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性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永恒主题 |
||||
作者:张忆军 网站编辑:杨宾 日期:2006-04-06
|
||||
|
||||
《共产党宣言》中有一段关于共产党先进性的论述:“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恩的建党思想。他始终把党的先进性作为布尔什维克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认为共产党人应当是“集中了经过不断的革命斗争的教育和锻炼的、完全觉悟的和忠诚的共产主义者”,注重从政治、思想和组织等方面强调党的建设,把保持党的先进性作为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中提出并形成了关于保持先进性的基本思想:第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工人阶级的关系,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共产党所领导的不仅是阶级的队伍,同时也是人民的、民族的队伍;共产党不仅为阶级谋利益,更是为人民为民族谋利益;第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其领导责任的关系。中国共产党被赋予领导中国社会解放、建设和进步的领导责任。基于此,党必须不断加强先进性建设,才能始终成为中国社会解放、建设和进步事业的领导核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纲领,从而推动国家和社会进步。 首先,先进性建设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意味着艰巨的执政责任。作为执政党,党要承担起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和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责任。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社会主义国家将长期处于相对的弱势。共产党的执政不仅要使国家迅速摆脱贫穷和落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需求,也要使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人类社会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多的作用。由此,党要领导社会主义中国实现现代化,就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与时俱进,回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壮大综合国力,以履行执政党对人民群众的承诺。 其次,先进性建设对于长期执政的共产党,是稳固执政基础的根本保证。政党执政基础稳固与否归根到底在于人心向背。一个政党拥有政权并非一定拥有执政基础。民主革命时期,国民党统治当局曾经宣布中国共产党为“非法”组织。但是共产党并不因此缺乏合法性。中国共产党赢得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戴,才有力量与国民党反动统治较量,夺得政权。可见,共产党要长期执政就要不断赢得民心,不断地稳固执政基础。作为执政党,共产党既要代表本阶级群众的利益,也要对其他方面的社会成员承担责任,综合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既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又要兼顾局部利益、眼前利益。执政党的地位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 再次,先进性建设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意味着必须承担起比实行政党竞争、轮流执政的西方国家执政党更为重大的历史责任。苏联解体和东欧国家剧变的结果表明,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惟一的执政党,共产党的执政不仅是关系到党能否保持自己的执政地位,同时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前途的存亡和现代化事业的兴衰。 作为执政党,共产党不再面对执政前的严酷阶级斗争环境,不需要面对执政前必须通过先进性建设才能赢得人民群众支持、取得领导权的生存压力。相反,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可以通过上升为国家法律得到强制执行。这就可能削弱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动力,使党内一些人丧失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无论是为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还是从党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出发,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永恒主题。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部主任,教授) (来源:《华东新闻》 2006-04-06 第03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