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三大专家详谈:改革顶层设计如何接地气
作者胡鞍钢              日期:2013-05-02               阅读:4227 次

原题: 改革顶层设计如何接地气——与胡鞍钢、郭建宁、陶文昭三位教授的采访交流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胡鞍钢:

在过去的改革过程中早有类似的顶层设计。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法有机结合起来,这反映了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郭建宁:

走这条新路,要坚持从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的“务实”原则,使操作更具体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陶文昭:

当前,中国改革要走出一条新路,就既不能照搬现成的教条,也不能照套现成的模板,只能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探寻答案

当前为何强调顶层设计要接地气

改革要想改得准、改得好,必须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辩证统一。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要接地气,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在人民论坛网络问卷的留言中,成千上万名网友在为内心中最期待的改革大声疾呼。公众如此关注改革,如此期待改革,这种现象值得重视,背后原因值得反思。

郭建宁教授对人民论坛记者表示,他正是因为注意到了这种现象,所以才认为改革顶层设计接地气非常必要。“过去在改革和发展中出现了不少问题需要正视和重视,具体分析主要是两类:一是改善民生问题,比如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环保、食品安全等等,其中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最为紧迫;二是制度创新问题,其中反腐败问题最令人关注。”

这两类问题与群众的关系都非常密切,因此引起大家的强烈关注。但是这些问题还是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而根本不可能通过走回头路的方式来解决。也就是说,要坚持改革,深化改革,而不是否定改革,放弃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专家们一再强调接地气的必要性,但是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一点:那就是改革顶层设计的重要性。

顶层设计的特点是高层次、大方向、讲协调和谋长远。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顶层设计担负着谋全局、谋万世的重大责任。顶层设计注重在改革中以系统化防止碎片化,以规范化防止失范化,以协调防止紊乱,以长远规划遏制短期行为。“当前的顶层设计,就是要制定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当然,顶层设计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搞乌托邦。历史一再证明,乌托邦式的实验从来就没有成功,并且毫无例外造成巨大的社会灾难。在中国这样超大型的复杂的国家,更要对此予以警觉。”陶文昭教授对人民论坛记者说。

改革的新路,在顶层设计与基层之间

顶层设计与基层各有不同的优势,也各有内在的局限。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改革的新路该怎样走?在人民论坛记者的采访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个结合点,就在顶层设计与基层之间;这条改革新路,就在顶层设计与基层之间。

陶文昭教授认为:“在结合问题上,我们既要克服片面的精英主义,也要克服片面的民粹主义。结合旨在互补。我们要在改革的不同问题、不同领域、不同时期,寻求两者之间更为恰当的结合点。尤其是当前,中国改革要走出一条新路,就既不能照搬现成的教条,也不能照套现成的模板,只能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探寻答案。中国改革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策群力才能解决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走这条新路,要坚持从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的‘务实’原则,使操作更具体。所谓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说到底,要体现为‘改革成果的普惠性’,即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郭建宁教授对人民论坛记者说。

怎样摸清老百姓最期待解决哪些问题、最想改革哪些方面?毛泽东当年了解基层群众情况,主要采取“开调查会”、“下乡调查”、直接与“乡级工作同志和普通农民”交流、“搜集材料”等多种方式。这些宝贵经验在当前依旧不过时。而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我们迎来了群众表达的黄金时代,倾听群众呼声更加便捷。迎合群众需求,坚持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普惠”原则,将使改革顶层设计的思路更清晰。

此外,胡鞍钢教授还强调了“试错法”、“试点法”在改革顶层设计接地气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根据人民群众的意愿、改革发展的速度、稳定的程度确定改革的力度,选择、调整改革的战术、策略、步骤,在经济学上,这称为‘试错法’;在中国的实践中,这称为‘试点法’,即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或个别产业、个别行业率先试点,看到效果、取得经验后,方才作为正式制度进行整体推广。每一步选择,都取决于前一步或前几步的选择与结果,这就是博弈论思维的应用。”

改革顶层设计接地气,历史上有什么经验

改革顶层设计接地气,是新提法,还是老办法?我们有哪些历史经验可以借鉴?专家们指出,改革顶层设计接地气,可以说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改革法宝,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

“其实,在过去的改革过程中早有类似的顶层设计。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法有机结合起来,这反映了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胡鞍钢教授这样说。

20年前,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过一个五十条,提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10年前的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又制定了个四十二条,提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这其实都是一种顶层设计,每十年一次。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法有机结合起来,在实际改革实践中将国家指导与地方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说这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最大特点。

当前中国改革处于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聚合改革的正能量。那么过去我们是如何凝聚改革正能量的?陶文昭教授指出,凝聚改革正能量,要重视人民首创作用。人民首创在中国改革的历史上起到了极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作为改革初期最突出标志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明权是农民的;乡镇企业搞起来,也是来自基层。如同邓小平所言: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人民首创也包括基层首创和行业首创。各地方、各部门、各行业的积极探索,都从不同层级、不同侧面、不同维度推动改革大局的前进。”

“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改革顶层设计,自然更需要上下联动,俯下身去,连接基层,倾听民声,吸取民智。只有这样,才能提速改革,延续红利。



  阅读:4227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