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环保志愿者协会为载体,进行绿色环保教育 |
作者:任新钢 日期:2013-09-26 阅读:3886 次 |
任新钢 商云龙 张馨 北京化工大学作为行业类高校,低碳、节能、环保、可持续始终是化大人不断探索、孜孜追求的方向,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2008年,以北京化工大学环保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环协)为依托,由我校与中华环保基金会共同建设的首家中华环保青年志愿服务基地正式成立,为环协的成长注入动力。环协经过六年的发展历程,以其鲜明的行业特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已经成长为首都高校知名环保公益社团。学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将环保志愿者协会作为实践载体,将绿色环保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途径,不断探索和丰富行业类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工作成果显著。 一、充分发挥绿色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发展和完善特色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思路 学校不断努力提升“绿色”育人特色的内涵,大力开展绿色环保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实效”、“品牌”和“影响”,扩大参与主体,创新参与模式,深化参与成果,在工作理念与工作思路上,做到“三个明确”。 1、明确绿色环保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生态文明观念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绿色环保建设,不仅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培养绿色事业合格建设者的客观要求。绿色环保观念的形成,有助于大学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爱国奉献的理想信念,更有助于大学生培养现代文明素养。 2、明确实践活动在绿色环保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实践是绿色环保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绿色环保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和最终目标。学校充分认识到,只有开展以建设绿色环保文明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才能促进大学生了解绿色环保内涵,才能引导大学生为建设绿色环保文明做出更为现实、更为积极的作用,才能使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特色、有实效、有影响、有力度。 3、明确绿色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品牌项目的思想内涵。环协作为学校开展绿色环保教育的重要载体,创新性的将协会发展与学生党支部紧密联系,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同新时期绿色环保文明建设的紧迫性、时代性与全球性相结合,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为目标而奋斗,在新时期建设绿色环保文明的道路上勇担先锋。 二、完善育人体系,传播绿色文化,引领环保潮流,不断创新和总结绿色环保教育实践活动的方法和经验 学校绿色环保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思想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符合党政要求、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学生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打造受学生欢迎、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将绿色环保教育成果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增强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1、开展环保教育,拓展思想育人平台 环协是传播确立绿色环保理念的有效平台。进行绿色环保思政教育的根基是确立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理念。环协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三个面向”,即活动面向学生、面向校园、面向社会,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同时,环协坚持和谐、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理念,即使教学的专业发展同学生的综合素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相协调。 以每年的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森林日为契机,环协组织各类主题活动,宣传节能、环保知识,营造“环保为人人,你我同参与”的氛围;开展“地球一小时”、“环保大骑行”、“高校环保电影巡展”、“森林日树木领养”等主题活动,在同学们中树立环保、节能、绿色的生活理念,让校园内的每一名同学都是一面旗帜,都是一个宣传站。 2、开展环保实践,丰富实践育人内容 以项目化管理、动态化跟踪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环协以“昌平高校环保文化节”、“首都高校环保文化周”系列活动为载体,在校内外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极大的丰富了校园环保文化内容,拓宽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舞台。 环协在营造校园环保教育氛围的同时,在环保教育中坚持“走出去、迎进来”的指导思想,协会与昌平区利民打工子弟学校、昌平东关南里小区、昌平大辛峰村、顺义后礼务村、和平里街道禄米仓社区等校外基层单位开展共建活动,拓宽实践平台,让绿色环保教育与社会接壤,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体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切实有效的发挥实践育人的载体作用。 3、弘扬环保文化,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环协是培育绿色精神的沃土。培育绿色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环协的绿色精神首先是一种主人翁精神,是一种和谐宽容、讲究时间效益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同时,环协还体现一种创新精神。即构建绿色人文,指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开拓创新、文明守纪的精神风貌,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绿色语言、绿色行为的养成等。在开展绿色环保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特点,让“低碳教育”和绿色文化进课堂,进生活,通过开展同学喜闻乐见的活动,创设师生双方愉快、轻松、高效的“绿色课堂”。 4、实施环保调研,完善服务育人体系 深化服务理念,结合学校专业优势,服务学校和社会环保生态建设。立足学校节能型校园建设,在全校范围内调查用电、用水情况,总结形成调查报告和合理化建议,直接为我校国资处和节能办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校园节能做出了贡献,为学校建设发展献计献策。 2008年,环协与北京市可持续发展促进会联合开展了门头沟区妙峰山镇能源环境调研活动。2009年,环协再次与北京市可持续发展中心合作,开展京郊农村新能源使用和节能新技术使用情况调研。通过调研活动,将绿色环保教育与解决社会发展实际问题相结合,调研活动不仅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应用,同时对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起到了促进作用。北京市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由衷的赞叹到,“在你们身上的韧劲和执着让我动容,在你们身上体现出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感谢你们”。 5、环保科技联动,培养环保创新人才 学校在开展绿色环保教育的过程中,为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将绿色环保教育工作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一方面整合学校实验室、实践教育基地等硬件设施,为绿色环保教育开展提供资源支持;另一方面,通过聘任知名教授担任导师,积极推进协会导师制建设,为绿色环保教育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自2009年,连续两年成功申请中华环保基金会大学生环保公益小额资助项目立项;2011年全国“挑战杯”科技竞赛中摘得铜奖。 在绿色环保教育过程中,科技创新不仅拓展了实践的渠道,是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直接体现,还调动了更广大学生参与实践、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为环保创新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活力。 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实效性与创新性,绿色环保教育实践活动效果显著 1、品牌影响更为广泛,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环协在北京市关爱中心、环保局的协助下,组织志愿者到农民工子弟学校进行“环教”活动,在小学生中普及环保理念,把良好的卫生习惯带到家里,通过自己的切身行动,感染身边的人。协会已经与昌平区利民小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截止目前,累计组织开展环教活动100余次,累计参与人数达到1000多人。如今,“环教”已成为环协的特色品牌活动 2、绿色文明理念更加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一步突显 绿色环保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对大学生本身具有教育引导意义,还进一步发挥了其示范带动作用,为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环保素质、建设生态文明、共促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对“培养怎样的绿色事业建设者”、“如何培养绿色事业建设者”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3、实践教育内容更富时代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进一步创新 环协依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育活动,围绕“绿色奥运”、“绿色北京”、“低碳环保”、“垃圾分类”、“建党90周年”等主题开展实践教育,形式由单一的宣传教育活动拓展至调研科考等多方面。通过大学生自身行动带动全社会的绿色行动,通过大学生所见所闻见证国家的发展变化,通过大学生的社会观察引发青年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更好的提升了我校学生的绿色环保素养。 绿色环保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靠方式,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校在开展绿色环保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喜欢、容易接受、解决思政教育难点、凸显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原则,将思政工作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机结合,注重资源整合、平台建设,形成了完善的思政教育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