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保障民生的郑重承诺

  网站编辑sxs11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14-03-20

  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 题:实现保障民生的郑重承诺——真抓实干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之四

  新华社评论员

  从就业到收入,从社保到住房,从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到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今年全国两会作出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部署。这是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清单,也是必须兑现的郑重承诺。

  民生连民心,枝叶总关情。过去一年,尽管一度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财政增幅下滑,收支矛盾突出,但党和政府竭诚尽力,坚持“紧不能紧百姓,减不能减民生”,在民生投入上保持“刚性”,确保支出,使上千万住房困难群众乔迁新居,基本医保总体实现全覆盖,应届高校毕业生绝大部分实现就业……这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彰显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鲜明的民生情怀、得力的民生举措。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和社会事业的具体工作部署,重点突出,内涵丰富,目标清晰,举措实在,既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诉求,也描绘出未来百姓生活改善的新蓝图、新愿景。

  蓝图美好,贵在实践。站在民生新起点上,我们既对落实今年的目标充满信心,也需对困难和挑战有充分预计和研判。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础,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挑战仍然较大。同时,13亿人的巨大体量和民生期待,也使做好改善民生这篇文章的难度日益加大。可以说,无论是促进就业,还是建设保障房;无论是提高居民收入,还是扩大医疗投入等,每一条改善民生之路都是“上坡路”,越往前行,越要付出更大投入、更多精力。

  实现保障民生的郑重承诺,关键是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改善民生既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更需要制度的有力保障。比如,社会保险关系如何转移接续,怎么实现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险制度上的公平和公共资源的共享?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用全面深化改革产生的强大动力,推动民生改善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实现保障民生的郑重承诺,就要牢牢守住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这条“底线”。这是生活的底线,也是社会稳定的底线。兜住底线,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要确保各项基本社会保障待遇及时足额兑现,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减轻老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大病就医的负担,切实解决拖欠工资等侵犯劳动者权益事件,夯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的保障底线。

  实现保障民生的郑重承诺,必须突出促进就业这个重点。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创造之源。民生工作千头万绪,解决好就业问题,就牵住了做好民生工作的“牛鼻子”。要以促进就业公平、积极扶持创业、完善服务体系、构建技能培训为抓手,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针对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和破产企业失业职工等群体,开展就业援助,帮助实现就业。使更多人通过自己的双手点亮梦想、创造财富,也有助于正确引导预期,在全社会更好地树立勤劳致富、奋斗创业的理念。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止境,需要从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民生工作点多面广、细致具体,是需要带着感情和温度才能做好的事业。只有各级领导干部身怀爱民之心,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以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工作把民生承诺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惠,才能不负人民重托,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