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
作者刘树成              日期:2013-04-28               阅读:4137 次

2004年4月,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至今工程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施这一工程,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需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实施这一工程,关系党和国家的事业兴衰和长治久安,是党的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生命工程。按照中央的安排,组建了9个教材编写课题组和若干个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研究课题组,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课题组是以我院为主管单位,以我院经济研究所为依托单位的一个重要课题组。该课题组首席专家和主要成员,由有关高等院校、党政领导部门、科研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体现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努力做到三个“充分反映”,即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充分反映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充分反映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政治经济学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把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同教材编写结合起来。

  一年多来,本课题组在中央工程协调小组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的直接领导下,全体成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了教材提纲的编写工作,到目前共完成7稿。其中,提纲第1稿共有12个方案,由课题组直接组织成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分别设计出5个方案;同时,由中央工程协调小组组织中央党校、教育部、国防大学和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分别设计出7个方案。提纲第2稿是在以上12个方案的基础上,由课题组提炼形成的一个统一提纲。提纲第4稿,曾上报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审议。2005年5月,我院党组办公室组织和邀请了14位专家,对该提纲进行了十分认真的讨论和审议,并将审议意见整理为28条,反馈给课题组;课题组对此进行了认真和仔细的修改。提纲第5稿、第6稿和第7稿,是向工程咨询委员会报送的送审稿。工程咨询委员会已召开两次审议会,讨论本提纲。2006年内本课题组将进入教材编写阶段。

  课题组在认真编写教材提纲的同时,从2004年9月至2005年底,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力量,分别召开了5次调研会和7次专题研讨会,对高等院校政治经济学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对政治经济学中重大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5次调研会,分别在华南地区(广东)、东北地区(吉林)、西部地区(成都)、华中地区(武汉)、华东地区(上海)进行;7次专题研讨会,分别为“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经济人假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国际价值学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的发展道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地位”等研讨会。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要把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学习中国化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放在教材编写工作的首位。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政治经济学的教材编写工作。通过认真学习和研究,在教材编写中做到“四个分清”,即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四个分清”是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中的基本建设。

  第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实践是伟大的学校,是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肥沃土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成功地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总体上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举世公认的辉煌业绩。伟大的实践,推动了理论的创新、突破和发展,这为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建设,打开了宽广的视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通过教材的编写,要将我们在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繁荣和发展。

  第三,旗帜鲜明地反对“西化”,旗帜鲜明地反对僵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材编写,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西化”,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而盲目崇拜西方经济学的错误倾向。同时,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僵化,反对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以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此外,我们要善于吸收和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有用成果,特别注意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分析和运用。

  在2006年新的一年里,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做到“六个贯穿始终”,即要坚持把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穿于工程始终,把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贯穿于工程始终,把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贯穿于工程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贯穿于工程始终,把精品意识贯穿于工程始终,把加强领导贯穿于工程始终,努力推出符合时代和实践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理论需要、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传世之作。我们一定按照中央的要求,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做好。



  阅读:4137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