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性
作者曾业松              日期:2013-03-15               阅读:4332 次

 [摘 要]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有必然性,又有紧迫性。本文着重阐述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依据,理论依据和历史依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现实依据; 理论依据; 历史依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理论创新意义,而且在中国发展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然而,我们也看到有些同志在为什么要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个问题上仍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因此,很有必要弄清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性,以便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战略决策上来,把工作重心集中到新农村建设上来。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依据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党和国家的全局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简单地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有必然性,又有紧迫性。

  第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历史的机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必然要求。依据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参照国际经验,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处在工农和城乡关系调整的转折时期。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8.23万亿元,列世界第四位;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51%和36%;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从1978年的70.5%下降为44%,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是23%和33%;城镇化从1978年的17.9%上升为43%,1998年以来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进入了快速成长时期。从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来看:1994年以来,全国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近三年已连续突破2万亿元、2.5万亿元和3万亿元大关。相对于过去捉襟见肘的“吃饭财政”,已经基本具备建立公共财政的条件,具备一定的反哺农业、带动农村的能力。正是由此,近年来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力度逐步加大,连续3年出台了指导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制定了“两减免、三补贴”等一系列直接、有力的支农政策。这一切表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条件已经初步具备。

  第二,我国总体进入小康社会,但城乡之间反差拉大,“三农”问题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迫切要求。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幅提高。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依然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农业面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和市场约束、体制障碍等严重问题,成为三次产业中效益最低的产业、国民经济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一个很难解决又必须解决的问题。从保证粮食供给看,我国每年净增800―1200万人口,需要新增粮食100亿斤左右。今后要以日益减少的耕地养活更多的人口,对农业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农村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滞后等发展难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相比,同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国家统计局的一项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达到30.8%,中部地区只有9.8%,而西部地区却是-14.1%。农民面临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低等突出问题,人均收入不到城市居民收入的1/3,收入差距导致占有财富的差距,集中表现为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差异。占总人口60%的乡村人口只消费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3,储蓄额不到居民储蓄总额的1/5。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收入、基本建设、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反差。如果任其发展,将直接严重地影响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影响和谐社会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重点、科学发展观的着眼点、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结合起来,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和迫切要求,而且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应对之策,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长久之计。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

  近年来,党中央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上提出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明确回答了新时期为什么要重视“三农”、怎样重视“三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对“三农”问题认识的深化和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一贯高度重视“三农”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和政策的集成、完善和发展。

  一是党中央提出了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思想,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一个全新的思想理论,完全突破了农业社会和工业化初期阶段传统的“重农”思想,为在新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础。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三农”问题历来很重要,而目前却很严重。从农业的产业特点看,农业是人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战略思想密不可分的;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但从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向看,我国正在实现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的历史性转变,而“三农”问题日益突出,越发严重。只有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定位,不仅是对农业基础地位理论的重大发展,而且是对“三农”理论的重大创新。

  二是党中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并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而确立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指导方针。这对传统的工农、城乡关系理念是个重大突破。这也告诉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遵循“两个趋向”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两个趋向”是一个普遍规律,是世界各工业化国家走过的共同发展道路。我们国家从一个农业国走向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初期的资金只能从传统农业中积累。这是解放后我国长期采取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发展政策的主要原因。现在我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城镇化、现代化程度迅速提高,必须遵循“两个趋向”的规律,从重点支持工业向重点支持农业转变,从重点支持城市向重点支持农村转变,从重点让城镇居民受惠向重点让农民受惠转变。

  三是党中央准确把握农民、农村、农业之间的有机联系,抓住农村是农民和农业及相关产业的总和,是农民和农业的载体这个关键环节,从推动“三农”工作,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中全会和2006年一号文件系统性地、综合性地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这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部署作了科学的定位,并且基本形成新时期“三农”政策体系和基本框架,大大突破了传统的“就三农论三农”的思路。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依据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伴随。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中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目标,随后不久便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无论是在盲目冒进的“大跃进”时代,还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无论是“文化大革命”年代,还是改革开放新阶段,党和国家一直不断地号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现阶段党中央再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到全党面前,是在几十年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坚持党在农村一贯的奋斗目标,是坚持党始终不渝的农村工作方向。当然,我们必须看到鲜明的时代特征赋予“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老题目以崭新的内容。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推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推进”,重点在“建设”,核心是“社会主义”,亮点是“新”。

  通观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和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有八个“新”:一是背景新。建国初期我们在实行城乡分割的格局下进行新农村建设,国家对农村建设很少投入,地方和农民想建设新农村也没有实力,不可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现阶段是在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下建设新农村,重视“三农”、建设新农村成为全国上下普遍共识。二是理念新。过去体现的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理念,造成的是城乡差别扩大。现在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体现的是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念,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三是方针新。过去强调“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现在我们实行“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指导方针。四是目标新。建国初期,中央强调“集体化和农业现代化”;五中全会提出的5句话20字目标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涵盖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五是任务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六条具体任务,既有指导性,又有可操作性。六是机制新。中央文件强调建立支持和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发展机制、工作机制、协调机制和参与机制,这是过去所没有的。七是措施新。为了克服体制障碍、激发农民热情、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央2006年一号文件从各个方面部署工作,讲了32条意见。八是要求新。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中央强调必须坚持“五个原则”,做到“五要五不”。

  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国外依据

  无论欧洲,还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都有一个新农村建设的过程,而且有着各自的特点。韩国农村建设经历了新乡村运动、到农村地区综合开发、再到农村定居生活圈开发三个阶段。起初“新农村运动”很大程度上是靠政府援助的,不太具有可持续性,随之开展了农村地区综合开发战略。其出发点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其落脚点就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动农村基础建设,稳定农村社会。韩国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是强有力的组织者,而且是直接的参与者。他们以国家投资为主导,实施了一系列的地区开发项目,带动农民改变农村面貌、建设新农村,对我们颇有启发。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农村建设有着丰富的经验教训。这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时代的必然,是历史的必然。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任务。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300多万个自然村,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状况差别很大,农村落后又是历史形成的,改变农村面貌绝不是朝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几十年、有些地方甚至需要上百年的艰苦努力,必须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二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紧迫任务。必须尽快行动、取得实效,防止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内容应不断丰富和发展。有了这样一些清晰的认识,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就能认清方向,振奋精神,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所作为;不会急于求成、操之过急,也不会消极等待、无所作为。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员)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阅读:4332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