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众志成城,方有蓝天白云

作者《中国环境报》评论员  网站编辑sxs3  来源《中国环境报》02版  日期2017-01-10

  

  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主的我国北方地区近日经历了一次长时间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引发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环境保护部及北京市等主要领导以务实、科学的态度直面问题,回应公众关切,解释雾霾天气频发的原因,指出了治理的难点所在,提出了治理的思路和举措,表明了中央及地方政府解决雾霾问题的决心,让公众看到了环境质量改善的希望。

  近些年来,每到秋冬季雾霾都会不期而至。重污染天气让公众心生焦虑和疑惑:治理了这么长时间,雾霾怎么还这么严重?舆论场上也出现了抱怨、批评、指责、质疑、嘲讽、调侃等各种声音,一些谣言也借机传播,误导了舆论。公众对重污染天气的关切和焦虑之情完全可以理解,同时也说明大家真正开始关心身边的污染现象。但是,对突出环境问题的关注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思考面对雾霾怎么干,最需要的是全社会增强责任心,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实事求是地说,经过近几年铁腕治理,我国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在不断改善。比如,2016年北京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9.9%,优良天数比例比2015年上升3.1%。全国74个重点城市PM2.5浓度,与2013年相比改善幅度都在30%左右,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空气质量已经开始改善。从历史上看,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的速度比发达国家在同一发展阶段还要快一些。这说明,我国大气治理的方向是正确的,措施是管用的,这增强了我们改善空气质量的信心。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大气环境治理的效果与中央要求、群众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尤其是进入秋冬季,大气污染仍然很严重,群众感觉治理效果不明显,甚至在加重。那么,对于频发的重污染天气,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又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认清雾霾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问题,是怎么来的。雾霾不仅仅是环保问题,而且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民生问题和发展方式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例,这个区域国土面积占全国7.2%,却消耗了全国33%的煤炭,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30%左右,单位国土面积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4倍左右。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大量聚集和燃煤、燃油集中排放是造成这个区域大气污染的直接原因。要调整这样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巨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治理雾霾就是一场负重前行的远征,这个重担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共同来挑,缺一不可。对政府来讲,就是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切实落实环保责任;对企业来讲,就是要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减少污染排放;对公众来讲,就是要身体力行参与和支持环保,而不是做一个围观者。

  其次,治理雾霾是一场需要耐心和毅力的持久战、攻坚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理雾霾非一日之功。从国外经验看,治霾成功的过程,通常也是与经济社会转型伴生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因此,想很快彻底解决一个像大气污染这样复杂的问题,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客观规律。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拖延懈怠,而是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治理步伐。要遵循科学规律,深入研究大气污染来源与形成机理、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及效应,制定科学的策略措施;要汇聚各方智慧,加强治理路线方法的科学评估,避免走弯路,做到精准治理,提高治霾效率;要立足长远,制定行动计划,明确奋斗目标,步步为营,久久为功。

  第三,治理雾霾需要坚定的信心和坚强的决心。治理雾霾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战,治污路上必定会遇到很多矛盾和困难,我们不能因为治理难度大而无所作为,也不能因为治理时间久而失去信心和耐心。治霾,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拷问着企业的社会良心,检验着公众的责任心。治理雾霾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灵丹妙药,唯有日复一日埋头苦干,方能取得成功。因此,全社会都要树立治霾必胜的信心和迎难而上的决心。这种信心和决心来自于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环保的高度重视,来自于一些地方改善空气质量的成功实践,来自于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公众的关注和期待。

  治理雾霾,改善环境质量,注定是一场硬仗。要想让蓝天白云永驻,唯有下定决心,出硬措施,啃硬骨头,唯有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共同行动,锲而不舍,撸起袖子一起干、加油干,舍此别无他途。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