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4日 星期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作者吴树青              日期:2013-05-06               阅读:4782 次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新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实践经验和借鉴国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识的提高和理论的升华。它关系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如何使发展又好又快的问题。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概念

  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区别于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过去我们经常使用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也是经济学常用的概念。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和质量改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或外延型的增长方式;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或内涵型的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指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转变,关键是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但不论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内容在于单纯地追求和实现国民经济更快的增长速度和总量的扩张。 “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新概念,目前还不像经济增长方式那样有公认的规范的定义。但就提出这个概念的要求看,它应当比经济增长方式涉及面更广,含义更深刻。“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结构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包括降低消耗、改善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以及经济社会自然发展的协调与和谐等各方面。其实质在于全面地追求和实现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的协调。也就是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求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从低水平起步,基础差、底子薄,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受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经济增长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靠简单劳动支撑推动。在经济建设中,长期存在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重铺新摊子、轻原有企业技术改造,重产品数量增长、轻产品质量提高的现象,由此使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带有明显的粗放特征。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此相适应,十七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实现了两步历史性跨越,即从贫困到温饱、又从温饱到小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将带动基础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的投资显著增加。但应当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地表现在:

  第一,重化工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地、淡水、矿产和能源等战略资源的保障和生态环境产生持续压力;第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低消耗、低排放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第三,农业基础仍很脆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遏制,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第四,区域经济差距继续拉大,区域产业特色不突出,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第五,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有增无减,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对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新的压力。这些问题和矛盾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个突出弱点,就是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还没有整体性突破,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没有实质性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资金投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幅度增加。这种发展方式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实现三个转变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个转变”,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基本途径。

  (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关键是提高人民收入,突出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消费、投资与出口,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和投资即内需应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消费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最稳定、最持久的动力。对一个大国来说尤其如此。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开放度高的国家,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的几个大国,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都是消费。但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却出现了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的情况。由于消费率低,居民生活没有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使得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结果拉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而扩大出口带来的外贸顺差过大和国际收支盈余过多,还会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银行手里有着大量资金需要贷出,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不管从中长期趋势看,还是从年度水平看,我国的消费率均明显偏低。国际上大体在80%左右,我国在1952年到2000年的49年中,平均消费率为65%,从2002年到2006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从2002年的62.1%下降到2006年的57.1%,成为历史上的最低点。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在经济起飞时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因为需要加速发展,增加财力,投资与出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特别是作为一个大国,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滞后,这就不能不成为需要认真注意的问题。无论是着眼于改善民生,还是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收支平衡,都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只有实现这种转变,才能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更稳定的基础。导致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一是因为收入增加速度明显低于GDP增长速度。二是因为收入差距的扩大。提高消费率,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除了在分配方面要注意解决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外,还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特别需要解决下面三个问题:一是重视“三农”,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二是扩大就业,提高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三是理顺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差距。

  (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其关键是转变产业结构,巩固第一产业,做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当前我国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矛盾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产业结构是工业大而不强,农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工业即第二产业带动的。在工业化发展的起始阶段,第二产业一马当先有其必然性,它为上亿人口摆脱贫困创造了物质基础。但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不仅给社会带来了诸如资源的极度浪费、环境的严重污染等问题,而且也导致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协调,重工业比重较大、农业相对落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等一些不能不予以注意的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三次产业间的不协调,已经到了不仅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也影响第二产业本身持续发展的地步。因此三次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巩固第一产业,做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第一产业特别是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做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做大第三产业就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现代产业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要着力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既要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也要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继续发展主要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要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特别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尽快把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提升第二产业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现代能源、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环保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第二,振兴装备制造业,广泛应用先进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第三,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发展能源产业,如煤炭、水电、核电、石油天然气和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交通运输,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此同时,要加快淘汰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煤炭、电力等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是靠拼原材料消耗和消耗大批廉价劳动力。在基础薄弱、科学技术水平低、劳动者文化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发展工业化,最初只能依靠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实现增长。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在提出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转变为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与管理创新,这是发展方式的一种巨大转变与提高。之所以必须提出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是因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过去那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已经难以为继。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自主创新不足,转化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不论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国内低成本竞争优势减弱的现实看,都到了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还要求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总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三个转变”,逐步形成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及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相协调的新格局,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作者:北京大学原校长、教授)



  阅读:4782 次

吴树青的文章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正确理解“好”与“快”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途径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走中国特...
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几个问题
宣传普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
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经济学发展
创新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
分页 1/1  [1]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