系、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积极探索,研究推进相关改革措施落地实施。建立健全区域技术交易市场,促进技术成果在京津冀区域内有序流动、高效转化。实施协同创新工程,聚焦生态环境建设、新能源开发应用、废弃资源利用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攻关,以工业设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领域为重点,共同组织新技术应用示范。实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行动计划,加快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在数据开放、数据交易、行业应用等方面开展创新探索,促进区域大数据产业协调联动发展。

  四是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推动恢复“一轴一线”魅力景观,保护好南锣鼓巷等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加强“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保护利用,支持老字号品牌传承发展,统筹推进长城、运河、西山文化带建设。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在数字内容、虚拟娱乐、创意设计、新媒体等领域支持一批新兴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办好北京国际设计周和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打造“北京创意”、“北京设计”等首都文化品牌。完善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创建方案,健全首都文化投融资服务机制,继续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平台。推动区域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加快推进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中国乐谷、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等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建设。

  五是做强生产性服务业。落实《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意见》,继续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优势。开展新一轮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以点带面促进全市服务业发展。深入推进金融创新,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推动设立绿色银行专营机构,鼓励发行绿色债券,支持设立绿色发展基金,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落实“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在“互联网+”金融、商务、文化等15个重点领域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出台《促进总部经济功能区发展的服务管理办法》和《重点总部企业遴选服务办法》,加强总部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及时对接重点总部企业需求,在人才引进、成果转化、投资便利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

  六是促进制造业实体经济高端发展。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及相关配套政策,全面实施“三四五八”行动计划,积极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发扬“工匠精神”,努力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编制《北京绿色制造行动计划》,支持传统优势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技改,建设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园。以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为支撑平台,加快建设中关村南部(房山)科技创新城。大力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深度应用,推动制造业企业向云制造、分布式制造、生产外包等方向转型。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精尖产业创新中心,深入实施高精尖产品目录和企业技术改造指导目录,鼓励虚拟现实、智能穿戴、智慧医疗等新业态拓展市场。加快落地一批高端制造项目,积极推动中国航发总部和研发中心、北京奔驰发动机二厂区、机器人创新产业基地建设。

  (五)精准加力有效投资

  以230项市级重点工程为抓手,以促进民间投资为重点,补齐发展短板,完善城市功能,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好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

  一是着力治理交通拥堵。编制《2017年缓解交通拥堵专项行动计划》,切实保障城市交通运行总体安全平稳有序。加密城市轨道交通网,建成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示范线S1线、燕房线、西郊线,加快建设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等线路,通车里程超过600公里。推进姚家园路、长安街西延等城市道路建设,加快核心区微循环道路改造。加快建设大屯站等一批P+R公共停车场,全面开工建设望京综合交通枢纽及二通厂等立体公交场站,建成南锣鼓巷、前门等立体停车场,推进首钢立体车库设施示范建设,推进城市道路路侧占道停车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大违章停车监督处罚力度,规范停车管理。新开和优化调整40条公交线路,完成西直门外大街等600公里自行车道和步道设施整治,营造良好的绿色出行环境。

  二是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构建大尺度绿色空间,全力推进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建设,完成北京长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阶段性试点任务,开工建设大通滨河公园、龙潭中湖公园改造及园外园生态环境提升三期工程等项目,建设一批城市休闲公园,新增造林16万亩、城市绿地600公顷,建设城市休闲公园和郊野公园14处,恢复湿地1600公顷、新增湿地600公顷。加快垃圾污水治理,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回收利用,建成阿苏卫、顺义、怀柔3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以及丰台餐厨垃圾等处理项目,开工建设焦家坡垃圾综合处理厂、房山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等项目,加快实施顺义、大兴、平谷、密云污泥处置工程及上庄、丰台河西再生水厂二期,完成57条段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面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加快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供水能力,继续推进南水北调及配套工程规划建设,加快建设新机场供水干线、大兴水厂、石景山水厂等供水工程。

  三是持续激发社会投资活力。落实促进民间投资27条措施,推动京洽会60个推介项目落地,加大棚户区改造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力度,城六区每区至少新增2个、其余每区至少新增1个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规范PPP项目发起及实施流程,强化运营绩效评价,在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再推进一批PPP项目。保障民间投资合理用地需求,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供地政策,全面落实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供地政策。

  四是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放大作用。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副中心建设、城市治理、民生改善专项工程包、城市运行保障、高精尖产业等6方面项目,努力补齐短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以PPP项目补助、资本金注入、基金等方式安排的资金规模,直接撬动社会投资不低于1500亿元。科学高效安排政府投资,狠抓开工率,争取早带动、早见效。

  (六)推动消费加快升级

  顺应消费结构升级发展趋势,大力发展以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新消费,突出标准引领,狠抓品牌创建,严格质量监管,扩大有效供给,深入挖掘消费潜力。

  一是提升生活消费。研究制定本市贯彻落实国家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的实施意见,促进大众消费品创新和有效供给,集中打造“北京消费”系列品牌。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围绕吃的安全、吃的放心多做文章。落实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研究制定《新建住宅小区商业配套设施使用管理办法》,落实蔬菜零售、便利店(超市)、家政、洗染等11个行业规范,满足基本商业便民服务功能需求。建设100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大力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品牌连锁企业进社区,因地制宜建设提升便民商业网点1000个,加快建设社区蔬菜直通车、社区菜店。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快发展特色商业街的指导意见,培育发展符合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特色商业街,创新开展“时尚消费体验季”等区域性特色促消费活动。

  二是做强服务消费。研究出台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政策措施,推进幸福产业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推进一批高端旅游功能区建设,加快昌平、延庆、平谷、怀柔和门头沟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提升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发展水平,引导社会资本利用疏解腾退存量资源新增20处文化演出场所。以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以重大体育赛事为依托,培育新的体育消费热点。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医疗、健康等新兴服务领域,通过提升服务品质、增加服务供给,不断释放潜在需求。提升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和离境退税政策实施效果,优化境外旅客购物退税服务,继续扩大外来消费。

  三是扩大网络消费。鼓励发展“互联网+”社区商业服务模式,实现在线交易、线下配送等精准化服务,提升市民消费体验。推动电子商务和快递服务下乡进村入户,引导郊区骨干企业发展加盟店铺,鼓励有条件的网点搭载充值、小额取现等便民服务。鼓励老字号采用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技术扩大经营规模,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积极申请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培育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强网络购物执法监管力度,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七)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加强政策集成创新,加大资源要素配置倾斜力度,促进新型城镇化有序健康发展。

  一是确保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扎实推进通州、房山、大兴前两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立健全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努力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集体建设用地统筹利用、跨区域生态合作共建、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加快突破,初步建立适应新型城镇化的投融资体制和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加快制定顺义、延庆、平谷金海湖镇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努力突破薄弱环节,确保2018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是加快建设特色小城镇。研究出台支持社会力量加快本市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有关意见,围绕打造功能性特色小城镇,强化规划、土地、投资、财政等配套政策的集成创新,推动资源整合、项目组合和产业融合,增强特色小城镇承接疏解、服务城市、带动农村的功能。城六区以外每区选取1-2个镇,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功能作用突出、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的特色小城镇。完善“一镇一企”建设模式,加快推动门头沟区斋堂镇、房山区长沟镇、通州区台湖镇、平谷区金海湖镇等镇企合作项目落地实施。

  三是促进城市区域均衡发展。加快实施城乡结合部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一绿”地区城市化建设,基本完成第一批朝阳6个乡试点任务,积极推进第二批朝阳5个试点乡和大兴区旧宫镇城市化建设,稳步启动海淀区、丰台区、昌平区和首农集团试点工作,加快实施“二绿”地区城乡一体化。全面提升城市南部地区发展水平,制定实施第三阶段城南行动计划,研究设立城市南部地区发展基金,全面提升城南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品质,推动一批公共服务和产业项目向城南布局。积极推进西部地区转型发展,加快丰台河西地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北区建设,先行建设石景山景观公园、首钢工业遗址公园等生态景观和工业遗存改造提升项目,开工建设冬奥广场片区,启动房山区水峪村、门头沟区灵水村传统村落修缮保护改造试点,加快煤矿关停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提升农村地区发展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六网”改造提升工程和6万户农宅抗震节能改造,推进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加快建设300个美丽乡村,支持发展生态服务型沟域经济,打造一批高质量的休闲农场、景观农业和农事活动,引导一批农家乐、民俗户向特色民宿、乡村酒店升级发展。大力推进“六个一批”精准帮扶,下大力气抓好农民增收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让农民生活有更多更直接的改善。

  五是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健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探索创新工业大院的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模式,推动试点范围工业大院与城镇土地同地同权。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用地向园区集中布置,农民安置用地优先向居住组团布置。总结大兴区西红门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试点经验,积极争取扩大试点范围,鼓励集体经济组织以自主开发、联营联建等方式,对农村低效用地进行集约利用和腾退改造。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和闲置房屋盘活利用,有序推进怀柔、密云盘活农村闲置住宅试点,稳步推进农村闲置房屋发展健康养老、乡村旅游等试点。

  (八)全力以赴保障和改善民生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突出重点、托住底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用实实在在的改善增强市民获得感。

  一是保持就业稳定。进一步完善鼓励用人单位招用补贴、自谋职业社会保险补贴等促进就业政策,制定新的促进就业资金管理办法。推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失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各类群体创新创业,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

  二是强化社会保障。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制定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力争为全部新农合参保人员发放医保卡,继续落实好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执行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基本建成北京市救助管理总站,推进市第二、第三儿童福利院建设,健全困难群体“兜底”保障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研究建立符合国情市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培育和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大保障性住房、自住型商品房及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的供应力度,筹集建设保障房5万套、竣工6万套,实现自住型商品房供地规模1.5万套,完成棚户区改造3.6万户。

  三是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深入落实《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政府投入,拓宽社会资本进入渠道,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制定北京居家养老标准,研究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和子女照料卧床老年父母的支持政策,开展石景山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完成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实现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在城区和郊区城关地区的全覆盖,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驿站200家。建成通州、房山2个区级养老机构,加快建设丰台区老年综合服务中心,推动密云、昌平养老机构开展前期工作。加快落实《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探索多种模式的医养结合。

  四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大力推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素质教育,通过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和扶持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学位,通过推广学区制、教育集团等办学模式、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以及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特岗计划,持续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功能承接区、居住人口集聚区增加中小学学位供给,开工15所、竣工25所中小学。加强残疾人融合教育。深入推进健康北京建设,制定实施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大力开展群众性赛事活动,支持延庆体育中心、门头沟体育文化中心、石景山体育中心等区级设施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实施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落实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加强重点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控,加快推进区属中医医院能力提升工程,优化妇幼保健服务,加快顺义、平谷等区级妇幼保健院建设。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加快市文化中心、北京国际戏剧中心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大力扶持原创精品及现代文化主题创作,筹办好中国戏曲文化周活动,举办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农村文艺演出星火工程”、“周末场演出计划”等公益惠民演出活动,深入推动首都公共服务示范区创建。

  五是全力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深入推进“平安北京”建设,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力抓好反恐防恐各项措施落实,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和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加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效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启动全市第一次安全生产重大风险源普查,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快推进一批消防站建设,切实提升超大城市综合消防应急救援能力。扎实推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让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放心。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执法和监督体系,推动执法责任落实。努力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全力以赴做好党的十九大、国家重大主场外交活动等服务保障工作。

  各位代表,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中共北京市委的直接领导下,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指导监督,积极听取人民政协意见建议,紧抓机遇,求真务实,勇于担当,开拓创新,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做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