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说说“以人为本”提法的由来
作者高放              日期:2013-05-02               阅读:4366 次

 自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来,报刊上发表了不少阐释文章。其中对“以人为本”提法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我吸取众人研究成果,经过考证和辨析,写成本文。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以人为本”提法最早源于我国古代

  不少人认为,“以人为本”提法源于西方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我国古代只有过“以民为本”的提法。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其实,“以人为本”提法起源于我国古代。

  在我国古书中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前725年前后—前645年)。管仲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在西汉刘向编成、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霸言”篇中,记述了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我查到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见商务印书“万有文库”版本《管子》,1936年版,第二册第八页)意为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也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管仲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在我国古文献中,“人”与“民”二字经常连用,合成为一个词组。例如最古老的诗集《诗经·大雅·抑》有这样名句:“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意为劝戒大臣们要自警自律,要善于治理你的人民,谨慎你的法度,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后来《水浒传》第二回写到高俅被发配流放到外地时,有这样说法:“东城里人民不许留他在家宿食”。人民在古汉语中意为平民百姓。管仲是用“以人为本”,与《诗经》齐名的《书经》则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应该说,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意思完全相同。孟子强调“民为贵,君为轻”。《孟子·尽心》又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可见孟子所说的“民为贵”也就是以人为本之意。

  在我国古文献中,除了管仲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之外,大多是讲“民为邦本”、“民为贵”、“民者,君之本也”(《谷染传》)、“闻这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贾谊《新书、大政上》),“国以民为本”,“民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唐太宗李世民《民可畏论》),等等。这些说法很容易给后人一个错觉,误以为我国历史上只有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而不像西方历史那样有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理论前沿》2005年第18期刊登的一篇文章就提出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有三点区别: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的本质体现,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的可贵说法;以人为本发展经济是不断满足和丰富群众物质生活的基础和前提,以民为本发展经济是将仁义道德放在物质利益之上;以人为本是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创造性和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讲述统治者治国利益需要的术略。其实这三点应该说是我们党当今提出以人为本与古代以人为本的区别。

  当代国学者在总结我国历史优秀文化遗产时,虽然有人用“以民为本”的提法,但是更有人用“以人为本”的提法。国学大师张岱年牵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系国家教委推荐的公用教材),将以人为本与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并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要点。中年学者张维青、高毅清合著的《中国文化史》四卷本力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系山东省教委的科研项目,作为高校教材),书中第三编春秋战国部分,标题用的也是“动乱世道的人本追求”。总之,管仲提出的“以人为本”应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当今我们既要继承,又要超越。

  二、西方“以人为本”思想的起源和演变

  西方传统文化同样也是“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公元前490―421)提出著名的论断:“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的惊讶,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见北大哲学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63页)这是充溢着以人为本精神的哲理。中世纪欧洲笼罩着教会神权统治。14世纪到19世纪的欧洲思想解放运动,重新弘扬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先后出现了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思潮。现在理论界有的权威性文章认为:“Humanism(英文)译为汉文可译为人文主义,也可译为人道主义,还可译为人本主义。“(见《当代思潮》2004年第6期第9页,《当代思潮》编辑部文章《时代的哲学 行动的指南――就“以人为本”有关问题答读者问》)。有一位西方哲学史的著名专家在一篇文章中也这样说:“我认为:以人为本和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其实是同一回事,翻译为英文,同为Humanism。”(见《炎黄春秋》2005年第2期第52页)。如果单纯从某些英汉辞典来看,的确Humanism一词被解释翻译为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如将此词与前后文不同的用词搭配,可以有这三种不同涵义。可是只要我们细致考察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文化思想的变化,就会发现: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是与时递进的三种社会思潮,它们既有继承性,又有开创性,在西方文字中用词也有所区别。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涌现了人文主义(当时常用拉丁文Humanitas),意为对人的文明博爱;到17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发展为人道主义(法文Humanisme,英文Humanism)意为对人在道义上的援助;到19世纪德国哲学家进而从理性思维高度提出人本主义(德文为Anthropologismus,英文为Anthropologism),意为以人为根本的较为系统的思想观点。人本主义可以说是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思想发展的顶峰,它使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从道德伦理的价值观进一步上升到自然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的高度。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大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使用的“人本主义”(Anthropologismus)一词,源于表示“人、人类”(Anthrop)这个词根。可见,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类为本的系统思想。费尔巴哈还把自己的哲学称为“人本学”(Anthropologie)。他把以人为本的原则系统地贯穿体现在他的哲学本体论、认识论、无神论、宗教观、历史观、伦理观等各个领域。他认为自然界是人赖以产生和生存的基础,人能够感知自然界,神是人创造的,应该建立“爱的宗教”,使人得到真正的爱和幸福,以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然而他的以人为本只是把人作为“类”而存在的整体的抽象的人。写到这里还要顺便指出:现在我们要把"以人为本"译为英文,既不能采用"Anthropologism",也不能使用"Humanism",,似应译为"put the human fundamental",这样要比"put the human first"更为准确。

  西方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极大地打击了中世纪宗教神学、神权和封建专制主义君权的统治,弘扬了人性与人权,推进了科学技术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然而,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来之后,实行的却是“以富人为本”,广大无产者和劳苦大众依然处于贫穷无权状态。社会历史的发展要求建立和实现无产阶级的新的“以人为本”观。

  三、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观及其在当代的影响

  早在1843年卡尔·马克思完成自己阶级立场、世界观和政治观转变之初,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鲜明地提出“人的解放”问题,指明“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16页)这里所说的“人的解放”不仅指现实的人,而且指个体的具体的人,这是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之处。马克思主张的以人为本,首先是以工人为本,以穷人为本,最终达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达到每个人都解放。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进而讲到:“社会是人同自然完成了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见人民出版社2000年单行本第83页)马克思在这部《手稿》中还阐明了人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他认为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实践的人本主义的生成,共产主义就是以扬弃私有财产作为自己中介的人本主义。换言之,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只有共产主义才能真正达到以人为本。

  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更鲜明地指出:在消除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之后的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人联合体”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294页)即是说共产主义的以人为本最终要使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达到每个人都解放,都能全面自由发展,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也就是要从“以众人为本”达到“以每个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观,近一百多年来在全世界有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共产党宣言》一书已用二百多种文字出版了一千多个版本,成为许多国家大中学生必读书。当今在资本主义世界已经有越来越众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在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生态经济愈益增长的新时代,“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例如,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强调“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会议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着全体人民和他们的子孙后代的利益而作出努力。二十年之后,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又在其《宣言》中宣告:“人类处于备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要“使所有人都享有较高的生活素质”,“每一个人都应能适当地获得公共当局所持有的关于环境的资料。”“应培养全球伙伴精神,以期实现持久发展和保证人人有一个更好的将来。”1995年6月联合国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在哥本哈根举行,有118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另外6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与会。这是世界历史上各国领导人出席人数最多的空前盛会,也是联合国历史上首次以社会发展问题为主题的各国首脑会议。会上各国代表一致认为贫困、失业和社会两极分化是目前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11月中国政府总理李鹏在会上阐述了我国对当前国际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的看法,13日会议通过了《宣言》和《行动纲领》。《哥本哈根宣言》提出了十项满足人的各方面需要的承诺之后指出:这些承诺“体现了以人的权利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途径,最终满足各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社会公共管理的目标价值取向。”《哥本哈根会议行动纲领》的“突出特征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也就是说,经济的增长,制度的建设,政策的选择等等,都要以尊重人的尊严、实现人的权利、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摘自联合国相关资料)

  从以上考证和辨析可见,当今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吸取我国古代和西方政治文明的精华,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原理,顺应当今世界文明发展潮流,在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它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争取建立和谐世界、开创和谐未来,都有重大意义。

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字秀春)



  阅读:4366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