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三项举措吸引优秀青年人才进入社区党组织班子

  网站编辑丁莉莎  来源北京组工  日期2012-07-26

  在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海淀区通过三项具体举措,引导大学生社区工作者和街镇机关年轻干部到社区党组织任职,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留得住、用得好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促进社区建设、和谐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明确目标“重引导”。海淀区制定了《关于做好2012年全区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明确目标,对培养社区优秀青年人才进行了专门引导。要求各街镇党(工)委通过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优化社区党组织班子年龄结构,鼓励把大学生社区工作者、机关年轻干部中的优秀党员充实到党组织班子中来,为大学生党员迅速成长搭建平台。各街镇党(工)委按照部署,对本机关年轻干部及社区大学生社工的年龄、学历及工作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并与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进行了充分沟通,为优秀大学生党员进入党组织班子做好组织准备。

  二、留住人才“压担子”。海淀区目前有近500名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经过三年多的社区工作实践,已经从“初出茅庐”的学生成长为熟悉社区工作、能够“独当一面”的社区工作者,成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希望之星”。各街镇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本着培养年轻人、留住人才的目的,在民主推荐阶段旗帜鲜明地支持大学生社工中的优秀党员作为候选人。通过选举,共有200名大学生社区工作者进入社区党组织班子,占当选社区党组织成员总数的9.03%。其中6名同志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年龄最小的24岁,44名同志担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150名同志担任社区党组织委员。

  三、提升能力“接地气”。海淀区借鉴大学生社区工作者培养使用的成功经验,把社区作为促进年轻人经受锻炼和成长的摇篮,在支持大学生社工进入“两委”班子的同时,鼓励各街镇机关大学生公务员进入社区“挂职锻炼”,直接参与社区建设“接地气”,更好地为社区居民群众服务,积累基层工作经验。通过各街镇党(工)委细致的宣传发动,大学生公务员踊跃报名,并深入社区与党员群众面对面进行接触和交流,赢得社区广大党员的信任和支持。通过选举,西三旗、紫竹院、万寿路、北下关、青龙桥、曙光街道的19名街道机关年轻党员,顺利被选为社区党组织委员,为社区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