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4日 星期一
首都九位专家: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作者黄楠森              日期:2013-05-03               阅读:4210 次

编者按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北京日报社、《前线》杂志社、北京市社科院、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等单位联合举办“首都理论界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1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畅谈了学习胡锦涛同志“12·18”重要讲话的体会,交流了对改革开放30年的理论思考。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蔡赴朝在讲话中说,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我们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纲领性文献,对于社科理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要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和中央、市委的决定,发挥解疑释惑、增强信心、振奋精神和鼓舞士气的作用;要深入学习、研究和宣传改革开放30年的生动事实、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积极开展改革开放的宣传教育,为首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支持;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社科理论工作出成果、上水平,为首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贡献;要紧紧围绕首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服好务;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进一步加强社科理论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增强做好首都社科理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首都社科理论工作的新局面。
  冷溶:做到成功“结合”的重要原因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十个结合”的第一条,就是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成功地结合起来,主要是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这30年中,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所有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的,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又都要回到实践中经受检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纠正,不足的就加点劲。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这是一条重要经验。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进程中,解放思想总是起先导作用的,它是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先决条件和不竭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二是始终坚持发展这个中心任务。这次“相结合”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发展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指导中国如何发展的理论。我们所有的理论探索都是围绕发展问题展开的,都是为了回答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我们对发展问题不断探索、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三是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观点和立场。我们的理论是来源于人民的,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理论创新的源泉;我们的理论是为了人民的,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人民群众丰富而生动的实践活动中寻找理论创新的感觉、思路和语言,以人民群众是否拥护、赞成、高兴、答应作为理论创新的标准。
  四是始终坚持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我们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原则。所谓“中国化”,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特色”,讲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不能丢。这是“相结合”的根本前提。我们搞改革开放,进行理论创新,要有主心骨。
  显然,这四个方面既是成功地进行“相结合”的重要原因,也是衡量是否真正做到“相结合”的基本标准。抓住了这四个方面,就抓住了这一理论体系的灵魂和本质。(作者系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
  王伟光:把体制改革创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的,回答的主要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而解决发展的问题,必须解决改革的问题。解决改革和发展问题,其重要理论根据:一是改革观,一是发展观。正确改革观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两个重要内容。
  邓小平十分强调发展、首先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邓小平指出,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考虑一切问题都要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生产力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可以归结为发展,发展首先是发展生产力。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个代表就是代表先进生产力,也就是要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把发展生产力同党的执政理念、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联系在一起,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发展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国际国内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的新问题、新要求和新任务,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邓小平率先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丰富和充实了邓小平改革思想,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突出强调体制创新,强调改革问题上的创新,把体制改革创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胡锦涛强调,“推进体制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努力形成一套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改革开放,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必须进一步改革开放,集中破解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在今天,能不能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就是能不能坚持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郑新立:经济体制的“大破大立”极大解放了生产力
  胡锦涛同志在“12·18”重要讲话中,讲到了30年来我们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进行的重大创新。我认为,在经济体制改革上经历的五个方面的“大破大立”,以经济理论上的突破为基础,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才促成了发展的巨大成就。具体来说:
  第一,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创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体制既坚持了土地公有的性质,农村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但是承包经营权归农户,这种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调动了农户对土地投入和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
  第二,破除了单一的公有制,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这一体制创新造就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私营个体经济迅速发展,从而增强了经济的活力。我们通过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在产权明晰、责权结合、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础上,建立以股份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经济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解决了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解决过的重大难题。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破除了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建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开始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到后来实行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我们正在采取各种办法来完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第四,破除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建立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改革初期,地方政府和企业没有扩大再生产的权利,投资都集中在中央计划部门。经过30年的改革,现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去年我国全社会固定性投资达到13.7万亿元,今年达到16万亿元,投资的95%以上都是由企业自主决策,由市场配置资源。
  第五,破除了封闭、半封闭经济,建立了开放型经济。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占全世界的比例不到1%,现在进出口总额占全世界的7%,我国外汇储备总额居世界第一位,外贸依存度达到67%,我们同世界经济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可以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来弥补经济发展的瓶颈约束,经济发展回旋的余地更大了。
  30年来,这些体制上的“大破大立”,是由思想的大解放带来的,它造成了经济上的大发展、大繁荣。(作者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李君如:把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科学内涵
  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什么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深刻地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的坚强决心。”这“两个标志、一个显示”,实际上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科学内涵。简而言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解放人才,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的精神。这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向前发展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当从“文化大革命”走出来的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历史性考验的时候,我们树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取得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进步,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临着国内外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时候,我们毫不动摇、坚定不移、全面执行、一以贯之,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取得了改革开放举世瞩目的成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了21世纪;当我们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着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新考验的关键时刻,我们进一步弘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发展。
  今天,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着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发展任务繁重,改革难度加大,稳定也面临着新的考验。此时此刻,我们更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开拓奋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作者系中央党校副校长)
  黄枬森:改革开放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勃勃生机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978年的真理标准讨论成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反过来,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大大推动了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就哲学学科的创新与发展来说,其成果也是非常丰富的。我想举出一点作为例证来说明这点。这就是破除过去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教条主义态度,开展了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的研究和构建。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开始打破了教条主义的坚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影响深入理论研究的各个领域,其中自然涉及了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应该说,这个体系初步贯彻了构建科学体系的主要原则,但由于对它的教条主义、僵化的理解,长期以来被束缚于原有的框架中,使之很难有大的突破。通过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研究和讨论,学者们达成了一些共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当代时代精神的精华,必须反映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必须从哲学的高度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并用以丰富和更新哲学的内容;必须继续吸收中西哲学的合理成分,回答中西哲学中提出的问题;必须按照科学学关于构建科学体系的原则来构建自己的更真实、更完整、更严密的科学体系。无疑,要构建成多数人认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有了以上共识,这个目标总是可以达到的。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大会上说:“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功,关键是我们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这种相互作用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改革开放实践的相互作用,我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取得愈来愈大的成就。(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
  赵曜:社会主义十大理论创新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拓展和深化,其主要内容有如下十个方面,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十大理论创新。 一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科学论断的提出,把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置于现实的科学基础上,从而避免了右的和“左”的错误。二是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党破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活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史上一个伟大创造。三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这是一个在实践中提出的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重大问题。通过长期探索,我们党认识到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四是社会主义的特征和本质。邓小平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科学论述,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五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才找到这种动力,这就是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六是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建设崭新的社会主义文明。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实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八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我们党依据《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先后提出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思想,重新恢复了人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的观念。九是社会主义的对外关系。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展,我国的对外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高举和平合作发展的大旗,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十是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要坚持和发挥好党的领导作用,关键是搞好党的建设,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作者系中央党校教授) 赵 曜
  刘牧雨:文化建设重在协调“四个关系”
  学习胡锦涛同志“12·18”重要讲话,深入把握30年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是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基本遵循和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认为,30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集中体现在协调“四个关系”上。
  一是“一元指导”与“包容多样”的关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二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让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硬道理”,才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根本任务。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三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升华人的思想、提高人的才智、净化社会风气和驱动生产力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模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实践性很强的文化形态,只有主动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发掘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才能在竞争和比较中展示出自己的优势,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作者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
  文魁:民生主导——一条成功的改革规律
  中国改革30年,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历史进程,其中存在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有多条,我认为,民生主导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关注民生,虽然是党的十七大才强调的一个命题,但民生却是贯穿改革始终,形成改革动力、把握改革方向、掌控改革进程的客观规律。30年前,中国之所以走上改革之路,就在于传统经济体制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落后的生产力难以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发起改革,并得到人民拥护的内因;人们对小康社会的期盼使改革具有了不竭的动力;改革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以人民是否获得实惠作为评判标准;改革出现任何偏差,都以人民利益为准绳进行校正。民生主导改革,决定了改革的性质、改革的目标、改革的内容、改革的方式、改革的战略和评判改革成败的标准。可以说,民生主导是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的实践证明,顺应民生主导规律,改革就获得人们全心全意的支持,改革事业就取得长足进展;违背民生主导规律,改革就会遭遇抵制,改革事业就徘徊不前。30年来,中国改革正是顺应了这一规律,不断校正对这一规律的偏离,并越来越自觉地以这一规律指导和把握改革进程,才取得了今天辉煌的成就。
  今天,也只有遵循这一规律继续改革事业,才能使人们看到光明美好的未来,树立信心、坚定信念。(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姚恒:从整体上提高党内民主建设的制度化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相联系的原理,既紧密围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推进党的建设,又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使党领导的事业和党的自身建设伟大工程二者相互促进、共创辉煌。今后我们仍然要按照胡锦涛同志“12·18”重要讲话的要求,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把新的伟大工程继续推向前进。
  推进这项伟大工程,从发展党内民主的角度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党内民主建设的制度化水平,在制度基础上形成党内民主机制。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民主制度建设的成就和今后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认为:党内民主建设不能满足于已经有的制度,或者再订立一些新制度,而是要从整体上提高民主建设的制度化水平,在制度基础上形成党内民主机制。形成民主机制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明确制度建设的出发点,树立制度要管用的思想。一项健全的制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实质性制度,规定做什么;程序性制度,规定怎样做;保证性制度,即对违背制度的纠正和处理方法。这样的制度才具有可行性。二是从整体上考虑党内制度建设,增强制度设计的系统性、科学性。三是解决制度的运行问题,制定有关制度的执行办法或方案,并在实践中加以贯彻落实。(作者系北京市委党校教授)



  阅读:4210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