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志愿者需要有序规范管理

作者边慧敏 冯华 张力之  网站编辑杨宾  来源光明网  日期2008-07-03
    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启动了国家一级紧急预案。在地震消息发布之后,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就开始纷纷奔赴灾区,以他们的专业技术及大爱投入到这
场抗震救助的志愿服务中,默默地奉献着。令人感动和欣慰的是,当地受灾民众在经历了大地震中的惊恐、痛失亲友的悲恸之后,也开始自发地投入自救重建的志愿者活动中。

  我们从5月14起就开始投入志愿者活动中,到过都江堰、彭州、绵竹、成都市西郊体育馆等地数个规模不一的灾民安置点,在做好志愿者的同时也对志愿者的服务情况做了些了解,例子主要以绵竹为主。

爱心可敬,热情可歌

  在距离受灾最严重的绵竹市汉旺镇20公里左右的绵竹市新市镇,未完工的绵竹市体育中心在地震后成为当地最大的灾民安置点,截至5月20日,已安置从汉旺、清平、金花等地转移出来的民众6600余人,以每个帐篷安置16人计,有超过400个帐篷。

  据绵竹市团委书记范小青介绍,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在团市委登记的志愿者合计有8000多人,来自全国各地。早期是来自外地居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民众开始占据多数。而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团市委下属的乡镇团委组织的不计其数的志愿者。此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拥有专业技术的志愿者,如医疗队、心理专家等,这些不需要在团市委登记和管理的志愿者大概有1000多人。

  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将绵竹确定为西南财经大学的结对支援对象,首批学生志愿者及带队老师于18日抵达绵竹。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组织了青年义工突击队,由深圳市团委召集,组织了17个义工,要求是有心理咨询资格证的,懂四川话的或四川人,开展以青少年为工作对象的心理干预活动,迅速赶到四川并已经在新市镇安置点连续工作了一个星期。由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马皑等人组成的团中央12355灾区青少年心理康复援助专家团也于20日凌晨3点抵达安置点。

  在安置点的入口处有一个志愿者接待处,报名之后登记统一归由安置点的总指挥部专人管理。而这个负责管理的陆先生也是一个自发从北京来到绵竹的志愿者,他把志愿者分成10个人一组,根据具体情况给志愿者安排工作。一个14岁上下的本地女孩也来询问如何能做志愿者,得到的回答是她太小了。

  绵竹市团委也在召集一些提供针对性服务的志愿者,在19日召集一些志愿者以对乡镇以下的灾民提供心理疏导。有当地一家受灾的八口人也自发报名去当志愿者,他们说自己同样是灾民,能够更好地给受灾群众提供心理疏导。

  当地未受灾的中学、中专等学校的团组织把学生组织起来,以安置点中的老年人或3岁以下的幼儿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在安置点里那些居住在帐篷里的失去学校和家园的年轻学子与老师,也开始报名成为志愿者就在安置点内提供各种服务。

来源多元,需要协调

  我们作为志愿者在服务的同时也对志愿者工作及管理做了一些思考。

  由于志愿者人数众多,来源多元,在奉献爱心提供服务的同时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志愿者各自为政,互不协调。各种来源的队伍及个人自行在灾民安置点中开展工作,缺少沟通,工作内容重复,发放物资重复,难免造成浪费及覆盖不到。例如派发卫生纸和热水瓶等基本生活用品,安置点已统一布置发放,而志愿者们又自购自行到帐篷里发放。穿行在帐篷区的做心理疏导的专业人士们相互没有沟通协调、分工合作和登记造册管理,有些服务对象也许会被多个队伍接触到,而有些也许被忽略。

  志愿者的工作水平参差不齐,有无专业技术的都混杂在一起,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的人少而又少。大多数志愿者的服务对象和工作内容不明确,根据具体情况分派任务,哪里缺人手就顶上。部分地方的志愿者甚至没有明确的任务分配,甚至有一些手拿相机的观光志愿者。而服务手段的不专业,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如没有经过心理咨询训练的志愿者与灾民交谈做“心理疏导”,导致对方过度激动的表现,就轻率地使用“症状”、“抑郁症”等字眼下结论。

  志愿者的工作内容大多停留在简单的表面工作,无法提供更多深层次的帮助。看得到的工作、特殊人群的服务大家抢着做,看不到的工作、繁杂的服务没有人做。如打扫卫生、提供婴儿奶粉供过于求,而实施专业心理辅导、满足成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则被容易忽视。

  志愿者的流动性大,无法定岗定职,导致中长期救助计划处于空白。志愿者们都是放弃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时间为他人奉献爱心,那些远道而来的有心人牺牲更多,大多数人不可能长期坚持并制定中长期的、持续的、阶段性的工作计划。例如灾后创伤压力表现的持续期可能长达一个月,有些人甚至在六个月后才有灾后创伤压力症的症状出现。

  志愿者队伍中以年轻人为主,其中在校大学生(或者就写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根据一些带队老师的反映,这些在校大学生在志愿工作中往往非常热心,但时常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如对组织的调配感到不认同时有时会自己单独行动,对组织的协调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麻烦,甚至影响到整体的工作效率。

呼吁专业,有序规范

  为了让大家的爱心能够发挥最大效应,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对志愿者的管理应该提升到专业、规范的层面,在灾后的救助中要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来对志愿者进行招聘、培训、任用及管理。

  首先是要建立社会工作者与多个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与沟通,而不仅仅局限于团委,要实现救灾中志愿者需求的信息通畅,强化志愿者需求信息发布系统。

  其次是加强对志愿者们的专业培训,设定必要的“专业围墙”,接受如救援、搜寻、急救、心理疏导等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的培训,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第三是提升工作层次,拓展工作内容。可以考虑的工作包括:(1)介入物资管理,目前受灾群众得到在各方资金及物资踊跃捐助,物资并不缺乏,而是物资管理混乱,可以由志愿者分区分片统一登记协调分派,避免浪费和不公;(2)针对不同人群,分类登记造册,根据人群不同需要开展工作,并向社工反馈那些可能需要提供专业服务的个案;(3)在专业社工的协助下,组织不同人群、不同内容的小组活动;(4)协助重建社区,如协助推举每个帐篷、每个居住片的负责人,整合临时社区资源,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

  第四是志愿者要由熟悉当地情况的专职社会工作者进行领导,尽可能地减少流动性,根据个人特长安排岗位,分工合作。在救灾时期实行志愿者的统一管理与指挥,根据每个场所和岗位配置人员,明确人数及人选,佩戴统一的标识及名牌,不能随意进出服务场所。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有序规范的管理才能让志愿者们的爱心凝聚起来,成为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才能让灾区民众尽早地走出创伤,走向幸福。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