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健康城市
使广大市民成为“健康北京人”

——访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

作者本刊记者 沈 聪  网站编辑李爱玲  来源《前线》  日期2011-02-10

  “十一五”期间,首都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建设健康城市,是“十二五”期间首都社会发展的一项新任务。在这一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如何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到城市建设发展各个方面,使城市成为市民工作生活的健康乐园;如何进一步加大健康促进工作力度,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使广大市民成为“健康北京人”?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向记者阐述了对“十二五”时期卫生发展的思考和规划。

  记 者: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首都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请问过去五年的发展为“十二五”奠定了怎样的基础?

  方来英:“十一五”时期,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疾病防治能力迅速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固发展,卫生投入逐年增加,人民群众健康水平逐步提高。

  居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平均期望寿命2009年达到80.47岁,相比2005年增长0.36岁。

  卫生资源总量显著增加。2009年年底,全市卫生机构数达6603家(不含部队卫生机构及村卫生室),其中医疗机构6450家,相对于2005年的4818家增加了37%。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并取得显著成效。成立北京市医改领导小组和首都医药卫生协调委员会,有效地统筹协调中央、军队、高校和北京等医药卫生资源,共同推动首都卫生事业发展。研究制定了以医院成本核算为基础的新型财政补偿机制并启动了试点工作。实施基本药物制度,519个品种、1500个品规的社区常用药品列入基本药物目录,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平均降价幅度达30.45%,预计每年为居民让利4.56亿元。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围绕“一个机制、四个体系”首都公共卫生建设目标,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不断提高。

  医疗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医疗服务总量大幅增加,2009年,全市诊疗总次数为1.35亿人次,比2005年9667.4万人次增长了39.9%;出院人数170.9万人次,比2005年120.9万人次增长了41.4%。

  记 者:当前北京市卫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合理的医疗卫生需求,还有哪些方面亟须在“十二五”期间加以改善和提高?

  方来英:目前卫生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卫生发展模式仍然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对预防和康复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慢性病防治和管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工作力度和实际需要存在明显差距。

  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供求矛盾仍然存在。卫生资源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区和大医院,远郊区县和基层资源相对不足,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资源明显不足。

  卫生公共投入相对不足,群众就医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相对而言,目前我市政府和社会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仍然较低,和发达国家差距较明显,卫生筹资机制不够健全,群众就医个人负担仍然较重。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仍较薄弱,有序就医格局尚未形成。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仍待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较低,百姓还不能对之形成较高的信任度。“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双向转诊”的有序就医格局尚未形成。

  记 者: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请问,在“十二五”期间,将采取什么举措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从而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质量、卫生保障等方面实实在在惠及首都市民?

  方来英:通俗点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老百姓有病看得上、得病治得好、看病付得起。

  其一,有病看得上。

  加快调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构,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建立起区域医疗中心(医学中心)、专科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合作的医疗服务体系,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快提高远郊区县医疗服务水平,使远郊区域医疗中心能够解决区域内大部分病人的就医需求;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支持。继续加强对口支援,积极推动市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郊区布局。

  创新基层医疗服务模式,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山区巡诊服务等新型模式。实现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实现从“六位一体”服务向“生命全周期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转变;全面推开社区“24小时全天候服务”,方便群众就医;逐步建立“社区首诊、分级就诊、双向转诊、康复在社区”的有序就医格局,提高人民群众对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加强老年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增加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资源数量和提高服务质量,从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健康促进等方面重点增强基层卫生机构为老年人服务能力。

  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研究出台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创造环境吸引境外优质医疗资源落地;加强对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指导、管理和监督,逐步完善医疗机构准入退出机制。

  其二,得病治得好。

  加强医学研究,提高医疗救治水平。把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作为本市科技发展的重点,加大医学和公共卫生研究投入,鼓励创新。积极建设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防治、常见恶性肿瘤的综合防治、老年性疾病防治、儿科疾病、眼耳鼻咽喉学科、创伤骨科、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及诊治、食品安全、中医中西医结合疾病防治和康复、卫生管理、重大疾病研究成果转化等十一个研究平台,有效促进健康。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服务监管,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工作效率。全市建立统一预约挂号平台。推动疾病诊疗规范和病种质量管理,开展临床路径试点。推动双向转诊、预约诊疗服务,到2015年年底,社区转诊预约率达到80%,复诊患者预约率达到90%,口腔科和产前检查的复诊预约率达到95%,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其三,看病付得起。

  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制度,整合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三种公立医疗保险制度,根据缴费水平、补偿水平、报销比例和服务水平等条件的不同构建多层次的、开放的、覆盖全体市民的公立医疗保险体系,实现全体市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

  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和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在98%以上,努力做到制度全覆盖、应保尽保。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能力和保障水平,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积极探索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新方式,建立可持续的医药费用控制机制。积极探索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抑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

  记 者:北京市已正式启动《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2009-2018)》,旨在大力推动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升全市市民健康素质。请问,“十二五”期间如何结合这一行动规划,普及健康知识,动员市民参与健康行动,为市民健康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广大市民成为“健康北京人”?

  方来英:“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大力加强健康促进工作,使广大市民成为“健康北京人”。

  积极推动《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2009-2018)》和《健康城市建设“十二五”时期规划》,加强保健常识、医药卫生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在中小学深入开展学生健康课程教育,2015年75%的中小学校达到健康促进学校标准。积极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单位和示范区建设。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预警体系,实现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安全监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加强处罚打击力度,重点开展高风险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提高与公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重点品种和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重点环节的食品安全水平。

  “十二五”期间,全市要新创建2至3个国家卫生区、2至3个国家卫生镇,新创建北京市100个卫生村。全面启动北京市健康城区建设,“十二五”期间,力争2至3个区(县)达到健康城区标准;启动健康单位的创建工作,创建200个健康单位;2015年,健康社区总数达到三分之二以上。□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