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作者张梦乐  网站编辑巩琳萌  来源前线网  日期2013-07-05

  作为一名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我认真研读了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并就其中关于社会建设中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了深入思考。

  十八大报告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中具有重大战略指引性的旗帜标杆,是开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有力探索,是鼓舞人民开拓社会主义美好新生活的坚定力量。十八大报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体现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要求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这一社会保障目标是继十七大以来将社会保障工作给予极大关注和摆在突出位置的举措,彰显了社会保障在人民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具体来说,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保障的阐述有以下几点。

  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作为养老保障中十分具象的一点,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将这一点列入十八大报告的基本总结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社会保障的实质性关注。

  二、“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作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各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十八大报告中的陈述突出表现了近年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保障等的重大成就。

  三、“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从十八大关于近十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来看,将社会保障与人民生活、居民收入等并列为民生发展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对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关注,而以“迈上大台阶”来概括社会保障事业取得的成就则说明这一事业发展的辉煌和壮阔。

  四、“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十八大报告中的这一点是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重要目标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要求。这一要求体现了社会保障的公平性、持续性、规范性,是社会保障事业在中国未来发展及对于全体人民迈入小康社会新前景的基础。从社会保障“广覆盖”到“全民覆盖”的变化更明确突出了党和国家对于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视及推行社会保障发展事业的坚定信心。

  五、“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作为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方面,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需要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推进社会建设的发展。

  在十八大报告的第七部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突出和集中阐述了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相关内容。具体来说,称为“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其中社会保障的定性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方针是“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重点是“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目标是“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目标由原先的“广覆盖”普及为“全面覆盖”,表明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突出实践。在这一目标的指引和支持下,中国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又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社会保险方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在新阶段的建立和开展涉及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如何做实问题;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问题;不同类别人员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问题。这些方面都是在社会保险领域与人民日常生活切实相关并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开展社会事务行使自身公民权益的内容。在社会保险领域促进的社会建设是对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有益探索。

  二、社会保障基金方面。社会保障基金作为消费性社会公共后备基金,主要意义是对于社会上的收入分配进行有效调节,协调社会多元发展。对社会保障基金合理有效的运用可以极大程度上发挥社会保障的有益作用。因此,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给付、投资运营等方面要加强社会化管理,扩大筹资渠道,建立投资运营制度。只有确保基金保值增值,才能发挥社会保障基金的后备作用,保障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

  三、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方面。我国正处于进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新阶段,社会发展水平及人民经济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仍旧存在相对落后的状况和现象。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是在基本社会保险的基础上对基本社会保险未能纳入覆盖范围的人民权益进行的有益补充,在社会保障中起到保底和提升的作用。而慈善事业属于社会保障中的补充保障内容,亦属于民营社会性救助事业。发展慈善事业具有不可替代性,因而倡导完善社会救助,健全社会福利,发展慈善事业都极大有利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四、住房方面。秉承“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理念和原则,直面现今社会居高不下的房价标准,住房保障问题在近年来被屡次提上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手段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全面保障人民住有所居,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实施和发展应当落于实处。

  五、妇女儿童方面。社会保障中有关妇女儿童的基本保障涉及生育保险、妇女儿童福利及其他补充保障中包含妇女儿童权益的内容。作为社会中相当一部分的弱势群体,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应当予以重视和关注,保障妇女儿童与其他社会成员平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至关重要。坚持推进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是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有力途径。

  六、人口老龄化方面。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不仅需要从养老保险、老年人福利等方面推进,更需要社会组织和社会机构的参与和支持。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减轻家庭、社会乃至国家面对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强有力举措。

  七、残疾人事业方面。残疾人作为社会群体中极端弱势的部分,理应受到更多关注和帮助。社会保障中残疾人福利部分为残疾人的权益提供了保障,满足了较大范围内残疾人的需求。加强和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需要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八、社会保障服务方面。政府作为社会保障提供方和政策实施主体,在社会保障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完善和健全其经办管理水平,推行全面完善可持续的便民服务和便民机制,真正实现制度和措施的现实有机结合。

  张梦乐 女 1990年9月 安徽管理学院一年级社会保障专业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