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完善社会建设 增进民生福祉
作者李培林              日期:2013-04-28               阅读:5329 次

 【内容提要】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增长提供坚实的支撑,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60年来,社会建设取得伟大成就,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迁,人口结构类型实现历史性转变,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形成。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更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进民生福祉,扩大内需,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关键词】  科学发展  社会建设  新成长阶段


  一、社会建设分析框架的历史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社会建设并没有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领域。我国对社会建设的认识,也是逐步深化的过程。经过新中国60年,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们进入新成长阶段,这个新阶段就是大众消费阶段的到来。其显著标志是,人均收入水平已经能够满足基本食物、居住和穿着消费的需求,汽车、住房大额消费品开始进入千家万户,教育、医疗、通讯、旅游逐渐成为消费热点,信息消费持续增长。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在现实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实践与探索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元框架的优势是把文化当作一种制度、一种软实力来看待,使我们对社会的分析开辟了新的前景。加强社会建设需要加快社会体制改革步伐,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加大社会发展投入的力度,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水平。要通过这种四位一体的发展,推动形成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和谐社会。

  二、我国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机遇

  (一)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迁

  到200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约3200美元,总体上已经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从1978年到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57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761元。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我国的收入差距也逐渐拉大,基尼系数的变化曲线几乎和我们的经济增长曲线并驾齐驱,从0.27增加到接近0.5。这个差距最主要的是城乡差距,城乡差距大概可解释总的差距的60%左右。2008年是近十几年来第一次出现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农村略高于城市,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城乡收入差距又开始拉大。缩小收入差距任务艰巨,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主要有通过初次分配,扩大劳动者收入比例,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利用财政、税收、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进行再分配调节等。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迁,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经由原来的农业和农民大国逐步转变为新兴的工业大国,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一、二、三产业在GDP总量中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31∶45∶24变为2008年的11∶49∶40。服务业增长迅速,工业平稳发展,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趋势。经济结构的这种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的中期。但是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发展产生了背离,社会结构的转变滞后于产业结构。
(二)人口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低成本劳动力时代将结束

  我国人口结构类型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过渡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再转变到目前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家庭结构快速变化,特别是家庭小型化的趋势明显。我们为了减轻人口的压力,实行了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现在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进入了婚育的年龄,我国的家庭结构,特别是城镇社会的家庭结构正在从过去的正金字塔的形态,转向倒金字塔形态。与此同时,人口金字塔底座的快速收缩,人均寿命延长,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社会负担系数上升,这些新情况都对传统的家庭养老、代际养老方式产生严重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出生率的快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逐步停止增长并走向减少,低成本劳动力时代将结束。中国未来要保持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不能仅仅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而要依靠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品牌,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要抓住目前的人口机遇期,加大劳动力教育与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消除劳动力流动的障碍,加快劳动力转移速度,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保证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形成

  我国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快速下降,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已从2.5亿人下降到1487万,使整个世界的贫困人数由上升转为下降。世界银行2007年公布的数据表明,过去20多年里,全球脱贫事业成就的67%来自中国,如果没有中国的贡献,全球贫困人口将呈增加趋势。中国也成为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减少绝对贫困人口,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缩小地区间差距,缩小低收入群体与全社会的差距,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平衡增长。但是,我国扶贫事业也面临着新的问题。贫困的标准有国际和国别两种标准,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国家的贫困计算标准过低,需要按照新的标准重新定义、计算贫困人口,开展扶贫工程。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到2008年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1890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3169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240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1381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9181万人。2009年上半年,城镇职工和居民参加医保的人数已达3.36亿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人口达8.3亿人,两者合计超过11.6亿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事业继续发展。到2009年7月,全国城镇共有1120.5万户、2232.8万人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有2141.6万户、4534万余人获得最低生活保障。2009年全国已有超过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基本养老金。如果说,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农民2600多年来种粮纳税的制度,那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则将结束中国数千年来农民没有社会保障的状况。
 三、加快推进新成长阶段的社会建设

  我们的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进一步发展要解决的难题。解决这些难题,必须坚持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把民生建设作为重点,建立科学的核算体系,全面推进教育、就业、医疗等领域的社会体制改革,使之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首先,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战略的调整,首先意味着要以人民福祉的增加作为衡量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而不仅仅是GDP增长的单一指标。GDP的增长只是实现人民福祉目标的一个基础性手段,而人民福祉的增加,则需要一系列的社会发展指标来衡量。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要随着经济的增长,解决好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社会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防止和避免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

  其次,通过扩大民众消费来支撑未来中国30年的经济增长。增长和分配、生产和消费,这是一个统一的经济社会发展系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先增长后分配或先生产后消费,会造成增长和分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脱节。社会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还带动了很多相关产业。如医疗的发展带动制药业,环境绿化带动花草生产业,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远高于实物投资的收益率。要通过民生建设和富民政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力培育国内消费市场,从而使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和快速增长,建立在国内庞大消费市场的基础上,增强抵御各种国际经济形势剧烈变动的能力。

  最后,随着温饱问题的普遍解决,社会建设涉及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更多地需要建立公共财政来保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但是,从长远的发展规律来看,经济增长总是周期性波动的,而福利增长一般是刚性上升的。因此,社会建设也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要清醒地认识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既要防止社会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也要防止社会建设成为经济增长的沉重负担,甚至出现财政危机。总体上来说,我们国家还不是一个富裕的国家,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需要资金。在这种资源和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果过分地加大税收负担来获得财力,就会削弱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所以,社会发展也要精打细算。为此,我们必须依靠科学的“社会核算”来作出有限资源配置的决策。“社会核算”既涉及经济效益,又涉及社会效益,是一个复杂的核算系统,其精确化需要一个过程。但只有建立起较科学的“社会核算”制度,我们才能知道,紧缺的扶贫款,通过什么方式配置才能使穷人更多受益?需求量极大的环保资金,怎样花法才更加科学?教育的各种资源,怎样配置才更加合理?如果没有这种“社会核算”,我们也会走入另一种陷阱。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民生,扩大内需,为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增长提供坚实的支撑。加快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的秩序。完善收入初次分配机制,提高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份额;建立健全收入再分配机制,利用财政、税收杠杆以及其他法律和行政手段,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激励各种社会捐助、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的制度与机制。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同时,也将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更加良好的国家。到那时,人民生活将更加富足,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业有所就、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作者: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



  阅读:5329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