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十年 (中)
作者沈宝祥              日期:2013-05-02               阅读:6348 次

 三、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年代里,我们为什么照搬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为什么在实践中出了那么多的问题,搞了不少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的“创造”?这是今天仍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一个原因,是缺乏经验。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是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苏联是世界上唯一能同美国抗衡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苏联一直大力宣传他们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对他们的社会状况又没有很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甚至带有几分盲目和迷信。新中国成立时,我们很自然地向苏联请教,寻求苏联的支持和帮助。苏联派来了大批专家,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建设,在当时来说,这是一条捷径,其历史作用很明显,是无可指责的,但也搬来了苏联模式。

  另一个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深入研究和正确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在对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上,存在不少问题: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马克思指的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很落后的国家,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社会条件比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所要求的条件差得很远。但我们没有具体分析我国的社会现实情况,机械照搬马克思的理论,认为我国已处在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因而所制定的路线和许多政策,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甚至认为,离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也不远了,提出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这种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是最主要的问题。

  (二)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理解。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学习和宣讲《共产党宣言》,强调“两个必然”。《宣言》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4页)人们将这个重要论断概括为“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就是“两个决不会”。(同上第2卷第33页)“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前者说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后者说的是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应当将二者统一起来理解和把握。但是,我们过去恰恰是将二者割裂了,重视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这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犯急性病,搞“穷过渡”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源。

  (三)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但这句话前面有“从这个意义上说”的限制,意思是说,限于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并不是消灭一般的私有制。可是,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我们却提出了“使小生产绝种”的口号,把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扩大为消灭一切私有制。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后,虽然排除了剥削,但还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他称之为“资产阶级法权”。毛泽东误认为资产阶级法权就是资产阶级性质,因而认为按劳分配同旧社会差不多,大反资产阶级法权。

  (四)误读了著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总结“大跃进”的教训,毛泽东读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的《政治政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这两本书是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反映。但只是读这样的两本书,就不可能跳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框框。

  (五)随心所欲地进行理论创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提出了许多理论,如人民公社理论,大跃进理论,等等,都被认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更被说成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实践已经证明,这些“理论”都是谬误。所谓随心所欲,一是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认识离开了实践经验;三是拒绝实践对理论的检验。

  理论上的偏颇必然导致实践的偏差和失误。这方面的教训十分深刻。同时也说明,党的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课题,提出和阐述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两条原则;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人为本;等等。

  上述这些重要的理论观点,有拨乱反正,也有正本清源,更有新的探索和创造,恢复并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依据和指针。

  三十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以能够健康发展,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因为我们严格遵循了上述这一系列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又同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特点相结合。比如,实现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要求,我们坚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但在具体实践上,我们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实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逐步推进,显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又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将二者统一起来,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四、大胆借鉴人类文明成果

  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社会制度。《共产党宣言》阐明,无产阶级在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以后,只是消灭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即资产阶级的私有制,同资产阶级私有制相联系的传统观念决裂。《共产党宣言》又提出,无产阶级要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自己手里,用来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就是要继承和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在我们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

  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列宁。列宁肯定,要建设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而要成为文明国家,就必须有相当的物质基础,这正是苏维埃俄国所缺乏的条件。列宁提出了吸取资本主义国家文明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他开列了一个生动的公式:“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 +=总和=社会主义”。列宁把吸取和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看作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条件。

  在人类历史上,相对落后的文明吸收借鉴比较先进的文明以发展自己,是很自然的现象。在我国盛唐时期,日本派大批“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吸取中国的文明成果,成功地发展了自己。近代以来,中国学习了西方很多文明成果,除了科学技术,还有银行、邮电、新闻,还有共和国、宪法,等等。这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现象。

  “四人帮”把学习借鉴现代文明成果诬蔑为“崇洋媚外”,正如邓小平所说,这是一种蠢话。这同清王朝顽固派将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制品斥之为“奇技淫巧”,视为洪水猛兽,是同样的心态和弱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实行对外开放。邓小平强调,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开始一段时间内,主要是强调吸收国外的资金、设备、技术。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有了重大的进展。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邓小平把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这是对外开放思想的扩展和升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大胆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

  最明显的实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是人类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但在过去长时期中,我们却认为市场经济体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因而加以拒绝。我们解放思想,吸取这一文明成果,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激活了整个社会。这是大家都感受得到的。我们正在实践的依法治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差额选举、竞争机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等,也都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如何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如何防止绝对权力的产生?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如何将人民的民主权利落到实处?十七大提出,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以上这些,都体现了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借鉴。在我们这样经济文化落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是一个基本的要求,也是一条捷径。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善于将走自己的路,同走人类文明大道有机统一起来。在这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大胆吸取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



  阅读:6348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