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 星期四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开设发展辅导课的实践探索
作者任新钢              日期:2013-09-26               阅读:3763 次

任新钢  商云龙  朱冬香

北京化工大学学工部  北京  100029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实效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学生发展辅导往往局限于由专业教师或辅导员开展单一模式和内容的发展辅导工作,而缺乏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开展发展辅导工作和实施效果的系统和具体反映。北京化工大学立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组织辅导员开设发展辅导系列课程,搭建了一个满足学生日益增长发展需求和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平台,力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良性互动。

一、高校辅导员开设发展辅导课模式的构建

大学生发展辅导课是着眼于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以激发学生潜能为手段,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适合辅导员讲授、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分层次、多维度、系统化课程。北京化工大学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积极推动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发展辅导课教学和实践,着力增强学生爱党爱国、责任奉献、追求卓越、诚实守信、感恩知报等五种意识,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实践、创新创业、环境适应、表达沟通、跨文化交流、领导力等六种能力,以系统性、科学性、整体性、有序性、最优性为构建方法和目标,从宏观综合设计、探索学生发展的崭新辅导模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发展辅导课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1972年美国大学人事协会推出《明日高等教育工程》,将“学生发展”定义为:人的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它使每一个人能掌握越来越复杂的发展任务,达到自我实现和自身独立。发展辅导中的“发展”不是专指工作上的成功,而是指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社会角色安排,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实现人生的幸福感和生活的满意度。

发展辅导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第一课堂的结合,从顶层设计上从时代对青年的要求出发,依据学生层次需求,注重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长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设计针对性课程内容,发展各人长处使其取得不同的成就;从课程构架上通过依照学生的特长、兴趣开展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良性互动。因而在实现学生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意义上,发展辅导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

2、发展辅导课模式强调“全面发展”目标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等理论强调将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指向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大学生发展辅导课以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出发点,注重学生的综合提升,突出学生素质、知识、技能、能力培养,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变化重要时期,自我实现愿望强烈,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逐渐增强,发展辅导课模式将自主选择发展方向的权力赋予学生,使他们成为自身学习目标的制定者与实现者,有着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较强的发展动力,通过接受发展辅导课内容,逐步向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目标前进。从辅导员角度出发,发展辅导课要求辅导员组成团队,共同组织实施课程教学,赋予辅导员新的角色定位和发展方向,促使辅导员不断拓宽发展个人能力,为辅导员铺筑一条走向第一课堂教育教学的发展道路。辅导员以团队讲授的形式开设发展辅导课,构建全面科学的课程体系,发挥队伍、组织的集群效应,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不仅可以覆盖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各方各面,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更不可忽视的是,辅导员也可以在课程集群平台上获取资源、提升能力,从而得到多维全面发展,实现辅导员和学生“双赢”式共同发展。

 

3发展辅导课模式推进“三全育人”格局

辅导员开设发展辅导课强调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有效推动高校构建“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格局。辅导员通过开设发展辅导课增添了教书育人的职能,在体系中成为集教书、管理、服务三种职能于一身的多维角色,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在形式上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全员育人格局的构建。发展辅导课的课程设计强调依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需求,将课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突出系统性、整体性、社会性的特点,体现了全过程育人的理念。发展辅导课模式有效集中课程团队的资源,发挥队伍、组织的集群效应,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多学科联手协作、全方位覆盖需求的发展辅导格局,体现了全方位育人的理念。

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两个方面找准突破口,发展辅导课模式进一步嵌入到学校“三全育人”格局中,在集中辅导员队伍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动员和组织专业知名教授、各级领导干部、学生工作队伍等优势人力资源参与到各项发展辅导过程中,自上而下地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将更有利于实现教育成果的最大化。

 

二、发展辅导课模式的特色与优势

大学生发展辅导课作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抓手和平台,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题和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教育效果的持续性和长效性不足,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有利于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具有突出的特色和优势。

1、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需求为中心。辅导员作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者,更利于开展有效的调研分析,从而使课程设计更贴近学生需求,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结合需求层次理论,针对实际需求合理规划课程,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实现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的提升,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针对性差的问题。

2、体现全员育人,以协同创新为动力。发展辅导课模式依托课程集群团队,建构授课资源,联合院系之间多学科、多渠道资源,发挥团队和课程集群建设优势。同时,发展辅导课资源优势在辅导员队伍中全盘联动,将特色优势全面铺展交流,利于培养辅导员人格魅力、专长技能,使之产生协同效应,最终打造立体的课程资源结构,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题单一的问题。

3、打造精品课程,以能力提升为核心。发展辅导课的组织实施专注打造品牌,加强宣传力度,实施课程团队能力提升计划,从基础理论、核心技能、实践考察等方面培训教师能力。同时,立足行业特色,外延人文教育,注重特色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力求辅导员能力提升和学生获益双赢,培育一批具有广泛认可度和美誉度的精品课程,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问题。

4、注重质量效果,以制度管理为保障。发展辅导课分方向组建辅导员团队,负责整体规划、协调、指导、管理课程开展。同时,学校将大学生发展辅导课纳入日常教学课程体系;划拨专项经费支持课程体系建设;将课程开展质量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科学奖励成效显著、成绩突出的课程,实现了课程规范化、标准化稳定运作,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延续性、长效性不足的问题。

 

三、辅导员开设发展辅导课的实现路径

大学生发展辅导课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核心和关注“人的发展与幸福”的价值导向,更是高校辅导员践行“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理念的重要载体。北京化工大学学生发展辅导课在学校学生工作的良好基础上,注重顶层设计,统筹全校资源科学规划布局,着力提升课程质量,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各项保障,以具有较优设施条件、较好师资队伍、较佳运行模式、较强辅导水平、较高育人实效为目标,以辅导人员能力提升计划、辅导课程精品培育计划、辅导方式科学完善计划为切入点,大力推动大学生发展辅导课的实践创新。

(一)前期孕育:注重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核心能力,培训师资支撑

学校重视辅导员能力提升,加强制度规范、人员配备、经费保障、考核指标等方面建设,实施“辅导员专业能力提升工程”,搭建专业化核心能力提升系列平台,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为辅导员开设发展辅导课实践奠定基础。

1、成立辅导员团队工作坊,开展项目团队建设。由学校或学院设置工作坊申请项目指南,明确项目的目标、工作内容、考核方式以及激励机制。辅导员根据专长和兴趣,结合学生工作整体安排,立足于学院、专业特色,从自身学生工作的实践经验及理论思考出发,申报组建团队工作坊,进行项目研究。工作坊模式是对项目团队建设的初步探索,力求培育一批品牌项目团队,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2、实施辅导员分类培养发展,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根据辅导员素质能力和学生工作需求,学校建立“学生党建与思政”、“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类别发展方向辅导员,每位辅导员根据自身素质及发展兴趣选择分类团队,学校根据每一个团队实际情况,设置相对的课程,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每一个团队通过学习型组织建设、团队工作坊等多种模式定期开展理论探讨、经验交流和工作实践,形成有序学习、研讨、实践模式,为辅导员开展理论研究和业务实践提供系统化平台。

3、开展辅导员精品工作立项,增强工作精品和特色意识。辅导员依据所参加的分类发展团队的培训内容,精心设计具有一定示范作用、具有良好实效的特色工作,申请立项并开展相关工作。通过立项、验收和评比展示等环节,推进辅导员加强工作研究与思考,带动全校辅导员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并从中挖掘一批可推广和示范的辅导员工作精品成果。

4、实施深度辅导提升计划,提升专业化核心能力。学校举办“我和我的学生”辅导员主题征文、演讲比赛、辅导员博客大赛、学生工作论坛主题征文等辅导员岗位基本功系列评选活动,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核心能力。并举办深度辅导能力提升专题讲座和专题培训会、深度辅导优秀案例屏蔽、辅导员下午茶交流活动,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辅导员之间的工作经验与技巧分享,提升辅导员深度辅导能力,增强深度辅导实效。

(二)课程设计:紧密围绕学生需求导向,全面提升素质

辅导员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课程各自特色化的教学内容外,还会统一地加入通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使得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有机结合,相关课程从塔尖开始逐渐扩散,依次展开,取得了更好地教育效果。发展辅导课在顶层设计上,围绕“六种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通过引入工作坊、训练营等形式,结合分享式、体验式学习等方式,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实践、创新创业、环境适应、表达沟通、跨文化交流、领导力六种能力的发展辅导系列课程。

1、合理布局,绘制“两个地图”,提供地图引导式指引。学生作为发展辅导课的教学主体,需要对课程产生足够的兴趣。学校为学生提供较为明确的课程地图式指引。一方面针对学生特点,系统整合“专业课程地图”,帮助学生了解各门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面向学生大学成长的时间节点,合理规划“成长轨迹地图”,帮助学生分析不同阶段可以接触到的外界资源分布和能力突破点。

2、科学规划,把握“三个塔层”,搭建金字塔式结构。学校围绕顶层设计目标,结合学生群体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设计适合辅导员讲授、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分层次、多维度、系统化发展辅导课程。

夯实“塔基”,开设普及型课程。普及型课程主要面向大一、大二学生,着眼于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心理中普遍的情感、归属需求。低年级学生的主要需求为对大学新环境的尽快适应,为此,开设的课程一方面着眼于向学生传递经验,掌握大学生活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启发学生初步了解、认知自我,规划生涯目标和自我发展方向。针对需求,辅导员开设如朋辈学长启道训练、青涩大学新生适应训练、学习技巧研习团体辅导、宿舍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坊、开卷有益读书会、自我认知初体验训练营、职场探索与透视等课程,夯实学生发展的“塔基”。

构筑“塔腰”,开设提升型课程。提升型课程主要面向大二、大三年级学生,着眼于解决学生提升生活质量、充实精神世界的进一步需求。学生经过适应大学环境、初步认知自我的过程,不满足于平淡、单调的大学生活,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对生活体验充满热情,对高质量生活品质产生向往,开始尝试谈恋爱、做兼职、担任学生干部等,为此,开设的课程一方面鼓励学生的灵感和激情,努力为学生创造体验式平台,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失恋、竞选失败等消极情况,引导学生及时走出困境。为此,辅导员开设如压力与挫折应对工作坊、生涯设计与实践、海外学习体验、创新思维与训练等,有利于帮助学生激发潜能、培养综合素质,构筑学生发展的“塔腰”。

搭建“塔尖”,开设塑造型课程。塑造型课程主要面向大三、大四年级学生,着眼于解决学生成功就业、提升能力的高层次需求。学生在适应、体验大学生活的基础上,产生了自我能力被他人认同、自我人格被他人尊重的需求,毕业就业的压力又使他们有提升自我就业能力的需求,为此,开设的课程一方面给学生更多展示自我、与他人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着力提升学生社会生存能力。对此,辅导员开设如创新创业体验计划、青年领袖领导力培训、精英锻造与党员骨干引领等课程,重点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拔尖创新人才、领军人物和骨干精英。

(三)实施机制:培育辅导课程精品成果,提升育人实效

1、协同创新,发挥辅导员团队和课程集群优势,提升发展辅导课程质量。发展辅导课团队根据不同发展辅导课的内容,分方向组建辅导员团队,负责不同发展辅导课的整体规划、协调、指导、管理课程开展,发挥辅导员团队协同合作集群优势,建立不同发展辅导课群,分模块、分单元和分主题进行大学生发展辅导课教学,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辅导员讲授发展辅导课的专业化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升发展辅导课程质量。

2、规范制度,不断健全课程体系,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学校将大学生发展辅导课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课程体系,确立统一的教学质量指标,参与教学质量评估考核,将辅导课质量纳入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考核指标。综合运用动态评价方式,交流学生反馈评价,汲取教学经验,共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划拨专项经费支持课程建设,对优秀课程进行学习、推广、宣传。

3、培育课程,推进工作成果向课程的转化,全方位加强发展辅导课建设。学校结合辅导员特色工作、精品工作、辅导员团队工作坊、辅导员科研项目等实践,层层推进工作成果向课程的转化,对优秀课程进行学习、推广、宣传,全方位加强发展辅导课的建设。

 



  阅读:3763 次

任新钢的文章
以环保志愿者协会为载体,进行绿色环保教育
论新时期高校德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构架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 探索研究生德育有...
国际化视野下高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思考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开设发展辅导课的实践探索
特色院周,德育文化
心系国旗,爱党爱国
分页 1/1  [1]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