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就在身边

  网站编辑韩福  来源《北京社区报》总编室、摄影部供稿  日期2009-09-12

  从“小字辈”的《民政之声》报到列入首都主流媒体的《北京社区报》,从发行量仅有一两万份到周发行量近30万份,我们艰难地走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虽说也是弹指一挥间,但谁能忘记报人们为之付出的血汗,谁又能对报社的变化熟视无睹。

  《北京社区报》原名《民政之声报》,创刊于1987年。当时报社的情况改编一句戏词较为恰当,就是“只有十几个人,七八张桌儿”。报社租用的是北京假肢厂顶层的一个阁楼,总编室、编辑部、记者部、通联部、机房一起挤在不大的四间房里,冬天冷,夏天热,又黑又窄,连个厕所都没有,条件十分简陋。设备更别提了:编辑是一把椅子一张桌儿,桌上光秃秃,除了台历和自备的文具盒啥也没有。记者更惨,跑了一天回来连个坐的地方也没有。采访是一个本、一支笔,别说录音笔了,连个像样儿的录音机也没有。新闻是“跑”出来的,那时的记者真是要靠双腿跑,城区还好说,远郊区县就费劲了,长途车在前不着村儿后不着店儿的地方一停,剩下路就靠记者的脚板儿了,一里地是它,十里八里的也是它。

  相机是摄影记者的武器,干记者的谁不想配个好一点儿的相机,可受条件的制约,也只能配个中下等的。这种古老胶片机现在都快进博物馆了,那时却是记者的宝贝,就这还不是每人都有,得几个人借着用。相机紧张也罢了,胶卷也紧张。出去采访胶卷定量,往往是拍得正起劲儿的时候胶卷没了。

  那年月,电脑算得上是“珍品”了,报社只有几台是机房专用的,正因为如此,机房成了“重地”,闲人免进。当时,由于采编人员都没配电脑,所以稿子的编写全部要靠手写,相反机房的录入员却忙得四脚朝天,报社的工作效率很低。
由于条件和意识所限,当初的《民政之声》报为黑白印刷,逢重大节日才标题套红。内容陈旧,版式单调,缺乏生机和活力。

  雄鸡一唱天下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报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根本性好转,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以有为本、重民生、讲和谐等一系列新的理念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催化剂,这不仅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变,也使报社有了生机并得以蓬勃发展。

  如今我们早已走出那陋室,搬进了繁华街区20多层的大楼里,办公室宽敞明亮,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应有尽有。从总编、部门主任到采编人员,从办公室、财务到编务,最新款的电脑人手一台,工作效率得以大大提升。摄影记者也早已“鸟枪换炮”了,老“古董”进了陈列柜,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带洋码子的“长枪短炮”。

  办公条件改善了,设备更新了,管理也更上一层楼。眼下,报社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都具有很高的学历,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思维敏锐、思想活跃,为报社融入了新的血液。为了适应新形势,谋求新发展,报社领导班子也在不断改革管理模式,实行人性化管理。员工收入提高了,福利提高了,报社买来蛋糕、水果为每位员工过生日,春节还举办联欢会并刻成光盘留给每位员工作纪念。人性化的管理激励着每一位员工,使他们牢固地树立起“以报社为家”的思想,甘心情愿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报社这个集体。

  而最大的改变体现在办报理念上。2000年报纸改名为《北京社会报》,今年改为《北京社区报》,报名的改变推进了办报理念的改变。报社适时地提出了“好人好报”的办报理念,既提示大家要做好人、办好报,也是在向社会做出庄严承诺。在报道内容上,不再固守过去狭隘的纯粹的民政工作,而是站在新的高度,放眼大局,体现“大民政”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向社会各部门、各领域延伸,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使内容更丰富、更具可读性。在版式设计上同样与时俱进。版面增加了,版式新颖了,黑白变彩色,图片更醒目,标题更具冲击力。

  形势变了理念就会变,理念变了内容就会变,内容变了质量就会变,质量变了发行量就会变。如今《北京社区报》的周发行量已近30万份,读者遍布京城各街道社区的居民百姓,成为了一份真正受百姓喜爱的报纸。
时代变了,报纸变了。这变化就在身边!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