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7日 星期日
技术释义
作者吴国盛              日期:2012-12-30               阅读:835 次
载《哲学动态》2010年第4期 现代汉语的“技术”这个词由“技”和“术”构成,但古汉语中“技术”不是一个单词。古之“技”有两种意思,一是技艺、技能,二是工匠。古之“术”,包含方法、策略和知识、学习等意思。以古意推之,“技术”一词可以包含三种意思,一是与个人涉身经验相关的能力和本领,如手艺,技艺,技巧,诀窍,技能。二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方法、途径和策略,如艺术,方术,权术,方法、手段、策略、计谋。三是作为职业分工的工匠之代称。需要注意的是,“技”和“术”的本来含义中并不包括外在工具和设备之类,表达这层意思的词是“器”,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现代汉语的“技术”去掉了上述意思中的第三种,但加入了一个新的义项,即装备、设备、器具,比如“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就是指的这方面的意思。这个新义项的出现,与近代以来的工业化有关,与西方现代技术的传入有关。西方现代技术以大量的非凡的设备而区别于古代技术,因此“技术”一词里便也逐渐增添了“现代技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思。 欧洲语言也与此类似。传统上所谓“技术”,通常包含两大义项:第一即实际行动或活动方面的技巧(skill),第二即一般意义上的方法、窍门。如希腊文的techne,主要指涉身的技巧、技能,德文的technik,法文的arts, technique,英文的technique均如此。如今的“技术哲学”,在德文称Philosophie der Technik,在法文里称Philosophie de la Technique,均用的是“技术”原本的意思。   到了英语语境下,出现了一些麻烦。英语的“技术哲学”并不是Philosophy of Technique,而是Philosophy of Technology。Technology这个词就其构词法来看,加-logy后缀应该是“技术学”或“工艺学”的意思,是一门对传统意义上的“技术”进行解释和研究的学问,比如希腊文technologia表示的是对某一种具体技巧、技能(通常是论辩术)的论说,相应的德语和法语technologie,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但英文中的技术哲学为什么是philosophy of technology而不是philosophy of technique呢? 原因在于英语语境下的technology发生了转义或者说广义化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方面,technology尽管还保留有本来固有的学问意义上的“技术学”和“工艺学”的意思,但在日常语言中,这个意思反而不常用,相反,它越来越多的指一阶的“技术”本身,technique的意思被包含在technology之中。当代美国技术哲学家费雷在他的《技术哲学》中有关于“technology”的定义,他开头就说: “有一个主要的含义模糊之处需要立即注意到。一方面,‘technology’这个词被词典定义成对于实践技艺的研究,或(比照生物学或人类学)工业技艺的科学。这个用法对于我们著名的理工学院(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名称来说是很熟悉的,但是,不管词典是否认可,另一个不同的用法(在一般公众和学者中)是更熟悉和更广泛的。在这第二种用法里,technology指的是实践技艺和产品本身。特别是,当这个词被冠以定冠词或用于复数时,比如‘the technology of an era’(一个时代的技术)或‘technologies in use by certain nations’(某些民族所使用的技术),这个词就不是指二阶的‘研究’,而是指器具(implements)、器械(instruments)、工艺(crafts)、装置(devices)、公用设施(utilities)、设计(contrivances)、发明(inventions)、机械(machines)、技巧(artifices)、工具(tools)、发动机(engines)、家用器具(utensils)、技艺(techniques),这些构成了理工学院以及本书的一阶研究对象。”[2] 另一位当代美国技术哲学家皮特(Joseph Pitt)在他的《思考技术》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关于技术(technology)的独特定义,即“技术是工作中的人性”(Technology is humanity at work)。在给出这个独特的定义之后,他补充说:“最后说一句,尽管我致力于发展一个新的‘技术’定义,一个着眼于人们所做以及如何去做的定义,但也会有如此谈论‘技术’的情形,此时‘技术’是工具(tools)、技能(techniques)以及工具和技艺的系统。”[3]可见,无论如何标新立异,technology的基本含义已经不是“工艺学”,而是包含了设身技能和物质设备双重含义的一阶“技术”。 第二个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转义,是technology不仅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technique的意思,所指更加广泛,而且有所特指,即往往与科学的应用、大工业体系、机械设备和工具等相联系,更多的指“现代技术”、“科学化的技术”、“高新技术”、“系统化技术”。事实上,鉴于technology这方面的语义扩展,有些中文译者就常常把technology译成“科技”、“工业技术”。与之相比,technique更微观、更具体,往往指具体的属于个人的技能、技巧、技法,即“日常技术”、“身体技术”。因此,这两个词在英语里虽有通用的时候,但常常不能互换。比如在下面四个句子中,这两个词不能互换: The sportsman has got marvelous technique. This pianist has perfect technique but poor expression_r_r_r_r. We must develo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me people call the age we live in the age of technology. 英语学术界关注philosophy of technology而非philosophy of technique,充分显示了“现代技术”对他们的支配性。也就是说,英语世界的技术哲学家们一开始就是着眼于现代技术、着眼于科学化的技术(technology)而从事“技术哲学”的。另一位美国技术哲学家伊德在他的《技术哲学导论》一书中对technology和technique两者的区别有过显示。他说: “在当代体育运动中,不少技巧(technique)已经被创造出来用以提高成绩,在许多技巧中,存在着明确的技术成分(technological component)。如果赛跑或比赛被拍录下来,然后一幅一幅的分解出来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最有效的运动方式,很显然,技术(technology)已经被用来完善技巧(technique)。技巧在这里,很明显是包含技术的,尽管它本身不是技术。另一方面,许多技巧(technique)并不需要使用技术(technology):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在过去以及在远离我们浸透着技术回馈的那些地方,技术都是这种意义上无技术的技巧(techniques without technologies)。今天,上述的每一样都可能运用技术,以增进其中包含的学识,于是就像上述体育运动的例子那样,确实间接地包含技术。”[4] 在伊德的这段话中,technology和technique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在它们不同的时候,technology往往指的是使用外部工具和设备的现代技术,在前现代的情形下,它们可以同义。由于technology既包含了现代技术(似乎是主要含义),也可以包含传统技术(technique),加之作为“学”(-logy)的意思有所淡化,所以,英语世界所谓“技术哲学”就是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德语和法语世界的情况与之完全不同。与technology相应的technologie一词似乎一直保持着“技术学、“工艺学”作为主要意思。1728年,莱布尼兹派的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在他《理性哲学》(Philosophia Rationalis)中讨论哲学分支的时候,曾经提出可建立一门“关于技术的哲学”,并且将之命名为Technica或Technologie。1777年,德国经济学家贝克曼(J. Beckmann, 1739-1811)在他的《技术学指南或论手工技术、工厂和工场技术》(Anleitung zur Technologie oder zur Kenntnis der Handwerke, Fabriken und Manufakturen)一书中对technologie(技术学)做了明确定义:“技术学是传授对自然物进行加工处理的技能知识的科学”。 可能是受到英语用法的影响,德法语世界中,technologie也慢慢拥有了现代技术、科学化技术的意思,但却没有能够像英语的technology那样涵盖technique。倒是相反,在technologie拥有了现代技术的义项之后,德法语世界倒是认为它成了technik(法语technique)的一种特殊形式[5]。以此观之,德法的技术哲学家并没有像英语世界的技术哲学家那样首先着眼于科学化技术、工业化技术,而是着眼于更一般的技术,来展开他们的“技术哲学”。法国技术哲学家艾吕尔在他的名著《技术社会》(Technological Society,这是英译本的名字,法文书名是La Technique ou l’enjeu du siecle, 技术:世纪之赌)中的“技术”指的是technique而不是technology,即使译成英文后也是如此。在致英文版读者的说明中,他解释说:“我所使用的technique这个术语,并不意味着机械(machines)、技术(technology)以及这样那样为达到目的的过程。在我们的技术社会中,technique是存在于每一个人类活动领域中的、理性获得的以及拥有绝对效率的方法之总体。……最后,我们应该关注technique的社会学方面,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考虑technique在社会关系、政治结构、经验现象方面的效应。Technique不是社会中一个孤立的东西(就如technology这个术语可能引导我们相信的那样),而是与现代人生活的每一因素息息相关。”[6]很显然,在他心目中technology反而是一种具体的技术形式,而且往往让人“误”认为是价值中立的,而technique更有一般性、概括性,并且不是孤立的、中性的。 据《德汉词典》(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德语technik有四个义项:第一,技巧、技能、技艺;第二,方法、手法;第三,工业技术、工程技术;第四,技术装备、技术设备。法语technique大致也是如此。而technologie主要指“技术学”或“工艺学”,以及“现代技术”或“工业技术”,少有指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它与英语的technology已经不能等量齐观了。德语背景的李文潮在小辞典“Technology”一文中开头就说“Technology,在汉语中通常翻译为技术学、工艺学或现代技术”[7],显然不对。他把英语的technology和德语的technologie混淆了,没有注意到这两者之间的重大区别。Technology在汉语中通常翻译为“技术”,只有technologie才“在汉语中通常翻译为技术学、工艺学或现代技术”。在戈菲的《技术哲学》这本被认为是技术哲学三本经典著作和必读教材之一[8]的著作中,technologie被译成“工艺”以区别“技术”(technique),不了解这个背景的读者读起来必定希里胡涂、莫名其妙。 总结一下,“技术”这个词(英文technology,德文technik,法文technique)大体包含着四个方面的意思:第一,与个人身体实践相关的技巧、技能、技艺、技法;第二,体现在行动和做事情之中的方法、手法、途径;第三,物化了的工具、设备、设施、装备;第四,工业技术、工程技术、应用现代科学的现代技术。这四个方面意思中,汉语的“技术”本来只有前两个义项(还包括一个“工匠”义项),后来才慢慢增添了后两个。英文technology本来指“技术学”、“工艺学”,后来慢慢拥有上述后两个义项,有时候也能表示前两个义项的意思(但这两方面的意思主要由technique表达)。德文technik拥有前三个义项,现在也慢慢拥有第四个义项。法文technique拥有前两个义项,也慢慢地或多或少地拥有后两个义项。 用词的细微差异有可能已经表现在技术哲学的具体内容方面上。英语世界的技术哲学家着眼于工业技术、现代技术,较多宏观的社会学、政治学分析,以及较多的着眼于外部工具、技术设备的分析,少见有关于身体实践方面的探讨。他们特别关心科学与技术的区别问题、技术是否价值中性的问题,都与technology这个词在英语语境下包含着“价值中性”、“科学的应用”等意思有关。要是他们一开始探讨的是technique或technics的哲学的话,其问题域和着眼点会很不一样的。美国技术思想家芒福德一直用technics而不是technology,而且对身体技术非常重视,可以佐证。[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Ferre, Frederick,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1995, p.14 [3] Pitt, J., Thinking about Technology, 2000, p.12 [4] Ihde, Don,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1993, pp.47-48 [5] 让-伊夫•戈菲:《技术哲学》,董茂永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6页。 [6] Jacques Ellul, 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 1964, Note to the reader [7] 刘则渊等主编《2003年卷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年鉴》,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1页。 [8] 王国豫:“德国技术哲学家拉普”,载刘则渊等主编《2003年卷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年鉴》,第262页。另外两本是卡尔•米切姆的《技术哲学概论》和拉普的《技术哲学导论》。三本书的作者分别是英法德三国的技术哲学家,因而有代表性;而且都译成了中文,容易为中国读者得到。据此把它们列为必读书也许是合理的。但需要指出的是:第一,三本书的翻译质量差强人意;第二,米切姆的这本书其实是他的《透过技术进行思考》(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的一个简写本,而且是专门为非英语国家的读者编写的,没有英文版;第三,戈菲的书是一本通俗小册子,论法语圈的代表性,荷兰的舒尔曼的《技术与未来》(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a Philosophical Challenge, trans. Herbert Donald Morton, 1980, 中译本《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也许更合适,但可惜舒尔曼的这个中译本也是从英语转译的,而且去掉了荷兰文版中的大量关于欧洲大陆的技术哲学文献目录;第四,拉普的《分析的技术哲学》(Analytical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Trans. Stanley Carpenter and Theodor Lagenbruch, 1981, 中译本《技术哲学导论》,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出得太早(德文版1978,英文版1980),而且拉普自己认为观点已经改变了许多,特别是由“分析的”技术哲学转向了“形而上学的”技术哲学。这三本书被认为是经典必读书,只反映了我们关于西方技术哲学的著作翻译和介绍工作远远没有到位。 [9] 比如他的几部关于技术的著作:《技术与文明》(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 1934)、《艺术与技术》(Art and Technics, 1952)和《技术与人类发展》(Technics and Human Development, 1967)。

  阅读:835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