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精神”在身边

  网站编辑沈艺  来源北京日报  日期2012-06-18

  清晨4时许,太阳跃出了地平线。繁华、热闹的都城画卷徐徐打开,北京新的一天开始了。

  天安门广场,万人翘首,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缓缓升起。晨曦中,北京站涌出一波波客流,站前广场上“爱国、创新、包容、厚德”8个大字的宣传语,是这座城市给他们的第一印象。太阳升高了,学校里传来朗朗的童谣声,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诵读着他们心中的“北京精神”。上午,73岁的陶玉珍走进团结湖街道10楼4单元,为她称为“李姐”的79岁空巢老人送去鸡蛋、挂面、粉丝和麻酱。在京郊怀柔区庙城村,村民范春华正在准备着“北京精神”演讲……

  近日,本报记者兵分多路,深入大街小巷、走访各行各业,展开了一次关于“北京精神”在基层的寻访。

  “爱国”——“北京精神”的核心

  ■ 市民同期声

  “对我来说,爱国,就是要以我们的军姿仪容,让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的人们感受到一种仪式的庄严,一种自豪和振奋,激发大家对国家、对国旗的热爱。”

  ——国旗护卫队战士 彭凯

  “爱国就是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建设祖国。”

  ——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三年级(1)班学生 宋维屹

  ■ 现场:高考后相约看升旗

  清晨5时,天安门广场。

  身着白色校服,脸上青春洋溢。升旗仪式结束后,十几名高三毕业生在天安门广场留下高考后的第一张合影。在国旗下照一张,在天安门城楼前再合一张,孩子们久久不愿离去。

  这是来自北京九中的一群高三学生,高考后相约一起来看升旗。前一天晚上9时,孩子们从石景山游乐园集合出发。超过17公里的路程,就算坐地铁,也得半个小时,但大家决定,徒步去!

  “高考结束了,看升旗,感受爱国精神,走着去,就为磨练意志。”一位同学告诉记者,大家走走停停,说着、笑着、互相鼓励着前行,边走边欣赏长安街的夜景。“在路灯的映衬下,长安街可真漂亮,跟在车里看的感觉不一样。长安街真开阔,街边的树上挂着彩灯,火树银花。”

  “到了,到了,天安门!”凌晨3时左右,同学们终于到达目的地,兴奋地跑进广场。“这次经历,我终身难忘!”一位同学说。

  在这群高三毕业生旁边,两个刚刚在北京找到工作的年轻女孩也正兴奋地在广场上合影。她们请记者帮着“来一张”。“我们凌晨1点多就出门了,3点到了广场,没想到,很多人比我们还早,都没抢上第一排。”

  “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是我的夙愿,这次从广东来北京出差,特意起个大早。”丁先生正举着手机,自拍留影。“‘北京精神’?我知道!‘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对不对?”他说,在北京的这几天,在北京站,在东单路口,在社区宣传栏里,一路上都看到“北京精神”的宣传标语。“概括得非常好!很实在,又简单明了,很好记。像‘爱国’这一条,只要在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下一站,这股子爱国情怀、自豪感就‘腾’地升起来,鼻子酸酸的,眼眶热辣辣的……”

  ■ 个案:人人会唱“北京精神”童谣

  早上7时50分,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

  “铃铃铃……”上课铃声刚落,校园里就传出朗朗的童谣声:“我爱我的家,有国才有它。祖国像妈妈,我们都爱她。她给我希望,我为她长大。长大回报她,让她更强大……”

  “孩子们正在唱自己编写的‘北京精神’新童谣呢!”校长杨英告诉记者,全校千余名学生,人人都会唱“北京精神”童谣。

  “我写的童谣名叫《‘北京精神’进校园》。”五年级(1)班学生吉瀚文得意地介绍自己的作品。

  去年11月2日,“北京精神”表述语正式向社会发布后,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在全校开展了创编“北京精神”新童谣活动,不到一个月,就收集到1200余首童谣作品。“我是一个北京娃,我爱我的家,红墙绿树与鲜花,景色美如画,平房院落和大厦,住着你我他”;“对待朋友要宽容,出门在外要礼让,吃点小亏没关系,让人几分又何妨”……

  自从开始传唱“北京精神”童谣,老师们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在课间追跑打闹的少了,自觉捡拾地上的纸屑的多了;学校设立的文明传递岗,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报名。

  小手拉大手。孩子们学习“北京精神”,也带动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北京精神”的践行。

  中午放学,记者在校门口看到一位老人正在维持秩序:“排队走,别乱跑。那位家长,您的自行车让一让。”上前一问,老人笑了:“我是吉瀚文的爷爷,叫吉耐久,主动报名,当家长志愿者……”

  ■ 点评:爱国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公方彬(国防大学教授):爱国主义贮存于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和行为之中,所有对国家和社会建设有益的行为,都是爱国的表现。我们在表达爱国之情、践行爱国之责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远处着眼,近处入手。当我们把内心的美好洋溢于脸上,反映于举手投足之间,让每一个来到北京的国内外人士都真切感受到,那么,一种感动由此产生,爱国情怀得以表达。

  “创新”——“北京精神”的精髓

  ■ 市民同期声

  对于产品研发来说,创新是核心,只有在学到的技术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才能开发出更好的产品。

  ——泰德制药研发中心化药一部经理 刘莱

  ■ 现场:大学创新展成了“比武场”

  记者走进北京邮电大学体育馆,正在这里举办的大学生创新成果展俨然已成为一个创意的“比武场”,数百件北邮学子的奇思妙想齐聚于此,争奇斗妍。

  “咦!这是什么?”大一学生辰晓对着3个手持乐器的机器人十分好奇。按下遥控开关,名叫“小提”的机器人乐手右手握弓,搭在琴弦上拉开来,悠扬的《梁祝》轻缓飘出。创新团队负责人王灏博说,“小提”的肘关节、腕关节都装上了步进电机,可由程序控制灵活运动。不过他对“小提”现在的状态还不是特别满意,将来,“小提”的左手指关节要是再装上步进电机,就能精确压弦,演奏的名曲就会更多。

  北邮自习室座位一向 “紧俏”,不少学生都为抢座位而烦恼。针对这个,创新成果展上出现了3款不同原理的自习室座位监控软件,同场PK,让同学们大觉有趣。

  还有用手机“种”的真花,在水里游来游去的仿真鱼,可以通过语音查询的公交站牌,只有4条边框的红外虚拟键盘……

  创新的火花在这里碰撞,创新的激情在这里涌动。中午时分,许多同学都利用午休时间到创新展转上一圈,寻找灵感。

  ■ 个案:《老北京动起来》赛《清明上河图》

  刚一走进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平台,就被这里紧张的气氛所感染。

  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正紧盯着电脑,编程、画图、制作动画,没有人注意到记者到来。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震撼的水墨长卷《千里江山图》,到每个人物、每条车船都栩栩如生地动了起来的《清明上河图》,再到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这些年轻人,将创意与技术完美融合,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前不久,水晶石制作的又一幅长达228米的数字多媒体画卷——《老北京动起来》在国家会议中心横空出世。古老而厚重的城墙,悠长响亮的叫卖声、四合院中家家户户锅碗瓢盆的碰撞声,走街串巷卖糖葫芦的小贩……那些已经消失的老北京韵味,仿佛穿越时空,又来到世人面前。

  谈到这个项目,负责人张清疲惫的眼神一下明亮起来:“事实上,让老北京动起来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我们通过高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的创新包装。”比如拉面这样的手艺动作,就是经过专家指导,真人完成,再将真人的动作放到画中人物上。

  这支年轻的团队每天高效运转,他们承接了为全国多家博物馆、科技馆提供数字多媒体内容的任务,正与中国传媒大学联手打造综合媒介设计应用实验室。最让这些青年工程师自豪的,是继在北京奥运会上一鸣惊人之后,他们又中标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残奥会官方数字图像服务供应商。

  目前,他们正在为此加紧忙碌。尽管现在为伦敦奥运会提供的“技术武器”还处于保密阶段,但就像一名年轻工程师说的,“一想到我们中国的技术和创意即将在伦敦奥运会上亮相,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 点评: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灵魂所在

  魏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灵魂所在。创新的北京是青春对当下的承诺,是历史向未来的延展,是大国气象的表征,是爱对城市的诉说。创新既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引领。有了创新,北京的生命是鲜活的,思想是开放的,精神是振奋的!

  “包容”——“北京精神”的特征

  ■ 市民同期声

  践行“北京精神”,不一定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一句温暖体贴的问候,一个亲切理解的眼神,一个真诚由衷的微笑,就会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北京感受到温暖,体会到北京包容的城市精神。

  ——东城城管王府井分队队员 温泉

  “北京人儿,北京味儿,见面礼数透着范儿。都说北京人情暖,待人接物说话甜……”

  ——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童谣

  ■ 现场:500多乘客在“北京精神”横幅上签名

  中午时分的地铁前门站。

  前门站区长祝亚君捧着一摞“北京精神”宣传彩页,正微笑着分发给乘客。她告诉记者:“前门站地处天安门地区,每天不仅客流量大,而且外地客流和外国游客比例大,我们的站务员就像是展现北京的一扇窗口,必须时刻践行‘北京精神’,展现北京人热情包容的一面。”

  跟着客流爬上楼梯,正对面的墙壁上挂着“北京精神”的条幅。走近条幅细看,上面密密麻麻,有该站36名员工和500多位乘客的签名。站区长助理张驰告诉记者:“最初只是本站的36名员工在这条弘扬‘北京精神’的横幅上签字,后来很多乘客见了,也提出希望能参与这项签名活动。”

  湖北乘客王娜也希望能够在这条横幅上签字。她来北京出差,打算去前门步行街,一时分不清方向。正在站台巡视的站务员李阳主动上前询问,并将她一直送到通往站厅层的楼梯口。

  “这些地铁员工的服务很热情。”王娜说,“‘北京精神’非常好。到了北京,我们也是‘北京人’,也应该讲‘北京精神’。”

  记者在王府井步行街见到东城城管王府井分队队员温泉时,他正在妇女儿童用品店前拿着地图为两位外国女士指路。两位女士看上去很着急,不时用英语和他说着什么。“她们是马来西亚的游客,中午去‘全聚德’吃烤鸭,结果错过了集合时间,和旅行团走丢了。”温泉一头大汗,边说边掏出手机打电话,找了一大圈,终于联系上了两位游客的导游。当温泉用英语告诉她们导游马上就来时,两位女士欢呼起来。温泉这才顾上抬手擦了擦脑门上的汗。

  温泉是一名英语专业硕士,队友们戏称他是“英语救火队员”。像今天这种情况,温泉和他的队友们几乎天天都会遇到。

  ■ 个案:老姐俩英语指路

  下午2时,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行人都往阴凉地儿里躲,71岁的杨兰青却站在史家胡同东口的大太阳下,右胳膊上别着志愿者的红袖标,身后的墙上,挂着一块蓝色的标识牌,上写“守望岗”。

  “老姐姐,您到得早啊。”老邻居陈立军也来了,她俩是史家胡同当值的治安巡逻志愿者,专门给路人提供服务。

  “我是岗长”,杨兰青说。“这条胡同如今仍然保存着青砖灰瓦的历史原貌,临近智化寺、王府井,外国人、外地人多,问路的、探访的人也多,我们这些退休的老邻居就组成了志愿者队,为游客服务,同时也能维护胡同安全。”

  正说着,一位挎着相机的外国人举着地图走过来,眉头微皱。“Hello!”杨兰青笑眯眯地主动打招呼。

  见北京胡同老太太主动用英语搭话,外国游客愣了一下,从书包里翻出一张纸递过来,用不标准的音调,反复念叨着“旅馆”。

  杨兰青看了看,往西一指,边做踏步的动作边说:“不远了,顺着这儿,往前走20米就到。”陈立军则用英语直接表示愿意带路。

  杨兰青告诉记者:“给外国人提供帮助,要尊重他们的习惯。胡同里住着一位法国老太太,有一次推着自行车回家,我主动帮她推开院门,还想帮她把车搬上台阶。结果人家不乐意了,一个劲儿地冲我摇头瞪眼。后来,我们请教了社区里的年轻人,才知道,西方人不习惯别人过度帮忙。”

  一次尴尬,没有打击杨兰青和邻居们的积极性,反而激起了大家的好学心。“跟外国游客交流,尽量保持一两步远的距离;给外国游客指路,多用左右,少说东南西北……”杨兰青一口气说了许多小诀窍。“现在,那位法国邻居也逐渐被我们感染了,总是主动打扫院门口。”

  ■ 点评:包容铸就北京大气性格

  葛晨虹(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北京的大气和她“包容”的性格分不开。这种包容源自中国人尤其是北京人的热情、开放和自信的心态情怀。北京的包容还流动着大爱情怀。北京人热情,乐于助人,往往在自我生活的同时,对邻里甚至陌生人付出关爱。北京的包容精神就是在这种大爱氛围中营造开来的。

  “厚德”——“北京精神”的品质

  ■ 市民同期声

  “北京精神”就是人的精神,厚德就是要讲慈善、讲公德,就是从每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小家组成大家,人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团结湖三四条社区居民 陶玉珍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我乐意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参加演讲、教大伙儿跳秧歌,总之,用我的爱心回报社会。

  ——怀柔区庙城村村民 范春华

  ■ 现场:用身边的人和事讲“北京精神

  记者走进团结湖街道三四条社区时,看到“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宣传栏下,几位大爷大妈正在聊天。

  “上周咱们社区‘践行北京精神’的演讲比赛,我看见你上台不慌乱,讲得真不错!”“嘿嘿,你没看我下的那功夫呢!”

  正说着,两位戴着“环保志愿者”绿袖标的居民走过来,很自然地打开路边的垃圾桶盖……“这是我们每天的工作,看看垃圾分类分得对不对,不对的,得一一拣出来重分。”

  “这支低碳绿色巡逻队是社区开展‘践行北京精神’活动后,居民自发成立的。”团结湖三四条社区党委书记李宏双告诉记者。

  在怀柔区庙城镇高两河村主要街道的墙上和村务公开栏里,都悬挂、张贴着“北京精神”的宣传横幅、口号标语和宣传展板。傍晚时分,村里的大喇叭开始广播,歌曲、评剧、诗歌,都是村民喜欢听的,诠释着“北京精神”的内涵。高两河村党员刘冬娟告诉记者,连8岁的儿子都能说出他所理解的“北京精神”,“他总说,诚实就是厚德。”

  上个月,庙城镇启动了“践行‘北京精神’、争当时代先锋”主题宣讲活动,范春华和5名农民宣讲员走进村庄、社区、学校,在全镇巡回讲演10余场。“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范春华说,“平日里就爱听时政新闻、琢磨农民心思,为了当好‘践行北京精神’宣讲员,我走村串户寻访,收集民生数据,寻找鲜活故事,用我们自己的语言,讲身边事、说身边人,乡亲们都爱听!”

  ■ 个案:73岁志愿者照顾79岁空巢老人

  上午9时30分,73岁的陶玉珍一手拎着一布兜鸡蛋,一手拎着挂面、粉丝、麻酱,敲开了团结湖街道10楼4单元李奶奶家的门。“李姐,我来看您了。”

  隔三岔五,陶玉珍就会上门来看看“李姐”,给她买点东西,帮她拿点药、办个社保啥的。别误会,79岁的“李姐”不是陶玉珍的亲戚,而是她的社区空巢帮扶对象。

  李奶奶3年前得了脑梗,行动不便,基本卧床。虽然话说不清楚,心里明镜儿似的。看到陶玉珍来,她高兴得直掉泪,拉着她不撒手。

  “我看您最近精神挺好,好好养着,别着急。来,咱量量血压。”陶玉珍带来了家里的血压计,套在李奶奶的胳膊上。

  回家时,陶玉珍发现楼道里的一盏灯不亮了。她从家里翻出来一个15瓦的灯泡,搬来椅子,让老伴把楼道的灯泡换了。看着楼道里又亮堂起来,老两口才放心地搬着椅子回了家。

  近30年的时间里,陶玉珍以社区志愿者的身份接连照顾了三位空巢老人。

  “虽然退了休,可她闲不下来,每周五她都要值班看看社区垃圾分类,一有帮困助学的机会,她准定慷慨解囊,少则400元,多则600元。”陶玉珍的老伴很理解她,“我这老伴儿呀,是个热心人!”

  ■ 点评:厚德的出发点是大爱

  阎崇年(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厚德是“北京精神”之魂。厚德表现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出发点是仁爱,是大爱。从小处做起,关心别人,助人为乐;从大处着眼,先人之忧,后人之乐。中华民族历来重德,“四书”之首的《大学》,开宗明义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北京是全国首善之区,北京人更应有大德的高尚目标。

  结语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7个多月。自2011年11月2日正式发布以来,“北京精神”正在成为这座城市里无处不在的风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化为言语,化为行动,更化为这座城市的气质。

  如同一粒金色的种子,“北京精神”在北京人的精神家园里,深深扎根,茁壮成长!(本报记者集体采访)

  短评:人人践行北京精神

  毛颖颖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记者的一线采访、生动纪录,让我们看到,“北京精神”,正像清新空气吹拂过首都的每个角落,而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丰富着“北京精神”,让它变得更加具象、更加鲜活。

  一座伟大的城市,必然有、也必须有自己的一份精气神。这种精气神,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质与道德向往,是展示城市形象、引领城市发展的内在力量。当下,世界城市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文明程度的比拼,北京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更离不开强大的精神软实力支撑。

  弘扬“北京精神”,贵在人人知晓、人人践行。“北京精神”的生命力与感召力,依靠的是共同创造与传承,蕴藏在千万市民的平凡生活里、身体力行中。对广大市民而言,“北京精神”是随处可见、耳熟能详的醒目标语,更是每个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行动指南。从朗朗唱着新童谣的孩子,到埋头技术研发的青年,再到热情投身志愿服务的老人,正是在许许多多可亲可爱的北京人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北京精神”的群众基础和深厚底蕴,更感受到了北京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勃勃生机。

  以爱国指引方向,以创新推动发展,以包容促进和谐,以厚德引领风尚。作为首善之区,北京理应走在前头、做出表率,积极营造出一种人人参与道德建设、人人践行北京精神、人人争做文明有礼北京人的良好氛围,凝聚起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美好的巨大力量。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