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扬鞭“三驾马车”
文化发展驶上“快车道”

  网站编辑丁莉莎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11-12-02

  新华网杭州11月28日电(记者冯源 裘立华 余靖静)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民营经济发源地之一的浙江打造了“经济大省”的金名片。而在这张象征着财富的名片熠熠生辉的背后,还有一张文化名片同样值得关注。

  从1999年在全国较早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到今年11月中旬正式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如同“三驾马车”,正牵引着这个经济大省驶上建设文化强省的快车道。

  核心价值:润物细无声

  学生没有来上学,“最美老师”找上门。11月10日上午,衢州市衢江区第四小学老师姜文和陈霞发现外来务工者姚大姐的一对子女没有上学,姚大姐手机停机。本着一颗责任心,她们和体育老师江忠红前往家访,最终把母子三人从煤气中毒的死亡边缘救了下来。

  而在此之前,当地曾出现了一位“最美爷爷”。7月31日傍晚,常山县65岁老农占祖亿勇救溺水少年,不幸遇难。8月6日是占祖亿的“头七”之日,当地5000多名群众自发来到他的墓前,追思老人。

  近年来,浙江涌现一系列“平民英雄”:奋勇接住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孤身前往贵州捐献珍稀RH阴型血的“全国助人为乐模范”毛陈冰,被誉为“不倒的铁塔”的电力工程师江小金等,对于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和促进作用。

  以群众身边的典型教育和影响群众,使抽象的价值体系变得具体生动,是浙江省近年来着力创新思想道德建设载体、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

  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浙江省更加注重吸引群众参与、群众评价。杭州今年根据每月重要节庆日的思想文化主题,组织开展了“我们的价值观”主题系列实践活动:3月份有“3·15”,提倡“诚信”;4月份有清明节,慎终追远,强调“感恩”;5月份有劳动节,讨论“奉献”……

  公共文化:春在千门万户中

  “洪武朝并永乐朝,枫洞岩里开官窑,厚胎厚釉大器物,翠色欲滴夺明朝。”这首“诗”的作者是龙泉市大窑村的乡村医生周泽益,他同时也是村里的文保员,守护着闻名中外的龙泉大窑遗址。当了十多年文保员的老周告诉记者,现在政府对文化越来越重视,他觉得自己的工作越来越有意义。

  “农民生活好了,文化需求也高了。”金华市婺城区蒋堂镇蒋堂村“农家书屋”管理员陈纪祥是镇上的文艺活动骨干,上世纪80年代就开办过乡镇图书室。“当时的读者喜欢看武打小说、言情小说,借书不还的也不少。现在像农技类、经济类、历史类还有文学的书最受欢迎,许多读者都说,看电视时大脑是被人带着走,看书自己还可以思考问题。”

  建立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浙江一直在探索。“十一五”以来,浙江不断加大政府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增长,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位,县级文化馆、县级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的覆盖率分别达到98%、90%、77%和80%。

  在硬件建设的同时,浙江还积极为广大群众提供用得上、消费得起的文化服务和产品,开展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十一五”期间累计送9.1万场演出、110万场电影、1015万册图书到农村,并实现农村中心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

  “送文化”之外,浙江还针对农村文体队伍现状和农民文体需求实际,开展了“种文化”活动。“十一五”全省省、市、县三级文化部门累计培训基层文化干部、业余文艺骨干、村级文化管理员超过11万人次。全省乡村(社区)目前已有文化活动团队26652支,2010年度开展活动58万余场次。

  文化产业:风正一帆悬

  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开设过青瓷专业,结果这个专业在青瓷故乡没多久就偃旗息鼓。可如今,它是学校最热门的专业,招生数是2003年该专业重新恢复招生时的三倍还多。校长郑高隆说,这得益于当地近年来飞速发展的青瓷产业。据统计,全市有青瓷企业300余家,年产值逾6亿元,从业人员逾1.3万人。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东方》《毛岸英》……去年以来,由浙江民营影视企业投拍生产的一系列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形成了“浙江红色电视剧现象”。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影视制作机构614家,数量居全国第二,其中民营企业占九成以上。在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一年就拍摄了全国四分之一的影视剧作品。

  浙江是全国演出市场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全省目前共有500余家登记注册的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年演出15.8万余场,观众7900万余人次,营业额3.88亿元。杭州金海岸公司已经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民营学艺商业团体,它扎根杭州本土基地,形成了横跨浙江、上海、江苏和山东四省市的连锁网络。前不久,美国红杉基金还与之签署了投资协议。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政府因势利导,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目前,全省共有规模以上民营文化企业4万余家,投资总规模达到1300亿元以上,吸纳就业人员75万人以上,涉及影视、印刷、演艺娱乐、艺术品经营、旅游、广告、会展等10多个行业,并涌现出横店集团、宋城集团、华谊兄弟、华策影视、长城影视、中南卡通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民营文化龙头企业。其中,华谊兄弟成为创业板“电影第一股”,宋城集团成为“演艺第一股”,华策影视成为“电视剧第一股”。

  2010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3.8%。按照浙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到2015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力争比2011年翻一番,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为此,浙江将着力培训100家重点文化企业、20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助推20家文化企业上市。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