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北京的匾额

  网站编辑丁莉莎  来源北京日报   日期2012-01-18

  

 

    历史遗痕

  传统的匾额被称作“古建筑的灵魂”,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和建筑特色的一种装饰构件。它集标名、装饰、建筑、文化等多重意义于一身,是具有中国民族气派和东方特色的艺术奇葩。

  当我们游走在不同的城市,看到的是“千城一面”,但回头再看看古建筑以及古建筑上那一块块制作精美的匾额,比如故宫神圣而庄严的宫殿上挂着一道道大匾,写着“太和殿”、“保和殿”……还比如京城的老字号,“全聚德”、“同仁堂”;还比如说乾隆皇帝题写的“都一处”、严嵩题写的“六必居”、老舍题写的“仿膳”、光绪题写的“颐和园”、孔庙大成殿门上挂着的“万世师表”匾额,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墨宝……比如,看前门鲜鱼口内仍悬挂着的郭沫若为力力餐厅题的名匾,锦芳小吃店门前悬挂的“小吃不小百食如锦,大家乃大一品生芳”嵌入店名的楹联;还有“正乙祠戏楼”匾额,83岁的古戏楼专家、著名的书法家王遐举老人坐着轮椅,题写的匾额成为临终绝笔。

  还比如,北京琉璃厂是闻名的文化街,匾额有特色,有许多名人的题字,如晚清的翁同龢、吴昌硕,近代的有齐白石、郭沫若、邓拓、董寿平、赵朴初、陈半丁、李可染、吴作人、张伯英等。

  匾额,巧夺天工,充满生活智慧,在民众的生活中广泛流传,因而成为一种永恒的习尚。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馆长姚远利说:“匾额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典型的标志之一,在文化上它是一种重要的载体。”

  匾额悬挂于屋檐之下,门楣之上,位于门的正中,突出一个“正”字,代表了正统、正中、正气、正派……今天我们如何继承古老的匾额文化?如何利用它为我们的经济文化建设所用?创建新时代的匾额文化,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匾额逐渐被老百姓遗忘。

  一块匠心独运的匾额往门上一挂,这个建筑就显得别具风采,否则就会有:屋虽好,而显得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文化是历史积淀,它存于建筑间,融汇在生活中。正如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评匾文化所说:“眼前景,手中物,千古无人计及。”徜徉街坊,漫步邻里,犹如走进书法艺术殿堂,令人神情怡然,美不胜收。

  随着时代的变迁,匾额逐渐被老百姓遗忘。作为匾额主流的木制牌匾,流传至今的已寥寥无几。据了解,清朝乾隆年间以前保存完好的匾额几近绝迹。

  谈到匾额与老百姓的现状,其问题也很让人担忧。首先,某些商家为了追求广告意识,匾额大而不当,既不美观,也和建筑不协调。其次,某些商家匾额的字体制作为了图省事,直接从电脑里打出宋体字,省事规范的同时却失去了个性……

  中国的古建筑上,匾额的悬挂范围非常广泛,既有悬挂室外的,也有悬挂室内的。匾额悬于宅门则端庄文雅,挂在厅堂则蓬荜生辉,装点名胜则古色古香……虽片辞数语着墨不多,望之却巍然大观,令人印象深刻。

  民居匾额多将书法艺术刻于木牌,但是镶嵌在门楣之上的,与门、门楣、门楼联为一体,突出一种浓浓的文化韵味,使宅院熠熠生辉,反映出主人的雅而不俗或贫而不贱。有的用细条磨砖作周边的装饰,中间的匾额或砖刻,或砖雕,置于门楣之上方,与门楼墙砌为一体,匾额就融入宅院的建筑风貌之中,其位置更高,远处可见,一种建筑美呈现眼前,简直就是宅院建筑的点睛之笔。

  历史上很多盛事,多以匾额记述和宣扬:如建筑物的落成、功臣风范的表彰、店铺开张等。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