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多次性微调:使经济增长率不“冒顶”
作者刘树成              日期:2013-04-28               阅读:4369 次

 [摘 要] 我国以往的经济周期中,比较集中的宏观调控都是一次性的,而本轮经济周期中却显现出多次性或多阶段性的特点。在多次性微调的情况下,宏观调控的目标取向不像过去那样是使经济增长率大幅度地压缩下来,而是使其不“冒顶”,从而使经济在适度高位上平稳运行的时间尽量延长。

  [关键词] 本轮经济周期宏观调控的特点; 多次性微调; 政策涵义

  [中图分类号] F12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391(2007)02-0023-02


  笔者在2004年6月撰写的《改革开放以来五次宏观调控的比较分析》一文中,分析了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上半年宏观调控所具有的见事快、动手早等新特点。当前,在本轮经济周期中宏观调控又表现出一个新特点,即宏观调控多次性或多阶段性的特点。在此,拟对这一特点及其政策涵义做一分析。

  一、我国经济增长出现的新轨迹

  在我国上一轮经济周期中,谷底年份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为7.6%。随后,2000年和2001年经济增长率分别回升到8.4%、8.3%,从而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2002—2005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1%、10%、10.1%和10.2%,2006年预计为10.5%左右。这样,2000—2006年,本轮周期已连续7年在适度经济增长区间内(8%—10%左右)平稳较快地运行;其中,2003—2006年连续4年在10%略高的位势上平稳较快地运行。我国经济增长出现的这一新轨迹,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史上还是从未有过的。

  二、本轮经济周期中三次比较集中的宏观调控

  在本轮经济周期中,针对投资和经济增长偏快而比较集中地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已进行了三次。

  第一次是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上半年,重点是2004年4月至5月。主要针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部分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第二次是2005年上半年,重点是2005年3月到4月。主要针对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等问题,出台了“国八条”、“新国八条”、“七部委八条”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第三次即目前这次,是2006年4月至9月。主要针对房地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并呈加剧之势,出台了“国六条”、“九部委十五条”等措施,央行于2006年7月和8月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

  一般说来,宏观调控是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热”或“冷”,为熨平经济波动而不断进行的。但就针对经济运行中投资和经济增长偏快而比较集中地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而言,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前四个经济周期中,都是一个周期对应一次比较集中的宏观调控。为什么在我国以往的经济周期中,比较集中的宏观调控都是一次性的,而在本轮经济周期中,却呈现出多次性或多阶段性的特点呢?

  三、以往周期中的一次性宏观调控

  以往经济周期中的宏观调控,都是在经济增长已陷于全面过热而难以为继时,才不得不进行的被动调整。

  总结中外历史上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可以得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就经济波动的一般规律而言,经济增长过热,即我们常说的“大起”,必然导致随后的“大落”。因为在“大起”中,对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造成对经济正常运行所需各种均衡关系的破坏,这就必然引起“大落”。“大起大落”的要害在于“大起”。宏观调控的目的正是为了防止“大起大落”,平抑经济波动,而其中的关键又在于及时地防止“大起”,也就是及时地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或由局部过热转为全面过热。这就要求及时地“削峰”,使经济增长率的“峰位”处于适度增长区间的可控范围内,不致因经济增长过热而损害资源和环境,损害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以往经济波动中经常出现的“大起大落”,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地认识和把握上述经济波动的一般规律,没有及时地防止“大起”,而是等到经济增长率已冲出上限警戒线,经济增长已陷于全面过热而难以为继时,才不得不进行被动调整。如1978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1.7%;1984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5.2%;1987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1.6%;1992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4.2%。在这种调整中,需要集中和大力度地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较大幅度地收缩经济增幅,以迅速扭转过热局面。因此,也呈现出峰谷落差明显、一个周期对应一次比较集中宏观调控的特征。

  四、本轮周期宏观调控呈现出多阶段性的特点

  这主要是因为在本轮经济周期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1.宏观调控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波动态势的变化

  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上半年进行的、本轮周期第一次比较集中的宏观调控,不像以往那样在经济增长率已突破11%之后,才进行被动调控;而是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部分行业出现局部过热时,就适时适度地进行了主动调控。这一主动调控,由于见事快、动手早,防止了经济增长由局部过热转为全面过热,避免了我国历史上多次因“大起”而导致“大落”的局面,由此延长了经济周期在适度高位运行。

  2005年上半年,针对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等问题进行的本轮周期第二次比较集中的宏观调控,又一次防止了局部问题转为全局问题,进一步延长了经济周期在适度高位运行。

  由于宏观调控水平的提高以及由此形成的经济周期适度高位的延长,即经济波动态势的变化,就有可能在一轮l0年左右的中程周期内,出现几次经济运行的偏热或偏冷,即几次小峰或小谷。因此,需要针对一轮周期内的不同阶段和问题,适时适度地多次进行相应的微调。2006年第一季度和上半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上升到10.3%和10.9%;而第二季度单季与上年同期相比,经济增长率高达11.3%,经济运行再次出现偏快倾向。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继续保持下去,在本轮周期中实施了第三次比较集中的宏观调控。

  2.宏观调控体制基础的变化

  在本轮经济周期中,宏观调控的对象自主化和市场化了。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的扩张与收缩主要取决于中央政府自身的行为。中央政府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进行扩张,又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进行收缩,自己调控自己。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和企业,大家“齐步走”。在控速降温的宏观调控中,经济增长率很快就会降下来。而现在,宏观调控的体制基础已发生很大变化。宏观调控对象之一的市场经济主体——企业,其投资和经营行为已自主化和市场化了;宏观调控的另一个重要对象——地方政府,一些经济行为也自主化和市场化了。企业和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有一个观望、认识、理解、消化的过程。

  与此同时,目前我国的经济运行仍带有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特点。例如,对一些地方政府盲目大干快上的扩张冲动缺乏必要的约束,一些企业包括民营企业的投资实际上只负盈不负亏的软预算约束等。此外,还带有不成熟市场经济的一些特点。例如,企业行为的非法制化、非理性化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与经济增长“高温”降速较慢相对照的是,经济在“升温”时升得很快。特别是遇到“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党政领导班子换届、举办奥运会等推动因素,经济增长很容易趋向过热。这表明在本轮经济周期的适度高位运行中,宏观调控主要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而在目前体制环境下,这不是一次性比较集中的宏观调控就能万事大吉的,而要不断紧密跟踪经济形势,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适时适度地进行多次微调。

  3.房地产业特殊性和经济增长制约因素的变化

  在本轮经济周期中,房地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产业,直接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切身利益;同时也是宏观调控所涉及的重点产业。目前,我国以住房为代表的消费结构等产业结构升级,既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的结果,也是居民购买力不断积累的结果。在未来二三十年内,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相关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增长具有持久的推动力。

  当前,在以房地产业及其相关产业所带动的经济增长中,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也发生了新变化。过去每当经济过热时,主要的瓶颈制约是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的短缺;而现在随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这些短缺因素已逐步缓解,这有利于经济在适度高位的持续运行。

  在由房地产业及其相关产业所带动的经济增长中,制约因素已由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的生产短缺转换为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自然资源的制约,包括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矿物资源和水资源等的制约。如果房地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过热,引起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仍然会给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危害。因此,对房地产业的调控需要慎重操作,既不能力度过大,使其一蹶不振;也不能力度不足,使其盲目扩张。特别是对住房这种特殊商品,我们的调控经验还比较欠缺,也有赖于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则的不断完善。这决定了对房地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调控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而要不断有节奏地进行。

  五、政策涵义

  为延长经济的适度高位运行,在一轮周期中针对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多次进行微调,并不意味着前一次微调没有起作用,也不意味着这次之后不再需要新的微调。国际上也有这种在一轮周期中多次进行微调的先例。例如,1991年3月至2001年3月,美国经济经历了长达120个月的超长增长。以年度GDP增长率看,这个经济周期的适度高位运行历时9年,其中就出现了4个小峰。美联储针对经济运行中几次出现的过热苗头多次进行微调,保证了美国经济的持续超长增长。

  在多次性微调的情况下,宏观调控的目标取向或评估宏观调控的效果,不像过去那样是使经济增长率大幅度地压缩下来,而是使经济增长率不“冒顶”,即不突破适度增长区间的上限(从我国目前国情看大体为11%左右),从而使经济在适度高位平稳运行的时间尽量延长。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经济所所长)



  阅读:4369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