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民族地区组织工作新局面

作者李佳  网站编辑李爱玲  来源《党建研究》  日期2010-03-11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按照四中全会要求,结合民族边疆地区实际,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组织工作,为内蒙古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一、以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为抓手,切实提高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

  按照四中全会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服务中心任务,创新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内容,完善学习制度,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内蒙古作为边疆内陆省份之一,党员干部在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等方面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提高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有深远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观、正确的祖国观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学习教育,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民族大团结意识和“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打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

  着眼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完善领导班子l中心组学习、定期务虚研究、领导干部蹲点调研等学习制度,实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学习化、学习制度化。突出抓好各级班子主要领导的学习培训,完善有关参学参训制度,明确其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以学习型班长带动学习型班子,带出学习型干部队伍,引领学习型社会建设。积极推行领导干部考学制度,一把手在述职时要“述学”;民主测评时要“评学”;考核谈话时要“谈学”;考核材料要“写学”;确保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落到实处。

  以基层党员教育培训为重点,全面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四中全会精神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努力在党员干部受教育上取得实效。大力推进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重,最加强对嘎查村党支部书记的集中培训。今年上半年前,对全区换届后的嘎查村党支部书记普遍进行一次轮训。针对农村牧区特别是边境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实际,继续办好“流动党校”、“手机党校”,加快建设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确保今年年底前实现嘎查村全覆盖。创新基层党员学习教育方式方法,针对少数民族党员实际需要,开展蒙汉双语讲授,编印蒙文宣传资料,制作蒙语电教专题片,提高学习培训实效。

  二、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民族地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内蒙古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民族团结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把能否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能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行动坚决,能否得到各族干部群众的公认作为评价干部德的重要方面,作为选拔任用的先决条件。完善干部德的考核评价机制,优化考察方式,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态度中考察干部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上来,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健全完善公开透明的干部选任机制。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完善科学的干部选任机制。改进和规范干部选任提名制度,探索以民主推荐为基础,年度考核与平时考察相结合,通过制度明确提名人选范围和提名程序的新机制,切实解决干部提名主体不够明确、程序不够规范、民主不够充分、责任难以追究的问题,坚决把好干部选任第一道关口。积极推行干部选任差额表决办法,逐步做到全程差额,体现适度竞争、好中择优。坚持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的原则,继续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的力度,形成有利于基层干部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改进完善干部选任工作信息公开机制,不断提高干部工作的公开度和开放度,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

  健全完善规范有力的干部监督机制。从严管理干部,下决心解决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加强干部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制度、干部选任考察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干部选任差额考察制度、干部选任考察责任追究制度,干部选任信息公开制度、干部选任票决制度等,着力把好干部选任的推荐、考核、公示、决定关,确保干部选任风清气正。以最坚决的态度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厉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加强各级党政正职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重点抓好旗县(市、区)委书记队伍建设,制定选任、管理、监督、激励等办法措施,切实发挥他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地区和谐、维护民族团结的领导骨干作用。加强对一把手选人用人权的监督,严格执行“一报告两评议”和离任检查制度,把有效监督和科学规范一把手用人行为工作在全区旗县(市、区)推开。加大治懒治庸力度,严格执行问责制,推行问效制,探索建立不胜任领导干部离岗培训制度,坚决调整不称职领导干部。
  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干部培养机制。要着眼长远,统筹考虑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干部选拔需要,通过推荐考察和公开选拔等方式,确定一批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非党干部进行重点培养,保证各层级后备干部队伍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过硬。强化干部实践锻炼。在加强理论武装的同时,重点抓好“四挂”,即安排年轻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自治区厅局“上挂”;选派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后备干部,到条件艰苦、偏远落后旗县或急难险重岗位“下挂”;选派后备干部到经济相对发达省市“外挂”;选派拟提拔使用的后备干部到党委政府信访部门“特挂”。积极推动区内各盟市之间、盟市与部门之间、上下级部门之间以及区内与区外的干部交流。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选拔链,加大从嘎查村、苏木乡镇逐级选拔党政机关干部力度,建立自下而上遴选干部制度,解决干部来源单一、阅历简单的问题。在招考公务员中,对在农村牧区特别是边境基层工作2年以上的,进一步给以政策倾斜。重视基层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抓好苏木乡镇、嘎查村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工作。使之成为联系基层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骨干力量。

  三、以人才工程为载体。着力打造民族地区人才新高地

  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努力培养大批适应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持。按照这一战略要求,从内蒙古实际出发,要以建设“人才流入区”为目标,全力实施人才工程。切实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党的事业中来。

  根据我区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六大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大力引进各类高端人才。重点引进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工程项目急需的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区、工业园区急需的复合型管理人才,高等院校急需的学科带头人,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急需的领军人才和中长期发展急需的高科技战略人才。要坚持点、线、面三结合,上下衔接,立体联动,形成人才引进的合力机制。在“面”上,重点发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的作用,搞好统筹规划,协调调度。在“线”上,重点发挥好各盟市和相关厅局的能动作用,分领域、分区域制定推进方案,落实具体任务。在“点”上,重点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实行点对点、一对一定向引才。

  强化农村牧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农村牧区特别是偏远牧区人才短缺、流失严重的实际,创新机制、放宽政策,支持鼓励盟市、旗县(市、区)专技人才到农村牧区开展对口服务,为现代农牧业发展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制定优惠政策,出台激励措施,形成有利于教育、医疗等人才扎根基层的制度环境。加快培养更多的蒙汉兼通型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民族地区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加强面向农村牧区的人才储备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实现政策性就业。

  四、以农村牧区为重点,不断增强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要在团结各族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多民族聚居,特别是农村牧区所占面积比重大,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高,农牧民居住分散,各地发展差异大。要以城乡统筹为方向,从建立健全城乡组织设置、资源配置、党员管理、互帮互助、落实责任等工作机制方面入手,统筹规划,逐步推进。要抓好“辐射源头”,即各盟市、旗县所在地要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内全体党员共同参与,切实推进城镇区域党建,在此基础上,率先在城乡结合部实现党建统筹,为全区做好示范,提供经验。要抓好“辐射链条”,即对那些距离城镇不太远,或交通条件比较好的农村牧区,采取城乡共建、军地共建、企地共建、机关与乡村共建等多种形式来展开。要抓好“辐射末端”,即对那些边远的农村牧区,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直接抓,把各种资源重点投向这些地区。

  抓好分类指导。针对全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点多面广、相对分散、情况各异的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对农村牧区后进嘎查村指导转化工作,派驻指导员,建立责任制。进一步加大对边境牧区基层党组织帮扶指导力度,建立旗县(市、区)、苏木乡镇党委书记联系边境嘎查村党组织制度。根据偏远地区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基层组织开展活动和服务群众方式方法,优化载体,灵活多样,以有利于基层党员参与、有利于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为目标,扎实推进“三级联创”等活动,确保取得实际效果。

  抓好带头人选配。加强嘎查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结合基层党组织换届。继续加大“公推直选”党组织负责人力度,努力打破地域、身份界限选拔配备村级党组织负责人,确保把守信念、讲奉献、品行好、本领强的人选到支部书记岗位上来。落实“一定三有”要求,逐步建立旗县(市、区)统筹的嘎查村党支部书记待遇保障机制,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解决村级后备力量不足和断档问题。进一步加大大学生“村官”选聘力度,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全区11013个嘎查村动态保证每村有一名大学生“村官”。加强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和管理考核,保证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通过设立创业基金和项目扶持,鼓励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和带领群众创业。

  抓好责任制落实。严格落实旗县委书记、苏木乡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严格实行述职和汇报制度、激励约束制度、民意测评制度,确保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