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个问题
作者吕政              日期:2013-04-16               阅读:4186 次

  一、正确处理投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近些年来,我国工业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增长拉动的。1992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表明,当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例超过3:1时,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偏高;当这一比例低于2:1时,表明投资增长率偏低。根据经验数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保持在2.5:1的水平上比较合理,即当GDP的年均增长率在8%时,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应保持在20%的水平上。2005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有所回落,目前的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逐步接近正常水平。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举办奥运会。对于人口和幅员较小的国家,举办奥运会能够对该国的经济有明显的拉动作用。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广阔,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为举办奥运会的建设投资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高。北京市用于奥运场馆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约3000亿元,每年投资约500亿元,只相当于2004年我国一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0000亿元的0.625%。因此,举办奥运会不会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但北京市则需要考虑奥运会之后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以保证奥运会之后建设项目的接续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低水平重复建设就是新建项目的规模和生产技术水平低于现有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这些新建项目从局部看,可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如短期内能够扩大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但从全局考察,这些新建项目投入生产后,并不能增加新产品的供给,而是会加剧一般性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出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外部不经济性,还导致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降低了生产要素的综合配置效率。

  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要绝对避免重复建设是不现实的。新增的企业生产能力是否属于重复建设,还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只有通过同类企业的竞争才能淘汰那些落后的企业及其生产能力,并迫使企业不断改进技术和生产组织,提高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经济周期的繁荣和扩张阶段,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已形成的重复建设生产能力及其产品仍然能够实现,但其可能的危机和消极后果还是潜在的。当市场需求规模或增长幅度下降时,这种重复建设的消极后果就会充分暴露,通常表现为大量企业倒闭破产、工人失业、银行呆坏账增加。这种状况实际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危机的表现。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投资者愿意上什么项目,想上多大规模的项目,完全是投资主体自己的事,政府不必干预。这种观点似是而非。现代市场经济是有规则的经济,改革政府的行政审批,不等于取消市场准入规则。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行为并不考虑外部的合理性问题,这就需要由政府或者行业协会制定市场准入规则,作为判断是否属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依据。市场准入规则包括各个行业的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环境保护指标、企业起始规模的标准。只有当新建项目比原有同行业先进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更先进时,在经济上才具有扩大投资的合理性。政府应当逐步减少和改革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行政性审批,可以通过市场准入标准和规则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行为进行规范。

  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国家。经济的高增长不可能长期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的基础上。当前,我国资源利用率不仅表现为终端利用效率较低,开采和加工转换环节效率也低于国外同类行业。就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来看,我国综合能耗普遍较高,一般比国外同类设备或技术高出10%以上。就能源的加工转换效率来看,我国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是逐渐提高的,但是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要大力解决资源供给短缺问题。首先,要加强对资源开采过程的管理。对滥采乱伐、资源回收率低的开采行为,应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税,使浪费资源的矿业经营者无利可图。第二,提高市场准入的标准。对单位产品资源消耗达不到国内平均先进水平的投资项目,不准投资兴建,环境保护部门不予立项,土地管理部门不批给土地,银行不发放贷款。第三,依靠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在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和服务业的同时,积极推进产业升级,积极发展消耗资源少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第四,促进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生产要素向技术先进的大企业集中。必须忍痛割爱,以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为出发点,关掉技术落后、规模不经济的高耗能的小企业,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保护环境。在宏观调控中,应严格限制新建中小型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电解铝厂、炼油厂,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第五,实行既适合我国国情又能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消费方式。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模式不可能以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为标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应当走一条既能使十几亿人民普遍享受现代工业文明的物质技术成果,又能有效节约资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推进结构优化和升级

  工业结构是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区域和不同企业配置的比例关系,具有一定的刚性。新一轮经济增长总是在过去形成的经济结构的基础上运行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双重任务,既要消除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又要解决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问题。消除结构性短缺,也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解决能源、原材料供给不足的矛盾;二是解决技术密集型的、先进的机械、电子元器件和软件产品等国内生产能力供给不足的矛盾。

  结构调整应当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升级为重点,它是解决上游产业供给不足、下游产业竞争力不强问题的根本出路。为此,在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同时,必须把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投资类电子产品制造业、精细化学工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放在战略性的地位。这样既可以推进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物质技术基础的现代化,降低社会生产过程的能源原材料消耗,提高短缺性资源的利用效率,又能够改善国际贸易条件,降低对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的依赖程度。


  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另一条途径是在加工组装型制造业领域,应以龙头企业为主导,推进社会化和专业化分工。我国大多数企业专业化分工程度低,零部件的自制率过高。企业从原材料采购、铸造、各种零部件的加工到产品组装和包装,大部分生产过程都在企业内部完成。在专业化分工的条件下,小而专的企业,也可以实现大批量、大规模生产。在一般加工组装型制造业领域,没有小而专的小企业,就没有大而强的规模生产。产业结构虽然表现为生产要素相互之间的物与物的关系,但是结构的形成和演变,要受一定的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支配。所以,调整结构既要依靠科技进步,同时也必须解决影响结构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问题。在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结构调整实际上是重新配置资源的过程,因此结构调整的经济机制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即结构调整的主体由政府转向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成为结构变化的决定性力量。政府在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制定市场准入规则;提供公共产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维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在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政府仍然有责任引导和调节投资方向,以矫正市场失灵。

  五、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的持续高速增长,使我国已经成为工业生产大国,大多数工业产品的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与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已主要不是工业生产规模和产品产量方面的差距,而是工业经济结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业组织方式上的差距,是研究与开发投入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方面的差距。然而,推进技术创新是缩小这种差距的根本出路。

  有一种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研发能力先天不足,在国际竞争中与工业发达国家不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必须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从实践上考察,这种策略有一定积极的作用,与发展中国家最初的技术和产业的起点相比,以市场换技术确实起到了缩小技术差距、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例如我国的家用电器工业、通讯设备制造业等等。但是发展中国家工业技术进步不能长期建立在以市场换技术的基础上,因为你所换到的技术永远是第二流或第三流的技术。发达国家为了通过技术垄断实现高额利润,在技术转让时,必然要“留一手”。即使是跨国公司的技术研发实行本土化策略,也不过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技术的所有权仍然控制在跨国公司手里。因此,我们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同时,必须不断培养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是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如果科技创新成果不能产业化、市场化,就如同学生只会造句而不会写文章一样。科技创新成果需要有企业家把各种生产要素组织起来,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进行规模化生产。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不一定是优秀的企业家。在社会化的分工体系中,他们的角色和职能定位各不相同。我们所要探索和寻找的是如何建立一种有效的制度、组织和机制的安排,在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同时,促成科学家、发明家与企业家、金融家的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例,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

  从工业发达国家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的普遍经验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多数的技术研发中心建在企业,科技队伍的主体集中在企业。这是因为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具有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在推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企业始终面临着竞争的压力,不搞创新,企业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中,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因此科技创新方向和目标的选择更能够符合市场需求。企业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设备和工程技术能力,这是一般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所不具备的。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企业的制度安排具有追求技术创新的内在推动力;第二,已经形成竞争的市场结构,竞争机制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第三,具有追求技术创新的企业家及其经营管理团队;第四,企业拥有一定实力的研究与开发力量和组织;第五,企业具有自我积累能力和外部融资能力。应当根据这些要求,从体制、政策、人才和资金等方面创造条件,使我国的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我们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不排斥技术引进。由于我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的创新能力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仍然是必要的。但应当加快从引进技术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逐步减少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我国引进技术的突出问题是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因此,首先应当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再进一步实现技术超越。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阅读:4186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