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深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作者李德顺              日期:2013-03-15               阅读:4206 次

 文化体制改革,2003年由党的十六大正式提上日程,被认为是继农村经济改革、城市国企改革之后,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第三个台阶”。文化体制改革既是解决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瓶颈即“软环境”问题的必须,也是形成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生长点、新动力即文化产业的需要,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其间,中央提出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要求。深入理解这一要求,对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来说,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什么是文化生产力

  理解文化生产力要从理解文化生产开始。马克思的“三大生产”理论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精神(知识、思想、理论、观念等)生产、个人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普遍的形式。他指出:“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从第一批人出现时,这三个方面就同时存在着,而且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着作用”,它们“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只要人类存在,就意味着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生产这“三大生产”每天都在进行,不能停止;而它们的运动和不断地采取新的形式,就造成并表现为“历史”。总体意义上的文化生产,是指人类全部生活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文化生产渗透于这三大生产之中,是它们的共同内容和共同成果。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相并列,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所谓文化生产,也主要是特指其中的精神生产。那么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主要应该理解为解放和发展精神文化的生产力。

  人类的精神生产既包括关于自然和社会一切知识、理论等思想形式的生产,也包括价值观念即“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最初的精神生产并不具有独立形式,而是作为其中的“隐形”或辅助因素,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直接交织在一起。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精神生产的形式和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到了今天,不仅人类的全部物质经济生产和生活都已经渗透着精神文化生产的成果,而且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精神文化生产日益走上社会生活的前台,精神生产本身也成为强大的经济生产领域,在思想文化和经济生活两个方面都构成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正如物质生产是社会物质生产力的运动,文化生产也是社会文化生产力的实现。顾名思义,文化生产力就是创作和制造文化产品的社会能力。由于精神文化产品往往是“无形”的东西,如知识信念、政治取向、道德操守、人生信仰、审美情趣、生活样式、人生境界等。这种生产可以附着体现、也可以不附着体现于一定物品上,而是直接附着于人本身,体现于人的精神生活,所以文化生产力的构成,主要不在于外在的实体(硬件),而在于内在要素(软件)。

  一般说来,构成文化生产力的静态基本要素有两个方面:(1)作为主体的文化劳动者或生产者,主要是他们的素质、积极性和社会组织状况。正因为“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所以文化生产力的解放与人自己的解放始终密切相关,它们之间互为因果、互成正比。(2)文化资源,包括历史资源和现实资源,是指作为文化创造来源的对象和条件,如一切可资凭据或有待开发的思想材料、风格样式、技术手段、人文环境等。历史资源在于民族和世界以往的文化积累,现实资源在于当下生活实践的内涵开发。由于精神文化生产是基于历史积累而不断创新的事业,这些资源愈是广阔和深厚,就愈是能够形成先进而强大的文化生产力。

  生产力从来不是静止凝固的,而是永远活跃、变动、前进的。从动态上看,文化生产力一定要在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循环中,才能得到不断地实现和发展。因此文化体制、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互动机制以及文化生产力自我更新的效率等等,也是构成文化生产力的动态基本要素。文化生产力的动态构成是文化生命力的决定性基础。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上,文化生产力的动态发展正在成为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体系之间文化竞争的制胜因素。
  2、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体制

  人类精神生活的完整过程,包括精神产品的生产、流通(传播)与享用(消费)三个基本的环节;具体说来就是:

  (1)以科学研究、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为代表的基础性或“原创型”精神生产。这种生产的最大特点是创造力本身的发展和成果的前沿性、开创性,它的第一成果总是“新”的、“深”的、“一次性(不重复)”的。它以吸纳提炼、总结概括最新文化成果来超越现有水平,用“新而又新、精益求精”的文化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和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因此成为文化创新的深层起点和“第一道工序”。 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是原本意义上的精神文化生产,因此可以说,一个社会在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方面所具备的综合能力,是第一个基本的文化生产力,或直接意义上的文化“第一生产力”。

  (2)以文化教育、大众传播和推广普及为代表的应用性或“中介型”再创造活动,是将科学理论、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文化创新成果推向社会,通过对公众进行宣传普及,或制定应用政策、对策、规则等加以实施,来进一步实现和检验原创型文化产品的价值,同时也对其作出丰富和发展。这是精神文化的再生产,具有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双重属性,是面向大众消费,依据大众文化需求来选择和改造原创文化成果的一个必要环节。目前世界上正在兴起的“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表明,这一环节本身有着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造就多样化极具活力的新型文化经济领域,推动整个文化建设。这种在再生产环节上的文化创新能力,事实上已经构成第二个层次——实践应用层面上的文化生产力。

  (3)以社会和大众的文化消费和精神生活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参与活动,能够成为推动文化生产力发展更新的原动力。消费是对已有文化成果的占有和享用,消费的结果则会产生新的基础上的新的需要。因此消费既是一定生产的终点,也是新的生产的起点。与物质生活相比,精神文化生活中“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的特征更为鲜明和普遍。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生活实践不仅时时产生着新的文化需求,同时也提供着新的文化资源,从而成为潜在的文化生产力。

  文化体制是上述三大环节具体形态的整体。所谓文化体制,是在社会经济政治基础上历史地形成和改变着的“文化实体结构与运行方式的统一”。当前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总体上是从上述三大环节入手,以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为总目标,以落实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文化权益,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发展先进文化的主体为最高的原则,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为现实标准,以实现由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文化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文化体制转型为基本路径的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过去短短的几年里,这一改革在全国以坚决果断而又波澜不惊的势态推进,在探索中产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效果。例如,党和政府首先从多方面加强了对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领导和投入力度。从文化生产的角度看,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理所当然地成为解放和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生产力首先采取的一个战略举措。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及在教育、科技、新闻出版、卫生和社会管理等领域不断探索和推出改革措施,突出地代表了这一时期的决心和思路。再如,在文化消费及其服务领域引进市场机制,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大众的文化生活质量,正在有效地释放文化潜力,调动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化生产,取得了巨大效果。我国的文化市场日益走向多样化的繁荣,我国在国际上的文化产业竞争力也已取得突破性的提升。

  正确认识我国文化体制当前的状况,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前提。考察文化体制现状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主要是三个尺度:一是看它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和效果;二是看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关系状况,即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的程度;三是看文化体系本身内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对于文化来说,前两者属于外在的尺度,后者则是内在的尺度。

  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为代表的精神生产系统,与以大众传播和群众文化生活为代表的精神流通—消费系统之间,应该是一种“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关系。我们的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要充分尊重并落实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权利,就必须始终面向大众、贴近大众。一方面让文化消费的需要、特别是它的发展需要,尽可能成为文化生产的需要和动力,以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发展资源,促进文化生产的发展更新;另一方面让文化创新生产的成果,尽可能快地转化为消费的需要和动力,以帮助大众文化不断地上升到新的境界。这既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和目标之一,也是它的成败标准之一。

  从这方面看,我们的文化体制改革还仅仅是开始,大部分成效还集中于文化流通和消费领域,而许多深层的、核心的问题和环节,尚待进一步思考解决。
  3、防止文化生产力萎缩,警惕“文化沙漠化”

  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当前特别需要注意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之间出现的某些脱节迹象。这种脱节的危害,对于文化本身来说,很可能意味着文化生产力的萎缩甚至衰竭,最终导致文化“沙漠化”。

  什么是“文化沙漠化”?世界上曾出现过某个国家或地区“文化沙漠化”的情景,如过去某些城市的殖民地文化。但那里并不是没有任何文化。相反,商业型、娱乐型和各种实用型的,总之是消费型的文化,从形式上看并不贫乏,而是在数量、质量和效率上都大为可观。实际上那里真正缺少的是生产型文化:少有从事科学前沿的学术研究,更谈不上有领先的成果;影视艺术多属“二手改制”的模仿,或媚俗的稻粱之谋和商业化炒作,罕见货真价实的原创作品和传世之作;人们在精神文化领域里主要是满足于追随国际时尚和潮流,接受他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不了自己的学说理论。

  对于我们中国,这个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十三亿人口大国来说,如果一些重要的思想理念都是二手的,如果我们只会说古人,从古人那里寻章摘句,或者只会跟着洋人的现成观点和结论跑,靠拾人牙慧生活,那么这种状态就是一个可怕的“文化沙漠”。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光对中华民族来说,而且对全世界、对全人类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巨大的精神灾难。

  所以,我们特别要注意防止“文化沙漠化”的问题。防止“文化沙漠化”,着眼点并不是要去限制、压缩、阻止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的发展,而是要努力保护和推进精神生产,即原创型精神文化的发展,重点是精神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文化沙漠化”的直接根源和核心标志,是文化创造力的衰竭和文化生活的低俗化。从历史教训看来,有可能对文化生产和文化创造力造成实质性破坏的,往往并不是消费型文化本身,而是整个文化体系的结构性失衡或偏差。例如:

  一方面,在精神文化的生产与消费之间,孤立地强调满足需求即消费的一面,而忽视生产的一面。其中包括:在对社会精神需求的理解上,只重视消费的需求,忽视生产的需求;在对消费需求的理解上,又只重视眼前的、片面的消费需求,忽视长远的、全面的消费需求。压抑甚至破坏全面的文化需求,就有可能断绝文化生产发展的动力源泉。这种情况在“文革”时期最为典型:那时只提倡政治文化,片面强调单一的政治教育,人民的许多日常文化需要受到压抑,专业化文化工作更是备受摧残,致使当时的精神文化无论生产还是消费,都全面地处于贫困和萎缩状态。我们现在的情况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但是,新形势下出现的单纯追求文化消费的倾向还是值得警惕。例如:把消费文化当成唯一的、全部的文化,以为“能够卖得出的才是需要的,越是畅销越是好的”……种种无视文化生产意义的偏向,很容易造成文化生活的低俗化和文化创造力的衰竭。

  另一方面,在精神生产领域,由于“路径依赖”而偏离精神生产的客观规律,让“看得见的脚踩住了看不见的手”,从而束缚了精神生产力。例如,因循计划经济体制的方式,习惯于依赖行政手段,单一实行自上而下的操控;出于急功近利,“只想摘果子不愿种树”的心态,以为可以在垄断文化资源,控制文化生产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加大投入就能够实现文化发展的繁荣。其实际的效果,却是更加造成文化体制封闭、生产机制僵化,雅文化和精英文化自我放逐,文化生产者的心态普遍失衡,文化生产更加脱离现实、脱离群众,不能够从生活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文化创造的动力和能力进一步衰减。钱学森同志去世前曾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各个学科的领军人才、大师?其实不是不想培养。这些年来国家和政府下了很大的决心,增大了投入,给社会科学研究的钱也越来越多。然而这种投入的力度与科研成果真正的丰富,科研水平的显著提高,科研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并不完全成正比。原因就在于,恰恰是这种“路径依赖”违背了科学研究和发展的规律,从而带来了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的效果。可见,无论出于经济的还是政治的动机,在精神生产领域过分追求急功近利,用一时需要代替文化发展的规律,就会造成没有生产只有消费的局面。这种情况十分堪忧。

  要想保持文化、特别是文化生产的良性状态,避免发生“文化沙漠化”的后果,需要全面地、均衡地理解和掌握文化上的多种辩证关系,包括文化上的一元与多元、统一性与多样性、生产与消费、文化生产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机制、精英与大众、雅文化与俗文化、文化满足社会需要与自身的创新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中的普及与提高之间的联系,等等。其中,处理好文化体系自身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则具有总体性的基础地位。

  当前我们正在坚定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其中,精神生产领域的自主创新是整个文化创新的起点和灵魂。

  从思想内容上说,我们的先进文化建设的思想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要积极建构中华民族当代和未来的先进文化思想体系,用以塑造和弘扬新时代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文化基本建设工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代表的理论创新、观念创新,是我国当前文化创新的主流和旗帜。但在这些方面,僵化落后的因素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不可低估,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如何改变“理论落后于实践,观念落后于实际”的状况,继续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发挥潜力,跟上时代步伐。

  而从社会运行体制方面来说,我们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先进文化建设的目标,不仅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落实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实现大众消费型(含次生产和再生产型)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更要调动整个社会资源,着眼于高层次先进文化的发展,实现生产型(原创型、创新型、提高型)文化体制的健全完善,这样才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该文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09”演讲稿)



  阅读:4206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