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设计:制造业配角“抢戏”变主角

作者本报记者 王刘芳  网站编辑李爱玲  来源北京日报  日期2010-12-20

  每月15日左右,北京宇朔工业设计公司的账户上就会多出一笔20万美元左右的收入,这是全球著名的电脑存储产品生产企业金士顿(Kingston)公司汇来的。作为一家工业设计公司,能够实现出口创汇就够令人羡慕了;更让同行羡慕的是,金士顿每月汇来的这20万美元不仅仅是工业设计费,还是产品采购费——也就是说,宇朔不光靠设计过日子,它还有能耐卖产品。

  “一直以来,工业设计都是工业制造的附庸,制造商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让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宇朔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程益浪坦言。找客户,接订单,出图,交工,收钱,周而复始,这是绝大多数工业设计公司的经营之道。以宇朔设计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北京工业设计的“实力派”,不满足于只做“附庸”,主动把自己的服务触角从工作室延伸到流水线,并从制造商那里成功“抢戏”,从制造业的配角变成了主角。

  工业设计师每次走进商场、超市,看到一件商品,都会做出职业性地反应:这件东西有没有经过设计?设计水平怎么样?有没有优化的余地?而眼下,中国商场、超市里的很多商品是完全没有进行工业设计的,因而工业设计师们对很多产品都有自己的设计想法。宇朔让自己的设计师把这些想法画下来,做成样品拿给制造商们看。如果他们看上了,愿意采用宇朔的设计,宇朔就可以向其收取费用。而且这种模式可以实现“一个设计,多次授权”,扩大设计公司的收入来源。

  经过设计的东西在外观、性能乃至包装上一定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这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因而当宇朔把自己的产品拿到制造商面前,对方通常会折服。但令宇朔头疼的是,有的制造商不肯付费,却偷偷盗用宇朔的设计成果。为解决这个问题,宇朔对每一个创新性的设计都申请专利,杜绝仿冒。对特别出色的设计,宇朔亲自介入产品的生产、销售,或为制造商提供配件,以获取更多利益。(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宇朔与金士顿合作生产的DT101系列U盘就是其代表作。这款U盘的特别之处在于,其“盖帽”为“U”形,通过铆钉固定在盘身上,永远不必担心“盖帽”会搞丢;这个“盖帽”还可以围绕铆钉旋转,在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电脑外接设备上使用都挺方便。DT101主体是塑料,既节约成本,又能呈现各种漂亮的颜色;其“盖帽”为不锈钢,可以通过彩色丝网印刷和激光镭射方式刻印各种图案。仅今年前三季度,DT101系列就卖出500万套,销售收入6000多万美元;宇朔通过向金士顿提供这款U盘的“盖帽”和塑料主体,获得外汇收入220多万美元。

  据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有关负责人介绍,眼下很多制造企业已意识到生产制造对接工业设计、以工业设计促进产品升级的重要性,这为工业设计介入生产提供了机遇。本市越来越多的工业设计公司开始像宇朔这样,把工业设计从作品变成产品,进而变成商品,它们改变了以往守株待兔、坐等生意上门的经营方式,以拥有专利权的设计主动吸引客户,并要求分享制造环节的利润。洛可可、东度设计等均已成为这一模式的领跑者。在这些公司的收入构成中,“设计费”正迅速被“专利费”所取代,生产收入开始和设计收入一样,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