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路眼里的公交变迁

作者记者 刘 冕  网站编辑杨宾  来源北京日报  日期2009-09-24

  我叫20路,1958年“出生”。在连接北京站和北京南站(当时叫永定门火车站)的公交线路上,我穿大街,走小巷,跑了整整52年。

  52年来,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我辉煌过也平凡过,身边的点滴变化,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火:跑俩火车站,看天安门

  必须找我

  我开通不久就出名儿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差旅游是稀罕事儿,扛着铺盖卷的旅客一出永定门火车站,头件事就是打听“天安门咋走,20路车站在哪儿?”因为无论进京出京,还是想看神州第一街——长安街,都得坐我这趟线儿。

  上路第二年,我就赶上了新中国十周年大庆,终点站也从前门站延长到了北京火车站。两大火车站为我赚足了人气儿。为了满足乘火车的旅客,我加开了京城头个夜班车,从此24小时运营不停歇。

  那年头,我用的是捷克产斯柯达车,方向盘没助力,力气小的司机拐弯得站起来,憋得脸红脖子粗;发动机“嗓门”大,车厢又不密封,售票员和乘客交流得扯着脖子。

  最窝火的事儿莫过于有人说我不讲卫生。其实每天我都洗几遍澡,可尾巴“突突”冒的黑烟,加上路边飞扬的黄沙,不出两站地就把我弄得灰头土脸,司机也经常变成“花脸猫”。

  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受欢迎。直到1971年,一天跑过正阳门城楼,一位乘客指着一个长方形的土黄色房子(地铁站出入口)跟人“显摆”:“你参观地铁了么?嘿,地下跑火车!”顿时招来许多羡慕的眼光。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是我的新兄弟——地铁,一种新型交通工具。

  那时当惯了“大哥大”的我,第一次感觉被“抢了风头”。

  (旁白:1949年初期,本市仅有5条有轨电车线路,49辆公共汽车能运营的仅5辆车;到上世纪70年代,马路上车少人少,公交车是公共交通“大哥大”,全市共有247条线路,仅有一条地铁线——地铁1号线。)

  挤:同伴多了,马路越来越堵

  这种感觉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更明显了。当时各种新鲜事接连出现,从乘客的交谈中我知道,带来变化的这股春风是“改革开放”。

  1979年,我换了纯正“中国心”——解放牌发动机。

  “成长的烦恼”也接踵而来,形形色色的车辆多起来,马路越来越“挤”。直到今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位老大爷的话仍让我记忆犹新:“出了永定门火车站,全是马车和自行车,真不方便!”但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当时全市两千多辆公交车主要都在城里跑。

  更烦心的是我开始跑不起来了,一不留神还会跟身边的伙伴“擦肩”,尤其是天坛南门附近的路只有8米宽,从小汽车到马车,一不留神就会“亲密接触”。最有趣儿的是段“笑话路”——这段路位于陶然亭附近,路面大方砖下直接就是已退出历史舞台的有轨电车轨道,车经过时颠簸得仿佛坐轿子,经常有乘客冲司机喊“快停车!轮胎瘪了!”车上就一阵哄堂大笑。

  1986年,随着南中轴路改造完成,我的视野一下子豁亮了,四车道的马路让我找到了长安街的感觉。随后,前门站、北京站都冒出了地铁站;一批定时定点的旅游线开通了,20多条9字头公交车上路了,遇到比赛,非正式的双层巴士定时去体育场接乘客……

  城市变得热闹了,观光旅游的乘客越来越多,多得经常关不上车门。每次快到总站,远远地就能看到停车场上有百十人翘首等待着我。正当我不堪重负的时候,我的“胞弟”54路出现了,除了我走东单他走崇文门,我们的线路几乎一样。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车越来越多,“招手即停”的小公共出现了,“黄面的”排成长龙在火车站趴活。

  2003年之后,不计其数的小汽车仿佛突然从地下冒出来一样,每年都以30万辆的速度在增长。而那时,全市已有300多条公交线,大家都在主要街道上挤来挤去,我每天只能在车流中“挪动”。

  (旁白:改革开放之后,车多人多路堵的趋势越发明显,虽然地铁又增加了2号线、八通线、13号线等,分流了部分乘客,但车多路堵,市民上班得先算计好堵车时间,提前出门。)

  通:兄弟大分流,跑起来更痛快

  也是在这一年,我看到了希望。

  先是“胞弟”54路以及身边的一些公交线消失了。听人说,这叫“减负”,优化线网,减少重复线路。后来我又听到了一个新词BRT。听说是《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03~2020)》提出发展公共交通为重头戏,公交投资的重点,则为轨道交通与大容量快速公共汽车(BRT)系统建设。

  转年,市政府又提出“北京市将像治理大气污染那样来治理北京的交通拥堵”。之后的改变几乎每天都有:

  三环内减少了三千多块站牌,原来跟我一块跑城中心区的一些兄弟奔了各个居民小区,中心城周边约三百多个小区都通了公交;主要“堵点”的手术一个个完成……

  2005年底,传说中的新朋友——全国第一条大容量快速公交“高调亮相”。这个大家伙从前门开往德茂庄,实际运行速度每小时26公里。每天看着它在快速专用通道上飞似地奔跑,我羡慕极了。

  不久,我也用上了专用道,跑起来了。虽然我只能在早晚高峰的数小时里享受“公交专用道”,但不少市民还是由“开车族”变成了“弃车族”,他们说:坐20路上班比开车要省20分钟。

  最近几年,我经常更换新装备——自动挡、空调、电子报站器……数都数不过来,其中我最喜欢刷卡机。2007年元旦起,乘客上车时轻轻一刷,“嘀”的一声就买了票。看到我给他们打了四折,人们夸我变智能了。听伙伴们说,所有北京市区街头的公交线路全部4折,九成以上的乘客享受“喜刷刷”。

  去年,北京召开奥运会,我着实兴奋了一把。北京地铁进入“黄金时代”,5号线、8号线、10号线凑热闹般地集体“开张”,使地铁运营里程达到200公里。我启动18米长的环保“巡洋舰”奔跑在大路上,想到自己也为北京的蓝天白云做了贡献,心里美滋滋的。

  今年是新中国60年华诞,我身边的公共交通还在不停地变化:即将开通的第九条地铁线——4号线,贯穿京城南北;42公里市区重复线路消失了,减少重复设站126个;白颐路、菜户营、广安门、西二环等路段交通拥堵将进一步改善……

  我为自己是这个城市的一员深感骄傲。

  (旁白:2003年起,《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03~2020)》提出本市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预计到2015年,公共交通将成为北京人出行的绝对主力,依靠密集的市郊铁路和高速公路路网,从最远的新城到五环路的行程将不超1小时。)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