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做到“四个坚定不移”至关重要
作者徐崇温              日期:2013-03-08               阅读:5306 次

  在新世纪新阶段,正当我国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项事业发展面临新课题新矛盾的时候,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这个重要讲话对于我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力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更好地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其中提出的“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更是意义重大。

  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

  在结束“文化大革命”以后不久,既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又科学地评价毛泽东,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解决正确认识和理解毛泽东思想的问题,靠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以及解决怎样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靠的还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以后,无论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立,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一直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所有一切新局面、新事物的开创,都离不开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威力,是因为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它能使人们克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僵化半僵化状态,开动脑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一致。

  现在,胡锦涛总书记之所以又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其原因在于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面对的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清醒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制定适应于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与大政方针,我们才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由于我国的改革所依据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它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又是新的伟大革命,因而我们的改革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又由于我国的改革以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因而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了改革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和改革一样,对外开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于我们来说,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既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进行深刻总结的结果,又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也是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必要前提和必然要求。归结起来,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所以,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

  现在,我们之所以还要强调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就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社会主义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定型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所以,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因此,实现社会和谐,对于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此,它要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使我国GDP在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更深入地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继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在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必须更加自觉、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培育文明风尚,推进文化创新,使当代中华文明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方面,必须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在抓好党的自身建设方面,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综上所述,做到以上“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至关重要。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阅读:5306 次

徐崇温的文章
如何认识民主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
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起点
做到“四个坚定不移”至关重要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大力推进党的思想...
论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区别
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因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国外理解辨析
科学发展观推进了人类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
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国外近期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动向
《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文化建设》简评
生态文明:从文明的高度实施可持续发展
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国外有关中国模式的评论
关键在重视学习和善于学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建设学习型政党 推进思想理论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新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历史回顾
划清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和探索
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勃勃生机
分页 1/2  [1] [2] [>>]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