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差距与公共政策
——在“政府转型与建设和谐社会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作者樊纲              日期:2013-04-28               阅读:4923 次

  社会平等是一个公共产品,是一个好东西。它带来社会的和谐,对穷人,这当然是更加平等和受惠的机会,使他们有一个更加平等的机会发展。对富人,公平也是一个好东西,如果社会的平等差距拉的太大,社会的不满情绪太大,甚至出现社会紧张,社会动乱,这对于富人财富的增长,对富人本身财富也是一种坏的东西。

  如何解决不平等的差距。现在的一个大的趋势是越来越多地要求政府做事情。这是对的。由于贫穷,我们往往忽视基于经济增长的社会平等和社会保障的事情。对弱势群体的需求和诉求有所忽视,加上没有一套机制,政府做的事情比较少。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提供公共服务转型。公共服务是提供一个公共的产品,增加政府支出。现在确实是需要学习去补这个课,扭转这个不公平。

  没有经济发展,没有就业创造,就无法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创造,这才是根本的东西。只要2亿农民还没有转移,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就不可能根本解决。为什么发达国家有农民补贴?在发达国家,农民仅占20%,他们是用80%非农的人口补贴20%的农业人口。而我们现在,要20%的非农人口人去补贴80%的农业人口。所以,必须通过经济增长来转移农业人口,通过农村人口的迁移等一系列措施来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的注意力不能仅仅集中在收入分配上,更要思考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的增长问题。这是我们作为一个落后的大国必须思考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对政府来讲也是一种挑战。而挑战又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挑战是如何在新的条件下,更多关注社会问题,解决该解决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是如何保持政府本身的职能和谐。

  政府在关心弱势群体时候,也有一个和谐平衡的问题。在关心某一个弱势群体时候,不要忘记另外一个弱势群体。比如,我们现在关注城市打工仔的收入状况和生活状况,他们确实是需要关注。但是,不要忘记还没有进城打工的那2亿多农村人口。这里需要有一种均衡和谐的观念来解决这个发展阶段的各种需求。

来源:经济参考报



  阅读:4923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