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文稿》:法治建设是中国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
经济发展影响人们的获得感,法治发展影响人们的安全感。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成功从来不会是“单足跳”,而必定是步调协同的“集体舞”。对于大国而言,更是如此。法治同样既是构成中国奇迹“四梁八柱”的重要部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法治中国的建设进程同样是中国发展故事中令人感佩的章节。
确定预期性:法治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奇 |
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
2019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草案)》。2019年4月20日,国务院公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这部《条例》基于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提出了一系列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新理念新制度新要求,是新时代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制度创新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阔步前进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理论研究中具有时代性特点、原创性本质和基础性地位,对中国法治具有统领性的重大意义。这一概念对于中国法治建设和法学理论创新,具有五个方面的重大推动作用。
第一,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五大报 |
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 |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陈菲、黄玥)23日,最高检关于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
公益诉讼是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有效方式。2015年7月,我国开始推行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2017年7月1日,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正式施行,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全面推开。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开、健康发展,形成了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 |
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全面依法治国涉及国家治理各个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全面依法治国对国家治理的重大意义,更好发挥法治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重要作用。
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 |
婚前重大疾病都有啥标准 |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黄玥、白阳)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22日分组审议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三审稿。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认为,草案三审稿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在维护平等、文明、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方面取得较大进步,总体已经比较成熟。同时,围绕婚前告知重大疾病、设立离婚冷静期、离婚后抚养探视子女等问题,与会人员各抒己见。
婚前“重大疾病”,有啥界定标准 |
维护好司法鉴定的公信力 |
是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维护好司法鉴定活动的规范性和公信力,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00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在此基础上,司法部颁布了《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为加强司法鉴定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等目标,完善司法鉴定管理立法,维护好司法鉴定的公 |
修法防欺凌防性侵,强化校园“护苗” |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胡浩、孙少龙、王子铭)校园欺凌、性侵未成年人等问题危及校园安全,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21日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对于防欺凌、防性侵等作出针对性规定,补牢校园安全保护网。
增设强制报告制度
在校园欺凌和性侵案件中,受害者和知情人常常选择沉默,给问题的发现、取 |
婚姻被撤销能索赔?婚前病史需“坦白”? |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白阳、黄玥、曹典)21日,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三审。对婚姻无效或被撤销的索赔权、祖辈的隔代探望权、配偶婚前病史的知情权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草案作出了回应。
婚姻无效、被撤销无过错方有权索赔
据悉,目前司法实践中,婚姻无效或被撤销产生的经济纠纷主要体现为对同居期间 |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增设“网络保护” |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罗沙、王思北、高蕾)21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其中专门增设的“网络保护”一章,成为草案的一大亮点。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何毅亭在作关于修订草案的说明时介绍,修订草案增设“网络保护”专章,对网络保护的理念、网络环境管理、网络企业责任、网络信息管理、个人网络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网络欺凌及侵害的预防和应对等作出全面规范,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 |
婚姻无效或被撤销 无过错方有权索赔 |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白阳 黄玥 曹典)21日,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三审。对婚姻无效或被撤销的索赔权、祖辈的隔代探望权、配偶婚前病史的知情权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草案作出了回应。
婚姻无效、被撤销无过错方有权索赔
据悉,目前司 |
增改删之间尽显未成年人保护要义 |
整体“扩容”近一倍、根据党中央精神和现实需要补充大量新内容、对不符合新情况的规定作出修改……21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该法自1991年制定以来的又一次重大修改。纵览整个修订草案,增改删之间,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法治精神,更在构建更加全面的保护体系中尽显未成年人保护要义。
这是一次鲜明体现问题导向、积极回应公众关切的修订。随着社会发展,未成年人保护中的问题与28年前相比更加复杂多样,校园安全 |
增设“网络保护” |
21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其中专门增设的“网络保护”一章,成为草案的一大亮点。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何毅亭在作关于修订草案的说明时介绍,修订草案增设“网络保护”专章,对网络保护的理念、网络环境管理、网络企业责任、网络信息管理、个人网络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网络欺凌及侵害的预防和应对等作出全面规范,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
|
拟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 |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胡浩 孙少龙 王子铭)校园欺凌、性侵未成年人等问题危及校园安全,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21日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对于防欺凌、防性侵等作出针对性规定,补牢校园安全保护网。
增设强制报告制度
在校园欺凌 |
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新论) |
通过“教、选、训、奖、管”,为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立法者、执法者、司法者的素质,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文明的水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队伍建设,以司法责任制、员额制等改革提升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目前法治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激励保障制度不健全,监督问责不到位等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