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
10月27日,中共中央党校、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和中共深圳市委共同主办的“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在深圳市召开。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后召开
作者李忠杰              日期:2013-02-28               阅读:1330 次

 本刊邀请学者李忠杰、常修泽、马郑刚、竹立家作答

  ○和谐是一种社会制度,还是一种社会现象?

  ○本应是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部门缘何有的成了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表?

  ○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需要怎样的“权力文明”?

  ○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是“裁减人员”吗?


   “百问百答”是理论周刊宣传党的重大会议精神的特设栏目,曾推出过“学习十六大报告百问百答”等系列专题。其主要特点是请大专家写小文章,解答热点问 题,及时、准确地传达中央的新观点、新提法、新思想和新精神。本专栏今日起推出“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百问百答”,敬请关注。欢迎读者提出问题,本 刊将请专家作答。――编者

  ●怎样把握六中全会《决定》的主要精神?

   我理解,对全会的精神,要全面把握,更要辩证认识。比如,全会提出到2020年的目标和任务,本身就体现了长期性与阶段性的统一。这个目标和任务,我理 解是一个中期目标。从长远来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过程,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短期来说,我们要致力于解决现实的、突出的、紧迫的 问题。2020年算是中期。但这个中期把短期和长期连接了起来。

  ●和谐是一种社会制度,还是一种社会现象?

   严格说来,和谐是一种价值评价,就是指社会的整个运行状态、各种社会关系,是不是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和谐。所以,任何社会现象都有和谐与不和谐之 分,任何制度也有和谐与不和谐之分。我们的努力方向是要使整个社会比较地和谐,这就要在各种社会现象当中体现出来,尤其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体现出来。但这样 一种现象从哪儿来?它需要有制度的保障。所以,我们在制度的设计上,就要按照和谐的要求,促进和保障和谐。就此而言,制度起着基础和保障的作用。

  ●畅所欲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作用?

   建设和谐社会应该鼓励人们畅所欲言,也就是说,能够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提出积极的意见和要求。这样,便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也便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发挥 人们的创造性。当然,人们所言、所说、所论是不是都是正确和科学的,也要具体分析。不是每个人说出他的话来,都是真理。所以,这就要有一个整合的过程,有 一个讨论的过程。因此,每个人的畅所欲言与相互间的平等讨论就应该有机统一。大家都要用平和的心态、平和的语言来讨论问题,不要上纲上线,不要恶意攻击, 更不要用污言秽语。有时候我觉得网上的污言秽语、情绪化的东西太多了一点。希望大家都能够共同注意一点。另外,为了保证社会的整体利益,每个人的畅所欲言 也应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应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即使西方社会也不是随便什么话都能说的。“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加大了对言论的控制,就证明了这一 点。

  (以上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教授李忠杰作答)

  ●《决定》提出“加快社会体制改革”,为什么要找准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的“结合部”?

   在我看来,构建和谐社会,不可避免地涉及社会体制改革。这是对前一段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升华和拓展,下一步要推进社会体制与经济体制这两者之间“结合 部”的改革。这里提出三点:第一,应把社会改革放在重要位置。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既包括社会改革的内容,也包括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内容,属于综合性和系统 性的改革,应该放在第一的位置。第二,经济体制改革本身还有很多艰巨任务没有完成,包括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财税改革,还要继续推进,特别是垄断性的 改革还需要“啃硬骨头”。第三,寻找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的“结合部”,比如说创建公共服务体制,包括就业、社保、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这些既有经济体制 改革的内容,也有社会体制改革的内容,需要将这两方面改革结合起来向前推进,从而有助于推进新的“四位一体”现代化的进程。

  ●本应是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部门,缘何有的成了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表?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是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与特殊利益集团的关系问题。这在我国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在当代社会中,不能否认政 府也是一个行为主体,但是,它应该是一个体现公共利益的行为主体,而不应该成为一个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的市场运营主体。现在的问题是,一些政府部门偏离了 “公共利益代表”的定位,违背公共利益,追求自身部门利益、单位利益甚至个人利益,并尽力追求这种权力和利益的最大化,还试图将这种权力和利益定型化、制 度化,特别是在掌控资源和行政审批问题上表现尤甚。从存在的问题看,多是一些单位利用其资源分配、行业监管或行政管理的机会,与某些特殊利益集团纠合在一 起,甚至被他们所“俘获”。在一些地方,一个恶劣的社会关系链:一部分贪腐官员――资源分配――不法商人的社会关系链已经形成。当前中国的一些社会矛盾之 所以比较突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症结”。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触动和解决这一“症结”问题。

  (以上由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作答)

  ●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需要“权力文明”?
   我们应该建构一种权力文明。权力文明,是指权力的一种进步状态,包括权力的理念、权力的来源、权力的目的、权力的运行、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等内容,是政 治文明的一个要素。权力文明建设必将有力地带动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我们不仅要求权力文明在解决社会矛盾中发挥作用,更期待权力文明本身能够有效减少社会 矛盾的发生。这是因为,现实中的许多社会矛盾,就是权力不文明引发的。现实中一大突出的不和谐,就是行使权力与执行权力的不和谐;现实中一大突出的矛盾, 就是某些直接掌权者和非直接掌权者之间的矛盾,也可以说是“官民矛盾”或“干群矛盾”。这个矛盾在众多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时常居于突出的位置。许多社 会矛盾由它引发,受它影响。

 ●为什么有人说“干群和谐是最大的和谐”?

   从我国国情、体制特点以及和谐社会的标准要求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干群和谐是最大的和谐。它之所以为“最大”,首先是因为它对和谐社会的全部过程和各 个环节,起着显著的支配作用。干群关系是民主平等、生动活泼的关系,既不是“猫鼠关系”,也不是对立关系。经验表明,无论是一个地方还是一个单位,干群和 谐必然为其他方面的和谐创造有利条件。江苏华西村的党员干部中流传这样一句话:“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干部不听群众话;干部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 听干部的话。”这种彼此“听话”,就是一种沟通,就是一种和谐。


●领导干部应该怎样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

   应当看到,现在少数领导干部不能正确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有的把权力视为个人“私恩”的产物,即权力是个别领导给的,因而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甚至 把权力作为对个别人效忠的工具,诸如此类权力不文明的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却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败坏了党的形象 和威信,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些问题的存在,提出了建设权力文明的迫切要求。只有妥善解决权力不文明的问题,才能有效解决妨碍社会和谐的多种问 题;只有加强权力文明建设,才能有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以上由《求是》杂志社评论部主任、编审马郑刚作答)

●《决定》为什么提出要“加快事业单位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的成败,对能否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步骤。我国的事业单位是直接面向普通群众提供基本服务的公共机 构,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直接感觉和评价、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机构服务质量的好坏。事业单位的改革,说到底是要发挥事业单位人员的积极 性,提高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效率。如果没有事业单位直接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建立一个服务型政府就可能变成一句空话。

 ●为什么说事业单位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据资料显示,在近年来进行的关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腐败现象最严重的五个行业中,教育系统和医疗系统榜上有名。这说明事业单位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 地步。一般来说,在现代社会,典型的公共机构由三部分组成,即公共政策制定和管理部门,主要指行政机构;公共服务机构,指我们所谓的事业单位;公共企业, 指我们所谓的国有企业。其中公共服务机构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具体职能部门,也是公务员或政府雇员最集中的部门。因此,为了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必 须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

  ●公务员的范围应扩大还是应缩小?

   我国事业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体制和管理结构问题,这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根本问题。管理紊乱、职责交叉重叠、隶属关系不明、服务效率差、自我服务倾向 严重、管理层内部控制、金钱导向、公共资源浪费等,直接影响了政府的威信,是造成社会问题和社会不和谐的根源之一,也是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之 一。教育乱收费、医疗乱收费、城管乱收费、治安乱收费、农技站卖假化肥、种子站卖假种子等,扰乱了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基本秩序。鉴于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 参考市场经济较为发达国家的经验,扩大公务员范围、增加公务员职级,按照职级统一聘任、工资、福利、晋升、辞退等制度,把公共服务机构的人员依法纳入公务 员队伍统一管理。特别是教育、医疗、科研、农技等社会必须的公共服务机构,按照公务员队伍依法进行管理。

  ●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是“裁减人员”吗?

   把公共服务机构纳入公务员队伍统一管理,理论界最大的疑虑是可能造成机构庞大、人员臃肿的现象。从我国目前行政机构的实际情况来看,领导职数太多是行政 事业费用开支过大的主要原因,一个县市五套班子,县市级领导成员多达30到50人,最多的70到80人,占有很大一块财政资源,造成不应有的浪费。而发达 国家居于市政领导层的一般就是1到3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重点不是在裁减人员,而是进行内部管理改革和对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监督及绩效评价体系的改革,提高 服务效率,以适应建立服务型政府和和谐社会的需要。

  可以说,我们能否构建一个和谐社会,事业单位的改革成败是关键,我们必须认真研究 我国的实际情况,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不能一说改革,就是“私有化”、“股份化”,坚决刹住某些地方政府把公立学校、医院私有化之风,努力建立健全我国公 共教育、公共医疗、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系统,通过二次分配和政府财政投入的导向,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特别是社会困难群体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 只有这样,才能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以上由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教授竹立家作答)



  阅读:1330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