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
作者李景源              日期:2013-03-15               阅读:4050 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党中央在此次会议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理论工作者应当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建言立论。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社会观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发展。我们党在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既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又牵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问题。它的提出,与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概念紧密相关。马克思为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摒弃了资产阶级学者所谓“一般社会”的抽象概念,创立了社会经济形态学说,认为生产力是决定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具有独特特征的社会。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来考察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说:“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这两者是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同方面。”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发展,既包括经济建设和发展,又包括政治、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经济形态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应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党针对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筑三位一体的提法之后,进一步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马克思的“社会”或“社会形态”概念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总体性概念,我们党提出的“社会建设”是有别于经济、政治、文化的狭义领域,特指社会管理和社会政策。这是党的执政理念和政府的管理观念的一次升华。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使改革和发展成果惠及大多数人民群众,表明社会政策时代的到来。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价值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众所周知,在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中,马克思提出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理论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前提,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完整准确的体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按唯物史观的理解,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多次讲过,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人并不是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关注人本身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价值观念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我们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是一脉相承的,全面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关于历史主体表述。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本质上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要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培养和谐发展的思维方式,使之体现在政策决策过程中,转化为制度和法律,形成为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科学发展观提出协调发展,并具体化为“五个统筹”的要求,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只有搞好这五个统筹,才能不断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谐思维是一种辩证思维,它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一致的。古人讲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与“和而不同”,是指的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谐”作为思维方式和行动方略,其本义是兼顾众异、包容多样而得其平衡。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也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列宁讲,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和谐思维体现了辩证法的圆融性,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不能简单地把矛盾和冲突本身看作事物发展的直接动力,只有正确处理矛盾和冲突使事物保持在最佳状态,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那种非此即彼、单打一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片面发展、经济发展大起大落,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发展一条腿短的结果。和谐是以外部世界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为前提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激励人民群众自主创新精神是和谐思维的重要特征。

  总之,哲学研究要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立论,要从社会历史观、价值论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系统揭示它的深刻内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学理支撑和行为准则。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阅读:4050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