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
开创特区发展新局面
作者李忠杰              日期:2013-02-28               阅读:996 次

  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历程,海南建省创办经济特区也走过了20年的历程。值此“海南改革开放发展高层论坛”举办之际,我谨代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对海南建省创办特区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表示衷心的祝贺,对海南各级党委政府和全体海南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

   创办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大创举,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验,也是邓小平同志推进中国开放最富创意、最有影响的一个大手笔。1980 年5月,中央首先确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经济特区。随后,1983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决定对海 南岛也实行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在中南海会见外宾时,第一次提到创立海南经济特区的设想。1988年4月的七届人大一次会 议,正式通过了建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两项决定,海南岛遂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与此同时,党中央、国务院还先后决定开放14个沿海城市和一批边疆城 市以及内陆所有的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15个保税区、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开放上海浦 东新区。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邓 小平同志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 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和关怀下,我国经济特区的建设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发挥了改革窗口、开放先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验场、经济增长“带头羊”的作用,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连年快速增长、并且走出一条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来,在风雨、曲折中艰辛开拓奋进,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开放型经济的转变,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岛屿到初步繁荣昌盛的经济特区的转变。事实充分证明,党和国家“建立经济特 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海南建省办特区的决策也是正确的。4月上旬,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指出:海南建省办经济特 区2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实践充分证明,中央关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胡锦涛总书记的 这一判断,是对海南建省办特区决策和20年成就、经验的精辟总结。

  创办经济特区,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丰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展示改革开放的成就、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坚定 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20多年来,我国几个经济特区都取得了历 史性的成就,但深入研究,有些特区作为经济特区的潜力,恐怕发挥得还并不充分,在应该取得的成就与实际取得的成就之间,恐怕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为十七大所 做的重点课题调研中,我提出:“要研究办好特区的新战略,继续发挥特区作为开放‘窗口’和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从中国发展的趋势来看,许多重要领域的改 革还要深化,对外开放的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治理中国这样一个世界大国,必须看得更远一点,想得更深一点,即所谓‘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因此,很需 要利用特区作进一步的探索和试验。特区是邓小平同志的历史杰作。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特区不仅应该继续办,而且应该办得更好,使特区写 下新的历史篇章。”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南同样也有一个要不要继续进行探索、继续发挥作用、继续体现特色、 继续开创特区发展的新局面的问题。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胡锦涛总书记希望海南广大干部群众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进一步创新思路、凝聚力量、突出特色、增创 优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迈出更大步伐、取得更大成绩。海南省委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重塑特区意识,重振特区精神,在扩大开放中构建海南特色 的经济结构,在深化改革中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我们相信,按照这样的思路继续发展,海南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作为建议,我认 为,海南今后的探索和发展,恐怕应该着力做好一篇国际化的大文章。国际化是与全球化相联系的一种世界潮流,也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态势。经过 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已经日益紧密地与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态势,将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也将 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外部世界。中国的发展,在继续立足于自身力量的同时,也需要更多地利用国际的市场和资源,需要有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未来中国的发展、安 全乃至生存,都将与国际环境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因此,十七大把“国际化”作为需要全面认识的新形势新任务之一,要求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 放型经济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未来的国际化道路将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研究,有一系列的政策需要试验。这样的任务谁来承担?除了 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出台一些必要的政策举措外,如果由特区进行比较广泛和综合性的试验,对于我们尽快提升国际化的水平,应该说是比较有利的。应该鼓励和帮助 特区再先走一步,放开手脚到世界大舞台上去拼搏,努力创造新的经验。从海南自身的发展来看,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先走一步,对于提升海南科学发展和对外开放的 水平,更快地增强海南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又适应国际化的体制机制,更是比较有利的。所以,开创海南特区发展新局面,一个重要的方 面,应该是开创国际化的新局面。

  具体来说,一是开创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新局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迄今我国 商谈的自由贸易区已有9个,涉及27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可拥有18.5亿消费者、3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2万亿美元贸易 总额。海南在这个自由贸易区中,占有特殊的地利。如果能够争取到相应的政策,将有可能使海南的改革开放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是开创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局面。海南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个“大”,更应该是“高科技支撑”。重点应该放在寻找和建设 那种不破坏资源、不污染环境、少耗费能源、少占用运力、走在世界前列、开拓国际尖端市场的高新技术产业上。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海洋产业、软件外包等 等。

  三是开创国际会议旅游发展的新局面。海南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四级无冬,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目前,海南正在打造世界一流的热带 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随着博鳌亚洲论坛的常态化,海南可以借势发力,更多地组织召开高档的国际性会议,把会议经济与旅游经济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旅游的 档次,扩大高档旅游的规模。

  四是开创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海南以生态立省,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仅应该坚 持,而且要进一步提高水平,使海南的优良生态能够可持续地保持和发展下去。同时,作为国际化水准较高的海岛,还应该继续大力提升精神文明,加强社会文明建 设,大力提高人的国际化素质,充分展示海南人民的文明形象,使海南成为全国的一个文明品牌。

  开创特区发展新局面,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 力。海南自身要加压,要挖掘内在潜力。同时,国家也应该研究新形势下特区发展的一些新举措、新政策。在为十七大所做的重点课题调研中,我已建议中央组织专 门的课题组,先行调查研究,到适当时机推出特区发展的新战略、新政策。希望这个建议能成为现实。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阅读:996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