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先中凝聚力量 在争优中凸显价值

作者朝阳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陈宏志  网站编辑李爱玲  来源前线网  日期2012-05-21

  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延伸和拓展,是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发挥楷模作用的经常性工作。创先争优的主体是党组织和党员,核心是发挥党员主体作用,能否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增强党员的认同感、责任感,直接关系到创先争优活动的效果。

  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实现党员价值

  要真正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必须拓展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途径,搭建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平台,使党员直接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实现价值,不断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主体感。要在服务群众中获得认同,通过不断完善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以服务增强党员的主体活力,使党员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获得认同,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逐渐成为群众利益和党的“形象代言人”。要在直接民主参与中获得归属,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搭建民主实践的平台,让党员直接参与到党内事务沟通和讨论中去,保障党员知情权和参与权,在归属感的获得中实现党员价值。要在注重首创精神中获得尊重,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培养党员的首创精神,围绕党员需求、党员意愿开展创先争优的具体活动,支持活动方式和内容的创新。

  二、将创先争优作为日常追求,发挥党员个体影响力

  将创先争优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来追求,并内化为党员的主体意识,使党员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处处发挥模范作用,争当优秀,以党员个体的行为积极塑造党的形象。要加强创先争优与日常工作的结合,发挥党员个体作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党员个体来讲,就是要从小事、身边的事做起,带头学习提高,带头服务群众,带头弘扬正气,真抓实干,发挥党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个体作用。要树立创先争优的价值理念,激发党员的个体热情。将创先争优的理念内化于心,激发出党员的热情,才能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才能使党员成为塑造党的形象的主体。要以创先争优增强党性教育,提高党员个人修养。实施基层党员增强党性、提高能力“双育”计划,努力推进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

  三、促进创先争优过程持续有效,增强党员主体的社会认同

  为确保创先争优过程的持续有效,必须要提高党员沟通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必须要注重社会的广泛参与,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提高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性,增强党组织和党员的社会认同。要建立社会评价机制,增强党员的社会履诺能力。党员公开承诺是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公示承诺、履行承诺和评议承诺中注重社会参与,引入社会评价,加强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提高党员履行承诺的能力。要结合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促进党员的社会交往。将创先争优活动与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结合起来,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在建立为民服务体系、民情联络和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上扩大党员的社会交往。要加强党群联建和区域共建,搭建党员发挥社会影响力的平台。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作用,广泛动员党员、居民、企业员工、社会组织参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的各项活动,通过党群联建的创先争优活动,扩大党员发挥社会作用的平台。同时,将地区党员、居民、企业、员工吸引到区域共建中来,以区域化的创先争优活动,促进全社会参与,提高创先争优的社会凝聚力,扩大党员的社会影响力。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