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十八大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创新与启示

作者刘洋  网站编辑巩琳萌  来源前线网  日期2013-07-05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举行的一次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大会。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所作的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未来中国发展进步的行动纲领。十八大报告区别于以往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文化和教育事业的空前高度重视,其中特别强调了教育和文化事业对于提高综合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极端重要性。本文将从这一基点出发,论述十八大精神对教育文化事业的创新点和启示,并进而谈论高校教育应该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改进发展,以适应当前关于文化教育事业新形势和新要求的问题。

  关键词:十八大;文化;教育;高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召开的一次关键的、举世瞩目的大会。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全面系统总结基本经验,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认真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十八大报告首先对十七大以来五年的工作做了基本的总结,其中,在文化方面,我们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其中包括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在此基础上,报告进一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文化发展程度高的重要标志,就是人人参与文化建设,个个共享文化成果。虽然我国当前的文艺作品、网络文化等领域的文化创作生产,总体上呈现积极健康、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与人民期待和社会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对此我们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要让文化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用人文的情怀关怀人、疏导人、引导人,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在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一些人的思想困惑、精神焦虑有所增多,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精神抚慰的任务更加繁重。必须更好地用文化温润人们的心灵,舒缓压力、涵养人生。文化工作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层面,用新的平台、新的载体、新的活动方式、新的文化产品、新的文化消费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更好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对此,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论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论断;第一次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内容”的论断;第一次提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的论断;第一次提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第一次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到新的重要位置。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推动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推倒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切实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创造源泉,蕴藏着高昂的文化创造热情。只有激发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此,应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两个方面下功夫,“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任务。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充分表明我们党切实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表明党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首次提出“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近年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强调“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并对如何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认识、新举措,必将有助于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内容”。全面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社会,只有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才能切实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才能切实提高社会的和谐程度。这一论断的提出,把握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把握了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十八大报告对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文化产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等,都是根据时代条件变化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而提出的,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文化生产和提供领域的新体现。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的论断。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十八大报告深刻提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的论断,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新要求、新部署,比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原则,“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等等,这些都反映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的与时俱进。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体现为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体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其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心和坚强信念。面对文化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十七大报告提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体现出党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到新的重要位置。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文化的繁荣发展,跟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十七大报告在阐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教育建设任务中提出的一项要求。十八大报告将其提到加强社会建设重要任务的高度,要求“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庄严的宣示,坚定的决心,务实的举措,勾勒出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为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围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一些激动人心的目标和要求,比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等,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们党对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决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我们高校校园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 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 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高校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 也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神圣使命, 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先进和谐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正确的舆论导向、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也包括学校的校容校貌、校园建设特色、校园绿化美化乃至净化香化及生态程度、教学科研设备水平等等。优良的学校文化和独特的人文精神既是学校生生不息、基业长青的传统血脉和力量源泉,更是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发展,就要秉承办学传统,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目标,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 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为载体, 弘扬主旋律, 突出高品位。要以校风校史教育为载体,宣传打造学校的精神文化。校训、校歌和校史等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抓手,是高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要载体。根据形势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凝练学校校歌和学校精神,感召和激励全院职工和代代学子;要以媒体宣传和舆论引导为载体,充分发挥院报、橱窗、电视、校园网、广播等院内媒体的重要作用,营造健康向上、百花齐放的文化氛围;要以“三风”建设为载体,加强师德教育,培育优良教风、学风,促进教师重教爱教、学生勤学乐学、职工爱岗敬业,创建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的大学校园;要以制度建设为载体,形成制度文化。加强精细化管理,抓制度学习、抓过程管理、抓内化自律,进一步培育和凝练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要以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陶冶性情,培养情操,塑造灵魂,凝聚人心,不断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文化活动, 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文化活动之中, 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要以学术研究为载体,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层次。坚持打造优秀校园文化品牌,以品牌带动提升校园文化建设质量,以良好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功能,把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蓝图转化为实际行动,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大发展,为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

  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而青少年正是其生机和活力所在。为此,十八大报告还第一次将“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的要求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因此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十八大将这一要求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体现了我们党对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新希望、新要求。应当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把注意力更多投向青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对伟大祖国、伟大人民、伟大的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从政治上、事业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帮助他们就业创业,帮助他们消除思想困惑、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党的温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进而激发他们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为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青春光彩的理想和热情。

  

  参考文献:

  [1]曾仕强,中国智慧[J],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2]胡鞍钢,鄢一龙,魏星: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于幼军,黎元江:社会主义五百年系列[J],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6)。

  [4]谢春涛: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J],新世界出版社,2011(8)。

  [5]邵维正: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创建纪实[J],人民出版社,2011(5)。

  [6]洪向华:复兴之路[J],青岛出版社,2009(2)。

  

    刘洋 女 出生年月:1989年9月 籍贯:汉

  所在学院:文学院 年级:研一 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方向

  

  

  

  

  

  

  

  

  

  

  




打印 | 转发:
关于前线 | 网站地图 | 在线调查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