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系统工程
作者吕政              日期:2013-04-16               阅读:4166 次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科技创新可分为发现、发明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三个阶段。发现的目的在于揭示从宏观到微观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及其运动规律;发明的任务是根据科学发现所揭示的规律,通过工程技术手段研制出新材料、新产品或新的生产工艺流程;科技成果产业化则是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进行规模化生产。

  发现、发明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目标不同、侧重点不同,成果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其中,发现是基础研究,发明是应用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是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要做好科技创新每一阶段的工作,更要解决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衔接问题。而且,决定和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体制、组织方式、运行机制、资金投入、政府政策、教育、人才、社会文化传统等,这就决定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体制安排上,应确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通过深化改革,使企业具有追求技术创新的动力;在组织方式上,应形成产学研相结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创新体系;在资金来源上,应形成企业自我积累、政府投入、金融信贷支持以及社会融资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同时,积极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包括公共技术创新平台、行业技术创新平台、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等。

  需求牵引、工程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社会化分工与市场化运作,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一条有效途径。需求牵引、工程依托,是指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应以明确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的需求目标为依据,重大创新应有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载体。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科技创新问题,如总体设计问题、材料问题、制造与安装工艺问题、电子信息控制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会使工程项目本身获得成功,而且会使相关技术得到突破并上升到一个新台阶,从而提高国家的整体创新实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应鼓励企业或其他用户提出技术创新的需求和目标,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由企业组织实施创新活动;科研院所和大学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参与技术创新过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人民日报》 (2006年02月27日 第九版)



  阅读:4166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