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时代

作者吕梦荻   责任编辑sxs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日期2017-01-11

  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一道,是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是发展的需要,是增进人民福祉的需要,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也是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的新贡献。

  可持续发展的继承与创新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赵建军认为:“生态文明既是面向未来的一种社会形态,也是一个建设过程。而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实践推进方式。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提出,是将其作为指导思想来定位的,由此,绿色发展就不仅仅是实践推进方式,更是成为面向‘十三五’的发展理念,它的意义和作用更加突出了。”

  绿色发展是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影响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外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所副所长孙磊认为,绿色发展摒弃了粗放式高增长的传统生产模式,标志着一种全新发展方式的开启。“绿色发展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内在通融。从建设生态文明到强调绿色发展,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总体布局到发展方式、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和方法论自觉。”孙磊说。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将绿色发展界定为以合理消费、低消耗、低排放、生态资本不断增加为主要特征,以绿色创新为基本途径,以积累绿色财富和增加人类绿色福利为根本目标,以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为根本宗旨的新型发展道路。更加强调实现人与自然间全面、整体地发展,在尊重、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发展,以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自觉、自律地发展。

  “绿色发展是对‘黑色发展’的深刻批判与根本决裂,也是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可持续发展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或后遗症,绿色发展是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增加更多的绿色投入,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胡鞍钢说。

  以更少消耗获得更大效益

  绿色发展倡导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及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孙磊提出,当前,全社会统筹协调推进绿色发展,已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如构建绿色生产方式,包括开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绿色城市建设,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等;实现绿色生活方式,包括提倡勤俭节约、绿色低碳出行、力戒奢侈浪费等。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王伯鲁认为,应坚持“技术的绿色化”,从技术设计、建构、运行乃至废弃后处置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多层面把关,力求达到技术绿色化的低消耗、高产出、自循环、无公害要求。

  “环境治理、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能源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等能够节能降耗,以更少的资源获得更大效益的发展方式,都可划归到绿色发展的范围。”赵建军认为,首先,要淘汰落后的产能设备,改变粗放式的生产方式,节能减排是实施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次,治理污染,重点推进“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相关规划部署。我国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方面有着超前的布局,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风能的装机容量,水能、核能等相关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

  我国在推进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也推动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走出去”,对国际环境与发展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绿色模式和绿色经验。胡鞍钢举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中国宣布斥资200亿元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中国绿色发展的成功,就是世界绿色发展的成功;中国绿色发展的贡献,就是世界绿色发展的贡献。”胡鞍钢说。

  综合推进打“组合拳”

  赵建军以八个“绿色要素”对绿色发展的方向和内涵体系进行了逻辑梳理和阐释。在经济发展层面,绿色产业、绿色制造、绿色产品需要绿色创新和绿色金融为其提供强有力支撑。在消费层面,引导消费者实施绿色消费,让绿色消费成为广大老百姓的自觉意识,为绿色发展夯实“群众基础”。而前六个要素的顺利展开都离不开绿色制度建设的支撑和绿色文化氛围的建构。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邬晓燕认为,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必须综合运用行政手段、市场机制等多种政策工具打“组合拳”。第一,明确国家作为环境政策革新领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定位。第二,加强环保部门、工业部门和政策部门的协调和一体化建设,推动环境政策结构合理化和环境治理一体化发展。第三,有效推进公民参与环境信息公开、环境影响评价等环境决策的协商共治,大力培育生态价值观和绿色发展意识,提高环境政策革新的社会接纳度和扩散影响力。第四,加快建立全球环境治理的伙伴关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生态挑战,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建设生态文明、倡导绿色发展,不仅关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也关乎世界各民族的共同历史命运。绿色发展的提出和推进体现了我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不断开启和提升。中国正逐步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孙磊说。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