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北京”行动计划七人谈

  网站编辑李爱玲  来源《北京日报》  日期2010-05-17

  陈 瑛
  陈 来
  韩 震
  郝立新
  侯且岸
  程美东
  刘 勇

  编者按

  《“人文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4月6日正式向社会公布。这份计划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和发展“人文奥运行动计划”的积极成果,也是全面践行人文北京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人文北京建设的重大举措。计划的公布必将全面开创和提升北京科学发展的水平,对增强北京的文化软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学习理解和贯彻落实“人文北京”行动计划,本刊特邀专家学者围绕计划进行了专题研讨和深度解读。现摘发有关专家发言如下。

  视野·胸襟·高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瑛:《“人文北京”行动计划》所列数的十个方面关键在落实。建设“世界城市”最重要的是“人”——人才、人的思想、人的素质。邓小平当年提的“两手抓”,到现在“抓得不够硬”。激烈的社会变动带来许多新问题,这些因素严重阻碍和谐社会建设。北京地位特殊,思想冲突比较尖锐,多元化思潮明显。建设世界城市,要有世界的视野、世界的胸襟、世界的高度。

  北京应成为一座活的文化历史博物馆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勇:人文建设最难。目前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散落在北京,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列入保护范围。北京的城市建设正逐渐展开,这些没有列入保护范围的历史文化遗迹,如海淀北大小南门附近的掌握清代朝廷大权的办事机构“军机处”,戊戌变法“六君子”殉难的“菜市口”等等,如果不加保护,很快就会消失。考虑到北京名城保护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先给这些没有列入保护范围的历史文化遗迹立一个牌子,简要说明其来历。此项工作并不需要太多的投入,却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有利于保护与利用北京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北京的文化品位。并且,此项工程如能实施,人们走在北京城里,到处都可以看见历史文化的痕迹。这样,整个北京城就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超大型博物馆,实际效果非常显著。这对于展示北京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教授陈来:

  温良恭俭让是北京人的优良传统

  最近北京市提出了“文明北京”的观念,以“文明北京”作为“人文北京”的重要载体,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在我看来,“文明北京”是对“人文北京”的一个最好的表达和具体的说明。

  什么是“文明北京”的内涵?如果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把北京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程度的大都会城市”。其中包含两个基本的方面,用我们通常的话讲:一个是城市的文明设施建设,一个是市民的文明素质建设。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不能仅仅集中在“精神”上;文明素质建设,也不能仅仅着眼在“素质”上,因为“精神”和“素质”都比较“虚”,其建设不是短时期能解决的。从我们这样一个城市文化在“文革”受到极大破坏、经历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外来流动人口众多、当前城市文明的程度起点不高的现实出发,城市文明建设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应该把重点放在“行为”上,注重解决市民行为文明的问题,而不是单纯强调“精神”。城市文明归根到底直接体现为市民的行为。

  因此,面对当前城市文明状况的现状,落实“文明北京”的建设口号,需要合理的工作定位。在这方面我们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我国历史上号称礼仪之邦,以讲究礼仪著称于世,礼仪之邦的重点是礼,礼是行为的规范和行为的形式特征,老北京人重“老礼儿”,讲究待人和气礼貌、客气,也就是温良恭俭让。“文革”时期专门反对温良恭俭让,其实这五项就是文明行为的传统德目,这些需要重新宣传,以慢慢回复北京文化的优良传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人文北京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郝立新:

  要普及,要避免花架子

  新近颁布的《“人文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提出要“全面践行‘人文北京’发展理念”。什么是“人文北京”的发展理念?如何实践并实现这一理念?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我认为,《行动计划》在简明地阐述“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时,也凝炼地表达了“人文北京”发展的理念。我们可以把“人文北京”发展的理念概括为“一个核心,四个发展”。“一个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它是“人文北京”建设的核心理念,“四个发展”是促进民生发展、文明发展、文化发展、和谐发展。“四个发展”是“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具体化。在“四个发展”中,民生发展是基础,文明提升是保障,文化发展是特色,和谐社会建设是目的。

  《行动计划》把上述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提出了“十大重点工程”,共53个方面的具体工作。要实现“人文北京”发展理念,落实各项工作,必须坚持几个原则。首先,要把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结合起来。“人文北京”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民生建设、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方方面面。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当前最突出、最根本的问题,例如住房安居、教育卫生、道德素质、社会风气等问题,下大力气解决,并力争见实效。其次,要把领导号召同群众自觉行动结合起来。不能把“人文北京”的建设局限于领导部门和领导者的视野和行动领域,而要通过各种媒体、途径在基层单位和广大市民中普及“人文北京”的理念,宣讲《行动计划》的内容,把建设“人文北京”变成北京市民的行动。再次,要把“人文北京”行动计划从理念、规划的层面有效地转化为制度、行动的层面。要避免搞形式主义、花架子。要制定相应的配套的实施方案,制定保障这一行动计划得以实现的政策、法规、制度。在全面实践“人文北京”发展理念过程中,需要建立积极的引导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人文北京”理念及其实践,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文化创新推动北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韩震:

  三重视角:国家形象、历史定位、全球意识

  最近,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了建设世界城市的宏伟发展目标,这为“人文北京”建设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新的战略目标,我认为,在“人文北京”建设中应抓住三个重要的视角,这就是国家形象、历史定位、全球意识。

  国家形象是“人文北京”建设的重要标尺。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一切都应代表着国家形象和国家高度。北京最有潜力成为我国第一个世界城市,尤其是北京积累有我国最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人文北京”建设就理应在提升国家形象上发挥更大的表率作用。“人文北京”建设不可能是孤立的,应该站在全国和国家整体的高度进行审视和发展。

  历史使命是“人文北京”建设的基本参照。“人文北京”不是突然提出来的一个建设目标,而是北京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的必然趋势。北京提出这一建设目标,体现出了市委市政府对当前北京文化发展态势的准确洞悉。因此,我们对“人文北京”建设的把握,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历史定位,要善于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联上来看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站在世界发展的潮头,就要继承历史传统,切实建设并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个人认为,社会主义民主、人与人公平的经济制度、和谐的社会理念应该成为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软实力的价值理念。建设“人文北京”,要让北京成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生活体现公平正义、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首善之区。第二,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就要立足当代,强化北京市民的首都意识和国家认同。第三,成为世界文化新的辐射源,就要放眼未来,以开放的姿态,不断推陈出新,让首都保持文化创新的活力。

  全球意识是“人文北京”建设的必备维度。第一,建设人文北京,要在“硬实力”上瞄准“世界城市”的最高目标。第二,建设人文北京,要在“文化软实力”上抢占全球制高点。第三,建设人文北京,要用“世界城市”的标准提升市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北京行政学院教授侯且岸:

  主体是“与时俱化”的北京市民

  “人文北京”是一个具体的城市发展理念。我们要根据北京的城市特点,遵循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培育“人文北京”。为什么我要着重讲“培育”而不是“建设”呢?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有些东西是有形的,有些则是无形的(属于精神和行为层面的)。有些东西是可以建设的,有些又是无法建设的(甚至是需要修复的)。有些东西是可以设定指标的,有些又是无法下达指标的。

  北京的文化、人文曾经被人为地破坏了。最让人们痛心疾首的是,作为整体的城市景观,我们的北京今天已无法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在大力弘扬人文北京的城市理念之时,我们着实应该先合法、合理规划一下急需修复的历史文化遗产。

  “人文北京”的主体是谁?应该是指富有人文精神的、理性的、与时俱化(庄子的用语)的北京市民。然而,主体的内化过程却是不可忽略的。精神需要培育,思想需要启蒙,行为需要训练。这一切都要通过教育,而且主要是通过社会教育来实现。当年晏阳初先生在推进中国“乡村建设”时,特别提出要“脱贫”,更要“治愚”。这一思想对今天从事新城市、新农村建设的我们,仍有其不可磨灭的启迪意义。

  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程美东:

  这四种意识很重要

  在21世纪的时代背景下,人文北京的关键是一种以开放性、包容性、友爱型、礼制化为基本内容的意识,这是“人文北京”行动计划的最根本的体现。人文北京主要不是故宫、天坛、长城、运河,人文北京根本地体现在上述的几种意识上。

  所谓开放性,就是北京要面向世界,面向全球,面向宇宙;就是要有海纳百川、雄视宇内的气度;要有一种平等、平静、平和地对待外来的人、事物的心态;既大胆地自豪地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风流文化、千古人物,又不会羞羞答答地千方百计地遮掩自己的犄角旮旯、坛坛罐罐;既敢于大胆地对外来的事物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又可豪爽地将自己的奇珍异宝抱输出主义的情怀;世界先进的东西我们能很快地消化它,世界落后的东西我们能很快地剔除它。所谓包容性,就是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宗教、不同语言、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都能在北京找到他(她)的合适的位置。他们不会因为担心歧视而内心恐惧,他们不会因为自己身上的某种异质性而被另类化。 所谓友爱型,就是在北京时时、处处充满着友情、亲情、温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人有急社会支援。所谓礼制化,就是人们在恪守民主法制的原则下,普遍地养成现代温良恭俭让的品格,普遍地尊重公德,自觉地维护公共利益,以高尚的道德来营造出和谐的社会氛围。

  在营建上述特色的人文北京意识时,必须要正确处理好世界公民理念、中华民族传统、北京文化基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之间的关系,使四者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动态整体,从而创建出既有时代特色、民族风格又有北京传统的人文精神。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