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龙:用水资源设定“人口天花板”

作者李天际  网站编辑bsd-2  责任编辑陈少远  来源参考消息网  日期2014-08-31

  京津冀三地决策者就协同发展接受《人民日报》专访

  郭金龙:用水资源设定“人口天花板”

  导读:“目前出现了一种新的二元结构。以前说二元结构往往指城乡之间,现在是城市里的新老市民的二元结构。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不能坐视差距越来越大,谨防形成城市管理与服务的堰塞湖现象,更不能让堤坝崩溃,对社会造成伤害。”——北京市市委书记郭金龙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不难看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面对机遇和挑战,京津冀三地的决策者如何谋划?昨日,《人民日报》刊发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天津市长黄兴国的专访文章。

  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指出,京津冀区域,集中了中国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与挑战,人口集聚力之强、经济落差之大、文化背景之深,在世界范围都没有参照系。

  “协同发展,涉及资源配置、区域分工、利益格局的战略性调整,并非解决一时一事的权宜之计。”郭金龙认为,这是探索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首都治理的新路径,是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新型城镇化的崭新支点,也是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引擎。

  他强调,北京市要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城市,京津冀协同发展更是必由之路,也是唯一选择。

  北京不跟河北天津PK地价

  由于历史和行政区划原因,京津冀产业存在同构化同质化现象。北京市对产业取舍有怎样的考虑?对此,郭金龙指出,北京做产业规划,就是要按照经济规律,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非首都核心功能就要疏解、外溢。

  “一句话,提高准入门槛。”他称,首先,就地淘汰“三高”(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企业。他还回应了一种误解,北京要把“三高”转移出去,绝非如此。其次,有些很有生命力的企业,包括科技型企业,北京也不必摆那么多,适度削减一部分。最后,北京会和天津、河北通过政府引领,抓园区共建。像滨海新区和中关村的共建,秦皇岛、保定和中关村的共建,都在进行中。

  对于京津冀产业雷同现象,郭金龙认为,雷同问题,是许多区域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从北京市来说,要做到不跟河北、天津PK地价,不搞地价优惠。要禁得住诱惑,不搞一般的招商引资,不搞税收优惠。”他说,“把门槛扎高一点,把标准拉高一点,形成一个高地,资源才能溢出。”他还强调,不要老盯着眼皮子底下这点财收,“人口降下来,发展搞上去,环境好起来”,才是真本事。

  用水资源来设定一个“人口天花板”

  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2100多万,10年间新增622万,其中超过2/3是外来人口。面对有限的人口承载能力,郭金龙提出用水资源来设定一个“人口天花板”,明确人口总量的控制目标。

  “我们要坦承,北京患上了城市病,令人揪心啊!”他称,北京采取一些限制,是不得已而为之。当务之急,是要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修订城市发展规划。城市要界定人与空间的关系,规划就是空间规划和人口规划。

  新老市民成为新的二元结构

  郭金龙说,人口是跟着产业走的,北京的人口聚集在三产上,要用市场的力量做好产业疏导。“目前出现了一种新的二元结构。以前说二元结构往往指城乡之间,现在是城市里的新老市民的二元结构。”

  “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不能坐视差距越来越大,谨防形成城市管理与服务的堰塞湖现象,更不能让堤坝崩溃,对社会造成伤害。”他说,公众都很关心城市化进程中公共服务,城市的提供能力与不断增加的需求不相匹配,最典型的是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目前非京籍的孩子约占47%。教育、医疗、社保等,成了关注焦点。

  因此他认为,新的二元结构,是下一步城市治理最棘手、也是最大的考验。“毕竟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我们既从功能产业集聚开始,也从经济社会共赢开始,去破这个题。”




打印 | 转发:

创新培训方式 提升能力素

约谈交账 联席对账 联审算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