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何在 烟水茫茫

作者同华  网站编辑sxs2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日期2016-09-02

  北京即将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暑气消去,凉爽渐至。天高气爽,柔和的阳光慢慢透过婆娑的树影,洒在地上。

  邮箱里收到江西省新余市纪委李继勇同志发来的一篇稿子《永恒的<十送红军>》,读罢令人震撼,心绪久久不宁。作者通过《十送红军》这首传唱久响的歌,讲述了背后一个个凄美而真实的故事。当年的中央苏区,中央红军反“围剿”失败被迫开始长征,“那个阴雨绵绵的秋天,战马嘶鸣,数十万赣南子弟与亲人骨肉告别。十里相送的火把照亮了多少母亲和妻子的眼泪”。

  多少母亲,送儿踏上征程就成永别;多少妻子,送夫参军之后再无音信。她们就这么守着,守望着,迎来了春夏秋冬,送走了花开月落;一天天、一年年,秋水望穿,绿鬓转成银丝,如磐石一般坚守着,哪怕已经知道远征的良人不能回来,也要等下去。唐人王建有一首诗《望夫石》:

  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

  上头日日风复雨。

  行人归来石应语。

  原来,我们自幼时听到的故事,竟是如此真实。“漫长的守望有时甚至比牺牲更为痛苦……可她们等待着的人儿大多数都没有回来!她们弄不清丈夫那火热的身躯究竟是冰冷在湘江边,还是在雪山草地上……历史让这一批女性承担了太多的苦难,而她们却用隐形的牺牲、苦难的人生阐述了民族的精华,留下许多足以感动中国的传奇故事。”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但是长生殿上的泪水,因为有读书人的笔墨描绘,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实际上,石壕村里的望夫之泪,让人更觉沉重。时代的发展蒸蒸日上,文艺创作可谓如泉涌,但是有多少创作者和演员的笔墨和心思,是花在这真正令人感动的民族“史诗”上。荧屏上用金钱和脂粉堆砌涂抹出来的男女恋情,跟大字不识几个的山村妇女的坚守相比,高下立判。不能让消费主义稀释掉多少“苦人儿”用岁月和流血凝聚起来的精魂。

  “谯楼上二更鼓声声送听,父子们去采药未见回程。对孤灯思远道心神不定,不知他在荒山何处安身。”这四句出自程砚秋先生的京剧《荒山泪》。《荒山泪》是在1929年编写,程砚秋先生于1930年开始上演。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提议下,程砚秋又将剧本加以整理,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戏曲片,今日还能看到。每每听到这段“西皮慢板”的唱段,都能体会到细腻婉转中传达出来的精神。这精神,与《十送红军》背后的精神是一致的:坚韧与顽强。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文章题目已经记不清了,我从中摘录了如下这段文字:

  1956年,在党的八大召开之际,一位诗人写下了这样的感触:“不要忘山乡水村的那些母亲,不要忘一同睡过破炕席的兄弟,也不要忘缝缝补补的姐妹情谊,他们的烦恼和困难要多多深思。这是我们的本色也是我们的来历,把它像石碑一样刻在心里!人民,这就是共产党员的上帝,所有的上帝都比不上他那样神奇!”(同华)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