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 提高艺术公信度

作者王一川  网站编辑宋丽群  来源人民网  日期2012-10-16

  今天,我们文艺工作者重温《讲话》确立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十七届六中全会根据《讲话》精神,立足当前艺术工作实际制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求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奖机制,精简评奖种类,改进评奖办法,提高权威性和公信度,这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对整个艺术界的艺术公信度建设的一条总要求,因为艺术评奖标准及结果会直接呈现当代主导价值的艺术价值观及评价标准,给予全社会公众以巨大影响力,可以高度集中展现艺术界的公信度,这样以人民为中心,提高艺术公信度应当成为当前我国艺术界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我表达三点体会。

  第一,提高艺术公信度是应对艺术界结构性变化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九次文代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那样,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是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但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在特殊的社会变革与转型时期,期间突出的矛盾与问题会渗透到艺术领域,呈现为一系列结构性变化,使艺术公信度面临新挑战,艺术界结果性变化及其新挑战突出的表现如下:

  一是艺术创作从艺术家个人创造向文化产业批量制作和市场营销转变,呈现出个人与集体、精神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张力,挑战艺术家精神操守、审美信誉和文化产业的商业整体。

  二是艺术品传播,从单一媒介向跨媒介和全媒介转变,使媒介诚信和媒介伦理的重要性日以彰显。

  三是艺术家与公众的关系,从传者到受者的单向传导关系,也成为及时双向互动关系,让艺术家诚信及艺术品信誉处在公众舆论的及时监督下。

  四是长期被专业批评家掌握的艺术批评权利,正向新媒介展开及时评论的博客或微博转移,向习惯于传统媒介的艺术批评家及其权威发出严峻挑战。

  五是集中于国家和人民团体的艺术评奖权利,越来越经常地受到媒体、产业或其他社会团体的干预、分解或监督,使艺术评奖的问题和风险加大。

  正是在上述结构性变化及其新挑战的环境中,艺术公信度问题会不断被放大,受到人民高度关注,信字,从人从言,亦即人言为信,因言为心声,故言的本意应为诚,即实在而不自欺,也不欺人,《论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若没有诚信就不知如何做人做事,必将一事无成。当前艺术界面临的情形在于,艺术家、艺术品、艺术团体、艺术批评、艺术评奖者的公共信任直接关系到整个艺术界的生命线。

  第二,提高艺术公信度是人民对艺术节的殷切期盼。今天的人们群众既对高品位优秀艺术品有着不断增长的旺盛需求,但又常常受到各种媒体传播的艺术信息的轮番感化,常常在被宣传的艺术品价值与自己实际体验到的艺术品价值的鸿沟面前陷入抱憾、质疑乃至愤怒。比如有艺术家和文化产品通过媒体宣传其新作如何精彩,但观众不买账;有的艺术家在赞扬声中自满自得,不愿听取公共舆论的批评建议;有艺术家甚至连本人的身份、诚信都受到怀疑;有的文化产业以低俗、庸俗和媚俗的展演取悦于观众的低级趣味;有艺术评奖从评奖方式、过程到结果都受到公共舆论的质疑,体现出艺术评奖公信度的缺失,这些艺术失信行为虽然在艺术界为极少数,但对整个艺术行业的负面影响效应却十分严重。在此情形下,人民有理由期盼并要求艺术工作者切实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努力增长自身的艺术公信度。

  第三,提高艺术公信度应成为艺术界的自觉行动。今年重温《讲话》精神,学习十七届路中全会决定,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文代会上的讲话精神就是要自觉行动起来,认真分析当前新变化和新挑战,努力为人民加强艺术公信度建设,对此我想到以下几方面:

  一是艺术品要切实经得起人民的公共舆论检验;二是要艺术创作者要讲公共信誉,做人民信赖的诚信艺术家;三是艺术社团要有公信力,做人民信任的艺术家组织;四是艺术产业要讲公共信用,否则其艺术产品将遭到人们的唾弃;五是艺术媒体要讲究公共伦理,做人民信任的艺术媒体;六是艺术展演机构要有公信度,让其真正成为优秀艺术品的传播平台;七是艺术批评家要讲究公共诚信,做人民信赖的批评家;八是艺术评奖机构要有公信度,评出人民信任和满意的优秀艺术品。

  总之,我们全体艺术界同仁应当以《讲话》所号召的那样警醒起来、感奋起来,向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所要求的那样,把诚信建设摆突出位置,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这样我国艺术公信度建设就会越来越好,艺术界就会成为人民更加信任、喜爱和满意的文化领域,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