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平稳较快增长
——2010年1-7月经济形势分析与全年展望
作者郑新立              日期:2013-03-20               阅读:4965 次

  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1.1%,其中一季度为11.9%, 二季度为10.3%,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81.6%。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比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1-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9%,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上半年增速持平。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这些数据表明,1-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出现了由回升向好向平稳较快增长的转变,经济运行完全符合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说明年初确定的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

  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运行的各项先行指标从二季度出现拐点。银行信贷、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均出现下降趋势,说明年初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宏观政策效应开始显现,这种趋势对后五个月乃至明年的经济增长将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避免收紧银根、抑制需求对经济增长势头的过度影响,需要给予高度关注和合理把握。二是如何在今年的调控中消除和避免去年以来实施经济刺激政策对经济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真正把资金投向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方向上来,以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三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如何及时妥善解决。在金融政策上改变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如何保持适度,避免控制银行贷款节奏、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等调控措施出现叠加效应。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如何避免重点建设工程出现资金链断裂和“半拉子”工程。如何在稳定房价的同时,保持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等。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避免局部问题发展为全局性问题。

  根据上述分析,为了保持全年乃至今后几年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后五个月宏观调控政策应坚持年初确定的方向不动摇,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围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实施精准的、局部的微调措施。

  一、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方面,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在收入分配政策上:

  (一)协调各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幅度。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符合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要求。但提高劳动者报酬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应当有一个中期计划,分年度逐步到位,给企业消化工资上涨压力以适当的时间,避免工资上涨幅度过急过高,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适当提高农产品收购保护价,以增加农民收入。今年小麦收购出现国有粮库与民营粮食企业抬价抢购现象,与其这样不如适当提高国家最低收购价格,使粮农普遍得到好处。

  (三)鼓励上市企业对投资者分红,以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强股民对股市的信心。

  在投资政策上:

  要重点增加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投资。继续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资,扩大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在教育上,重点增加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投入。在医疗卫生领域,重点增加公共卫生事业和县以下医疗机构的投入。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增加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轿车进家庭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投入。要增加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供给,增加保障性住房新开工面积,确保各年已开工的保障性住房按时竣工,通过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抑制普通商品住宅价格过快上涨。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力度要合理把握,对住房价格的调控应以保持价格稳定为目标,避免出现住房价格大面积下降,引发新的矛盾。建议增加对老、少、边、穷地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支持力度。如农村的土坯房和茅草房改造为砖瓦房,政府可适当给予建房补助。通过住房建设结构的调整,逐步实现住有其居的目标,同时保持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对整个经济持久不衰的拉动力量。

  在扩大消费方面,建议降低高档消费品的进口关税,使富人的消费能留在国内。建议将电动自行车列入机电产品下乡的补贴范围。

  二、采取积极鼓励政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采取多种政策鼓励群众创业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建议提高个体户营业税征收标准,由现在的月营业收入五千元提高到两万元。根据测算,征收标准提高一倍,受益者可达三千万人。这将对扩大就业、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发展服务业产生重要作用。还可考虑对新开业的个体户给以税收“三免两减”的待遇。研究将服务业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改变服务业税负过重的状况,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加快出台实施细则。特别是把允许民间资金发起和参与设立各类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小型金融机构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突破口。通过引导和吸引民间资金进入金融产业,激发群众中创业的积极性,满足小企业、个体户和农户的贷款需求,使之成为第三产业的增长点,使第三产业发展成为一、二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成为整个发展方式转变的助推器。

  三、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

  一要抓好国务院各部门已出台的八十多项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的贯彻落实。二是建立国有大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激励机制,将企业无形资产增值列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范围。三是建立支持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科研开发的平台,通过建立公共实验室、公用技术研发中心,帮助中小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

  四、改善外汇支持政策,促进海外投资和出口

  (一)增加人民币海外贷款规模,支持发展中国家用人民币贷款购买我国技术装备和消费品。培育借款国以资源偿债付息的能力。鼓励更多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走出去”,以拿到更多的能源资源的勘探权、开发权,支持我国企业进行国际并购。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到海外发展加工贸易,支持我国铁路、船舶、轻工等技术装备的出口。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为重点,保持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加快出口产品的结构升级,扩大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

  (二)优化外汇储备结构,逐步将部分货币、债券储备转变为能源、资源等实物储备。调整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以分散和规避风险。

  信息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阅读:4965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