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国英:三十年改革的逻辑等6则

  网站编辑杨宾  日期2008-10-08

 

专家论语(第一期)

 

编者按:肇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至今已整整30年了。30年来,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GDP总量已经达到26452亿美元,比改革初始的1978年增长了近13倍;人均收入超过2000美元,增长了近9倍;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2150万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l7607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为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文化建设、社会发展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取得显著成就,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大幅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此过程中,各领域专家学者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进行不懈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起到了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作用。值此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本网特推出“专家论语”栏目,辑录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前线网

 

 

党国英:三十年改革的逻辑

在国家转型时期,改革的渐进方针是必然的,但渐进不是停滞,渐进也需要切实地推进。渐进改革的策略:

 1.通过调整劳资关系、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促进中产阶级的崛起与壮大。

  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修订《劳动法》,加大对违反《劳动法》的惩处力度;改革户籍制度,确立全国人口登记制度的基本准则,赋予各城市政府的户籍“门槛”设置权力;失业保障、养老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覆盖全国,但社会保障的具体水平以省为单位确立;尽快制定《赠与法》、《遗产继承法》,建立累进性的赠与税和遗产税,最高累进税率可以具有没收性质(此项规定要区分公司财产、慈善基金会财产和个人财产,累进税率只针对个人财产;公司财产在转移为个人财产时给予某种限制);适度提高个人累进所得税率。

  2.通过法制化的途径规范中央和地方之间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建立满足效率、稳定和公正要求的地方管理体制。

改革的总体思路应是“强市扩镇、弱省虚县”。

  强市。在我国发展250个左右一级城市,并在这些城市建立完全政府。在这些中心城市设立中央政府以下的一级地方政府,其工商经济要素的作用会高于政治要素的作用,有利于建立有效率的全国经济网络。按这个办法,我国每个城市的平均市域人口与美国的平均州域人口不差上下。中央政府还可以在西部设立若干特别行政区,以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扩镇。发展2万个左右的镇或小城市,并在这些镇或小城市建立“议行合一”的基层政府。这些小城市不设立政协机构。由居民选举产生的“镇务委员会”既是议事机构,也是行政机构。镇的建设要符合城市规划标准。随着人口布局的变化,村一级社区将会逐步衰落,村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将转移到镇政府。

弱省。省级行政机构改为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可增加省级行政区域的数量,其辖区范围和具体数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国务院自行调整的权力。

  虚县。县域范围不设立完全政府,可改为一级城市设立的派出机构。是否设立派出机构以及辖区范围大小,均由一级城市政府自行决定。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逐渐使镇或小城市直接面对一级城市政府,不再设立县级派出机构。此举有利于我国按照客观经济联系发育一批小城市,形成国家经济繁荣的基础。

按照上述思路,中央政府的主要责任将集中在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全局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宏观调控、国家安全等)和转移支付几个方面,以实现国家安全、社会公正、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四大目标。

3.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逐步发展民主政治。

  如果上述第一方面改革不到位,可能滋生激进平民主义政治力量;如果上述第二方面改革不到位,可能滋生利用民主政治裂土为邦的激进地方主义或民族主义政治力量。所以,一定要在前述两方面改革取得相当成绩以后,方可在民主政治发展方面迈出关键步伐。

  好在发展民主政治的措施可以包括许多内容,其中并非每一个措施都充满了风险。这些措施也可以按照实施后果的风险大小排序:

  (1)缩小公权范围,保护和扩大私人权利。

2)区别政务员和公务员,发育职业政治家(政务员)队伍,稳定公务员队伍。

  (3)全方位建立预防和惩治官场、职场腐败的制度,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提高反腐败工作的效率。

4)大力提高全社会的组织程度,广泛发展各类民间组织。

  (5)逐步发展有竞争性的选举制度。

  来源:南方网

 

 

左学金: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

我国30年的高速发展,得益于30年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通过对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农村经济体制、国有经济体制、城市管理体制、金融体制、教育体制、就业体制、外贸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十大方面的重大改革和调整,城乡经济迅速发展,资源配置效率逐步提高,国有企业发展逐渐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金融发展也正在步入国际化和全球化,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总的来说,经过30年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得以完善,社会经济系统的活力和效率不断提升。

  来源:《解放日报》

 

李君如:政治体制改革的八个特点

多年来,一直有一种舆论,认为中国的改革是从经济体制改革起步的,中国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似乎至今未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一种误解——联系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可以发现,我们党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既有战略,又有策略。从战略与策略相结合的角度讲,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至少有八个方面的特点是我们应该注意和重视的:

  一是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并且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推进。比如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取消了曾经作为中国“三面红旗”之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乡政权,设立了县人大常委会,并由公民直接选举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事实上,30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每推进一步,政治体制改革也深化一步,从来没有停止过。当前正在实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具有这一特点,这场被人们叫做“大部制”改革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这次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努力建设一个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并将按照权力制约的原则,形成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机制,这对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极大的意义。

  二是把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结合起来,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坚持依法治国。针对“文革”中出现的把民主等同于无政府主义的状况,以及中国社会中长期涌动的民粹主义倾向,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30年来,我们修改和完善了宪法,废除了不合乎宪法和民主精神的法律条文和法规,制定了刑法、民法和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还建立了律师制度,并进行了以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为目标的司法制度改革。几千年形成的人治社会正在向法治社会转变。

  三是把政治体制改革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结合起来,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拨乱反正中,彻底纠正过去历次政治运动中发生的践踏人权现象,大规模地平反冤假错案。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发展经济,努力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还允许和支持公民创办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并确定了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身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实行身份证制度,允许公民自由择业包括异地择业;实行依法出入境制度,允许公民出国留学和出境旅游。最近这几年,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努力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些变革,既保障了公民的人权,又激发了中国社会内在的生机和活力。

四是把发展民主法制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享受到直接的实惠。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中,乡村、社区和企业广泛地建立村委会、居委会、职代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是一大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在广大农村实行了村委会村民直接选举制度和乡镇改革试点,而且在农村普遍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社区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而且,基层民主建设正在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广泛拥护。

  五是把执政党依法执政与参政党依法参政结合起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许多朋友也许不了解中国民主党派的参政是什么意思,在我们的政治构架中,中国的八个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虽然不是执政党,但是参政党。参政的基本点有四项:(1)参加国家政权,包括担任国家和政府的领导职务,担任检察、审判机关的领导职务;(2)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3)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4)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特别是规定了在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专委会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大代表的比例。这是在中共中央1989年的文件中,就已经规定了的。这几年,在执政党的支持下,参政党在中国民主政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六是把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结合起来,以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大党,有7300多万党员,比欧洲一些国家的国民还要多。党要保持先进性,并且在引领全社会的民主政治发展中体现先进性,必须积极推进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七大报告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代会制度、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改革党内选举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思路和举措。特别是在选拔任用干部问题上,已经废除了终身制,完善了以民主为原则的干部任免制度,给广大德才兼备的从政人员提供了竞聘上岗的机会,等等。这些党内民主举措,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民主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七是把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与公民直接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了公民舆论监督和信访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大功绩,就是重新建立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几年,在党内监督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并且把党内监督与群众举报结合起来,成效显著。特别是媒体介入监督序列,对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八是把选举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完善了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形式。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选举票决民主不断完善和发展,不仅在公民自治组织的范围内实行了直接选举制度,而且在其它实行间接选举的领域扩大了差额选举,完善了候选人提名方式;特别是在党内民主发展进程中,扩大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和中央、地方党委成员差额选举的范围,实行了候选人无记名投票推荐等民主形式。与此同时,中国的协商民主也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特别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中国特有的重要民主政治形式,按照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三大职能,推动和组织中国各党派、各界别、各民族的政协委员,在党和政府重大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积极参与民主协商、民主监督,很有成效;各级政府也主动实施民主恳谈会、听证会等制度;各人民团体在民主协商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应该讲,中国民主政治的这八个方面特点还在发展中,不能说都搞得很好了,但是,这八个方面或者说至少这八个方面,确实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些具体做法和重要特点,这些做法和特点已经使得中国社会在这30年中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那些认为中国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的人,不仅看不到这些基本事实,而且陷入了自身的逻辑悖论。因为他们解释不了,为什么在一个他们认为“高度集权的专制社会”中,会允许公民在市场经济中自由发展,会出现那么成功的市场体系和经济发展。所以,观察和研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其走势,必须立足中国现实,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中国的改革实践。

   来源:《北京日报》

 

韩保江:五轮推动中国经济30年高速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持经济高速的发展,就是五个轮子的潜力推动,或者说是五个发动机的潜力推动。

第一个轮子是工业化的进程,我们现在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工业所释放出的效力,释放的能量,相对过去传统农业占很大比重的情况,很显然经济增速会进一步加大。

第二个轮子是城市化。现在农村的人口还占53%左右,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或者2030年整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过程当中,还要从53%人口中释放出将近20%30%的农村人口。现在一个数据统计显示,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带来的消费量将呈6倍到7倍扩大。这个城市化转移的过程是中国的经济能量、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

  第三个轮子是市场化,改革开放30年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就是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过程,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框架,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体制释放出的能量还是巨大的。

  第四个轮子是国际化,借助奥运平台,中国经济会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很多我们不具备的优势将更加深入全面地为我所用,还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的好处。比如过去外国人对中国不了解,对中国的发展戒心很重,随着奥运,大家看到中国是非常坦诚、开放的国家。所以将来外国人跟中国做生意也好,包括中国的企业走出去也好,随着对中国疑虑的消失,会使中国的开放程度,利用市场的能力增大。

第五个轮子是信息化,我们是利用信息化、新经济对经济结构、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来实现的。我们刚刚开始,大量的产业需要信息化改造,而且必须借着信息化提升产业化的效率。我觉得这五个轮子,五个发动机,各个都是动力十足,所以五个轮子作为基本动力,再加上我们越来越熟悉国际规则,越来越熟悉国际市场,另外我们对中国自己的发展规律认识越来越深刻,中国经济未来又好又快发展,有基础保证。特别是我们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中国的发展势头不可阻挡。据国外的学者估计,至少还有20年到30年的能量释放期。

   来源:人民网

 

 

辜胜阻:改革开放30年有五条成功经验

   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在“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改革三十年:经验和挑战”国际研讨会上说,中国30年来改革开放道路最重要最成功的经验体现为五个结合:渐进性改革与激进性改革相结合,以渐进式改革为主;体制外改革与体制内改革相结合,体制外改革带动了体制内改革;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相结合,增量改革推进了存量改革;改革与开放相结合,改革开放相互促进,初期是以改革促开放,后期是以开放促改革;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相结合,经济体制改革大大提升了综合国力。

对于改革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辜胜阻指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三项重要成果,一是在阶层分化方面,产生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成熟的企业家阶层和农民工阶层两大新的社会阶层,尤其是富有冒险精神、不断开拓创新的企业家阶层崛起,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二是在制度建设方面,通过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不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辜胜阻同时强调,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还面临着挑战,需要通过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改变经济增长“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局面,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创造各种良好环境,扶持和鼓励中国企业家阶层的进一步壮大;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常修泽:改革的新特点

中国从整体改革的战略来说,将围绕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对民生的重视,将给中国的改革带来哪些影响?我认为,从深层次来说,影响最大的是从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高度来研究改革。中国的改革重点应在新的发展中进行调整和深化,就是要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个方面整合起来,继续推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发展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推进以先进文化为目标的文化体制改革,推进以和谐社会为目标的社会体制改革。

  中国的改革在过去二十几年中,重点推进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对于后面三项改革推进不够,现在老百姓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要求日益增长,而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明显不足,而且配置存在问题,原因之一在于政府没有转型,改革推进的纵深度不够。我们要正视中国新出现的矛盾,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包括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和政治问题等。我们需要打破原有的“单线突进”的思想束缚,要突破中国对单一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依赖。

如果说1992年我国将“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进行界定,把它们从“姓资”、“姓社”的窠臼里解放出来,使之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那么今天,把“自由”、“民主”、“人权”的内涵进一步厘清,使之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也有可能使目前相对滞后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如果我们真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共建共享为特征进行新一轮改革,必将是一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系统改革,而不仅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单线突进”。而在全方位的改革中,最重要的就是时代提出的两大改革:一是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二是以发展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在这两大改革的接口上,还涉及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来源:《经济导刊》

责任编辑:杨宾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