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唯物史观 坚定理论自信

——兼驳历史虚无主义的哲学历史观

作者祁 霄 王晓文  网站编辑李燕冬  责任编辑申 洁  来源前线网--《前线》杂志2019年第10期  日期2019-10-18

  [摘要] 历史虚无主义利用人们历史观的认识误区,反诬马克思主义为“历史虚无主义”。这反映了当前贯彻唯物史观方面存在不足:对马克思主义核心概念的表述不够均衡,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有所淡化,以及思想理论界“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坚决捍卫唯物史观,要推动思想理论教育内容全面均衡,还原唯物史观全貌;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深刻剖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消除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

  [关键词] 唯物史观;共产主义信仰;认识误区;反击历史虚无主义

  [中图分类号] B0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9)10-0041-04

  

  唯物史观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指导。牢固树立唯物史观,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必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认为是望都望不到、看都看不见的,是虚无缥缈的。这就涉及是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的世界观问题。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可见,唯物史观不巩固,会直接导致信仰的动摇或丧失。当下,一些人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认识误区,被历史虚无主义利用,借以攻击、否定马克思主义。对此,必须足够警惕并采取措施,全面巩固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确保理想信念的坚定清醒。

  历史虚无主义对唯物史观的歪曲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丧失共产主义信仰的警示,反映了一些人在哲学历史观上存在“缺口”。例如,有人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现实世界的“彼岸”。“彼岸”是康德的用语,他认为事物的本体和现象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人只能认识处于鸿沟“此岸”的事物现象,而不能认识处于鸿沟“彼岸”的事物的本体。“彼岸”也是宗教系统的组成部分,意指与“尘世”相对的“天堂”“极乐世界”等。一些人受唯心史观的影响,认为实现共产主义诉诸于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然而由于人具有的“经济人”属性,两者截然对立,共产主义就成了“彼岸”。这是典型的唯物史观不牢固所导致的认识误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转变策略,其中,一些人将矛头对准唯物史观,进行各种歪曲、污蔑。历史虚无主义提出,所有历史观都是“终结论”的,区别是终结在现实还是设想、终结在现在还是未来。历史虚无主义认为,启蒙思想主张将历史终结在现在,它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树立了一个现实标准的原则,它指出美好的事物就存在于人们眼前的现实世界中,是可以实证检验的而不是靠凭空设想的,社会进步应该在现实中的先进单位为参照系”;相较而言,马克思主义和各种宗教历史观将历史“终结在一个设想的未来阶段”。历史虚无主义宣称,马克思“原始共产主义——阶级社会——共产主义”的历史图式与基督教“伊甸园——堕落——最后拯救”,都是“用两头否定中间”,“在他(马克思——引者注)的历史观中,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都是‘阶级社会’,是人的本性堕落;资本主义无论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也是异化的,它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组织与道德观念等等都将要被彻底抛弃。这显然脱离了启蒙的思想路线,陷入历史虚无主义了。”上述观点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集中体现。其迷惑性在于:它以历史必将终结为前提,对比各种历史观,将马克思主义认定为“未来终结论”;它刻意误导人们,污蔑马克思主义只肯定原始共产主义与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否定阶级社会;它积极回应人性自私论,极力推崇启蒙思想的“理性精神”,将“天赋人权”“市民社会”等价值观及其衍生的“宪政民主”“自由经济”视为“现代性的一致性”。它强调,达到这种一致性,历史就可以终结了。

  这种观点严重扰乱了思想理论界,干扰正常学术研究,毒害了青少年和党员干部。更要警惕的是,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乘虚而入,客观上是因为唯物史观在贯彻过程中存在不足,导致人们不能科学看待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出现了思维链条的缺口。因此,反击历史虚无主义,坚定理想信念,必须不断完善唯物史观贯彻方法,巩固指导地位。这是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重中之重。

  唯物史观教育中的几点不足

  对马克思主义核心概念的表述不够均衡。当前理论教育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阐述,存在着对一些核心概念有所忽视的现象。在经典著作中,马克思频繁使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化生产(或社会化大生产、生产社会化)”等概念。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是基本矛盾。它有两种表现形式:阶级矛盾、个别工厂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私有制无法统一调节社会生产,导致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只有由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并有计划生产,才能消除经济危机,这就是社会主义。两种社会的共同点是“社会化生产”,不同点是所有制关系。马克思强调“社会化生产”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当社会化生产能够充分满足所有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时,人类就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当时认为西欧已经达到迈向社会主义的临界点,于是将精力转移到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的研究。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在严酷的革命环境中,对“社会化生产”这一必要前提,根本来不及深入思考,更没有现实条件去实践。当前的思想理论教育有了较大改观,但仍然存在阶级矛盾着墨过多、基本矛盾比重不够的问题。阶级矛盾当然是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但阶级矛盾是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如果抽离生产力水平,只遵循阶级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就是简单的善恶对立关系,革命的伟大意义也会打折扣。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利用这一逻辑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攻击唯物史观“用两头否定中间”,并将共产主义定位于“彼岸”。

  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有所淡化。马克思主义始终伴随着自我调适和与现实的互动,是一个从相对真理不断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长期以来,理论教育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够重视,突出表现在:第一,马克思当年的个别判断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第二,一些观点在当时是正确的,但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再适用;第三,一些领域被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不断丰富发展。这些重要发展变化,当时的时代背景、经典作家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判断、如何评价这些判断等,很多理论教育教材、课程的篇幅比重是不够的。举例来说,马克思论述剩余价值理论采用的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个体工厂的案例,用产品的成本、售价、利润对照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工资,揭露资产阶级的剥削性。我们的理论教育沿用了这些素材,在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更新、充分丰富方面,做得不够。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远比当年复杂得多,仅凭这些上百年前的素材无法揭示资本主义的现状,甚至还会引起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疑问,对我们走的是不是社会主义道路产生疑问。其他还有诸如列宁“一国胜利论”对“同时胜利论”的扬弃,列宁“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判断,都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且客观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但是后来已经不适用了。这些都是需要使用更大的篇幅来充分体现、客观评价的,而不能简单“宣布”这些论断。否则,人们就会在观念上与现实产生尖锐冲突,进而怀疑唯物史观。

  思想理论界“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西方中心主义源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的领先地位,至今仍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影响着其他国家。当前,思想理论界存在西方中心主义价值观单向流入世界各地的趋势,由此造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关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研究不够深入的失衡状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坚持问题导向,立足调查研究,提出解决方案。但是,国内一些学者将引进西方的各种概念、范式视为最高标准或终极方案,用各种西方思潮来解释、分析、指点中国问题。其中比较典型的表现有:在传统政治学领域,充斥着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解释国内外的政治现实;在政党政治领域,无视政党根本属性(阶级性)的判断,群众型政党、全方位型政党、卡特尔政党等各种关于政党类型学进入国内;在历史研究领域,以微观研究、“碎片化”研究掩盖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宣扬唯心主义、多样性、历史偶然性;在国际政治学领域,否定国家的阶级属性,以“博弈论”“文明冲突论”“均势论”等理论分析国际关系问题等。必须指出,基于西方中心主义前提的各种思潮,多数宣扬的都是唯心史观,并都带有历史终结论的色彩。批判地吸收外来的学术成果是有益的,但如果不能坚守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这些理论带来的“新奇感”很容易让人丧失政治方向。知识结构的西方化倾向,也是冲击唯物史观、动摇信仰的重要因素。

  科学看待马克思主义,强化唯物史观指导

  推动思想理论教育内容全面均衡,还原唯物史观全貌。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个别学者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从唯生产力论出发,搞“告别革命”那一套,否定十月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对此要保持足够警惕。全面完整地呈现唯物史观,是维持其指导地位、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浓墨重彩地表述“生产方式”“社会化生产”等核心概念。在马克思看来,划分历史时代的依据是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完整呈现唯物史观,必须全面均衡地介绍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化生产、阶级等核心概念,对各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合力构成历史发展规律的动力机制,进行明确系统的阐述。同时,要将这些核心概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内容结合起来。一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社会主义存有疑问,正是因为忽略了“生产方式”这一概念,仅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待历史。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不够格”就是有矛盾,这个矛盾就是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我们过去、现在面临的矛盾,都是这一矛盾的表现。对此有深刻、清醒的认识,就能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增强道路自信,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直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理论扬弃,不会影响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且有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看待其本身。这对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从更高的、更科学的角度认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能够起到关键作用。第一,要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内容及早列入。多年来的经验教训表明,如果受教育者一开始接受的是过度凝练化的理论灌输,枯燥性就会成为第一印象,将来很难重拾兴趣。高校思政课效果不够好就与这种认识偏见有关。因此,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内容充分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与基本原理同步呈现,让马克思主义初次进入青少年头脑中时,就是鲜活的、生动的,逐步促成学习研究的良性循环。第二,要大幅提升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内容的比重。与一些重大判断相比,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分析具体的时代背景作出这些判断的逻辑推演,更为重要。每一个重大判断的提出,后人对前人观点的补充、完善或者扬弃,都有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对此必须用生动的案例、翔实的数据立体展示。此外,还要具备宏观视野,善于用普遍联系和比较的方法,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的互动充分体现出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指导形成正确历史观。

  深刻剖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消除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理论观点也需要靠研究现实来破解。近年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出现一系列深刻复杂的变化,为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的前景提供了现实素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分析把握其出现的各种变化及其本质,深化对资本主义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深刻复杂变化的规律性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痼疾始终无法治愈,在危机的冲击下,全球经济屡次出现衰退迹象。底层人口、边缘人群的比例递增。发展中国家受制于不平等的国际规则,长期徘徊在国际产业链末端,只能充当原材料、半成品和廉价劳动力的供应来源,经济增长缓慢。无差别“嫁接”所谓民主制度导致很多国家局势动荡,地缘冲突、族群冲突不断。一些国家因内部冲突和西方国家的干涉,极端宗教势力抬头,恐怖主义肆虐。对于这些变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联系的眼光,避免孤立、片面地看问题,深入观察上述变化的相互关系、内在机制、未来趋势,将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充分地转化为思想理论教育的内容,对历史终结论开展更深层次的批判,彻底消除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坚定对“两个必然”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 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9(7).

  (作者简介:祁霄,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辑、政工师;王晓文,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打印 | 转发:

创新培训方式 提升能力素

约谈交账 联席对账 联审算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