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拟办实事首次经人大决定

  网站编辑sxs19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日期2015-03-27

  本报讯(记者李天际)昨日上午,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副市长戴均良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北京市2015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的情况。实事项目首次作为重大事项由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对外发布。

  戴均良表示,今年29件实事项目是从社会各界3900余条意见建议中提炼而成,其预算已在年度政府预算中予以安排,审议通过后纳入市政府督查专项,确保当年落实。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今年“办实事”的一大特点是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相结合。戴均良指出,29件实事项目中,吸纳市人大代表建议的项目共16件,增加了关于解决停车、电梯安全等问题的项目。对暂不具备“当年立项、当年办理”条件的代表建议,力争纳入今后的实事项目,滚动办理、逐步解决。

  实事项目分为7大类(详见相关链接),每一项都明确了完成时限和主要责任单位,而且实事项目与民生领域密切相关,涉及医、教、食、住、行等社会关注的热点,包括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0.5万套、竣工8万套,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550公里,13号线、八通线安全门投入使用,依法查处非法停车行为,优化公交线网,淘汰老旧机动车20万辆,免费向市民开放颐和园益寿堂历史文化展、北京动物园畅观楼园史展等10个历史文化主题展览展陈馆,新农合参合人员每人增加财政补助140元等大事。

  2015年部分民生实事项目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缓解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0.5万套,竣工8万套。

  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继续进行抗震加固、节能保温、公共区域综合整治(包括水、电、气、热、通信及具备条件的老旧电梯等设施)等综合改造和简易楼改造,共计1150万平方米。

  方便市民出行

  提高市民在中心城区和重点新城的交通出行效率,实现14号线中段、昌平线二期共25公里线路建成通车,2015年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550公里。

  进一步改善轨道交通车站配套服务,13号线、八通线安全门投入使用,改造1号线、2号线、13号线、八通线等车站卫生间,完善车站标志标识系统。

  鼓励居住区停车管理自治,城六区建设完成12处停车管理示范小区;规范停车经营行为,巩固100条停车秩序管理示范街成果,依法查处非法停车行为。

  完成100万平方米市管城市道路大修工程,同步完善道路慢行系统80公里,保障人行道、自行车道的连续性;完成30项疏堵工程建设。

  优化生态环境

  继续推进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通过优质燃煤替代、煤改电等方式年度完成减煤换煤120万吨;实施农村地区液化石油气送气下乡,新发展用户10万户。

  全市淘汰老旧机动车20万辆,进一步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促进环境质量改善。

  营造安全宜居环境

  对朝阳、大兴等地区具备条件的104个单位及居民小区的自备井实施市政管网供水置换,改善约30万居民供水水质。

  进一步优化群众身边市容环境面貌,完成城六区100条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

  提升社区生活便利性

  完善322个食品药品监管所及500个社区监测点检验检测设备,为市民提供食品药品检测服务,并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全面推进餐饮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

  建成200公里健康绿道,为群众提供更多休闲健身场所。

  扩大基本公共服务

  通过改扩建乡镇敬老院、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等途径,建设40个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并进一步完善已建成养老照料中心的居家辐射、社区支持功能。

  开工建设养老床位1万张,进一步缓解养老机构入住难问题。

  加大演出市场低价票惠民力度,低价票补贴资金比2014年增加30%以上,全市范围享受补贴的低价票总数达到15万张;免费向市民发放100万张具有打折、积分功能的文化惠民卡,市民持卡可享受低价文化产品及服务。

  组织市属医院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开展对全市1674个山区、半山区行政村的万人次巡诊活动,组织30个名中医团队进30个村、30个社区,提供诊疗、慢病干预和健康咨询等服务,提高村(居)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扩大市属公园对外开放面积,新增文物古建开放院落10处、6000平方米,并面向市民免费开放颐和园益寿堂历史文化展、北京动物园畅观楼园史展等10个历史文化主题展览展陈馆。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参合人员每人增加财政补助140元,筹资标准每人不低于1200元,进一步减轻农民医疗负担。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确保低收入职工工资增长;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定期待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福利养老金;调整提高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标准。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