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网络文化
作者魏磊              日期:2013-08-29               阅读:824 次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本文从网络文化的特征、作用等方面着手,分析了网络文化的魅力源泉和精神实质。并探讨了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

    [关键词]文化 网络文化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浪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全面部署。并强调指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1]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迅速转变。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 年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5.64 亿人,网民规模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网络不仅成为当前人们生活、学习的一种工具,而且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网络环境”,同时也催生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网络文化带来的创新与发展

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广义的网络文化包括一切与网络技术相关联的物质活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成果的总和, 即包括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狭义的网络文化是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文明与精神文明及其成果的总和, 包括人的心理状态、情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教育方式、道德修养、知识结构、审美情趣、行为方式及网络法规与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网络文化除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外,还有自己的鲜明特点,要把握好网络文化就必须深刻地认识其特征:首先,网络文化是一种虚拟性、互动性文化。网民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而且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交往的双方所展示的只是一种对象符号,交往的主体之间关系呈现为多维度交叉和非中心化的状态,网络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是更具有普遍性和自由度的开放型人际关系,它开辟了人类社会关系的新领域。其次,网络文化是一种多元性、个性化文化。网络技术的异步传输,使网络文化的传播突破了时空的屏障,实现了时空无阻,同时,交互式沟通使网络更多的表现一种私人空间,相互独立的个体成为网络空间的主体,他们完全按照个人的意志来创造网络文化。全球开放、资源共享,导致网络文化的价值尺度、意见集团的多元化和复杂化。第三,网络文化是一种平等性、自由性文化。分散式的网络结构以及网络的虚拟特征,使网络社会没有中心、没有层次、没有上下级关系,现实社会人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在网络中丧失了存在的根基。网民是网络文化的主体,可以在任何一台电脑上创作自己的文化成果。第四,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性、大众化文化。网络创造了一种可以进行全球沟通的网络语言,它能够超越空间的限制而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完全打破了国界。网络更新了人们的思维模式,网络文化融合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征,人类的文化交融将在网络中得以实现。除此以外,网络文化还具有活动群体无限性、时间无限性、内容盲目性等特点,它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交流习惯、表达方式和文化载体,网络文化已成为一种新产生的全球性的文化现象。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文化是一柄双刃剑,它具有促进人们崇尚科学的文化功能;具有使主体思想观念更加开放自由的文化教育功能;具有传递信息、娱乐大众的文化娱乐功能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互联网已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以及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表现也十分突出,其消极作用不可低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观念的淡化。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虚拟性,给网民带来极大自由的同时,也增加了网络中各种有意无意的网上谩骂、人身攻击、个人隐私等问题,对社会具有潜在或现实威胁的“黄色”、暴力、恐怖等信息不同程度地泛滥,严重地污染网络文化环境,对正常文化秩序、对社会的健康发展也构成巨大威胁,加上网络监管难度以及法规不健全等因素,使得部分人道德法律意识弱化、责任感淡化,对传统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2.价值观念的倾斜。信息在网上的自由流动,也使网络文化成为“不设防”的文化形态。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强行推行其价值标准,极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加上各种社会思潮在网络上激烈交锋,低级庸俗信息的流传,不同程度地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侵蚀。

   3.文化心理的失衡。网络的虚拟化环境,造成了存在与虚无、真实与虚假的混乱,人际关系疏远、交往能力下降,人际情感淡漠,甚至产生非社会化的倾向;部分人过度沉溺于虚拟网络,失去人的许多真实的情感,患上“网络依赖症”和“网络成瘾”。这些对人的心理和情感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尤其是青少年网民群体,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在18岁以下青少年网民中,玩网络游戏的比例高达73.7%,青少年有“网瘾”倾向的达27.1%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先进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由于它的开放性、自由性、个性化、大众化等特征,不可避免地出现与传统文化相冲突,甚至相背离的地方,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规范和管理,会导致网络文化的畸形发展,势必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造成不良的影响。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坚持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2]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已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价值是文化的核心,它关系到网络文化的性质和方向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思想基础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网络文化的发展给予正确的引导与规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3]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并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核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就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网络中存在的各种文化、各种思潮,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网络文化的建设,以确保其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健康发展,从而最终实现我国网络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的科学构建。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正确方向。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发展和繁荣中国网络文化的根本保证。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网络技术,一直占据互联网传播的制高点。目前国际互联网上80%以上的网页是英文的,中文网页约为12%。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把中国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充分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传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大肆宣扬和强行推销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我国国内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进一步增强。在此过程中,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有所滋长,甚至出现了一些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分析网络文化发展现状,更加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地把握网络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

    2.以共同理想为思想基础,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思想基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有利于网络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壮大,减少文化观念的冲突、增进社会理想的认同;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有利于更加广泛地团结各种社会力量,促进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3.弘扬民族和时代精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网络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地位的不对称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经济、技术的优势强行输入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等,对我国民族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维护文化主权成为网络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面对着文化全球化的挑战,必须积极创建高质量的中文网站,建设中国特色的域名服务器和网络宣传体系,建设立足本民族文化的广域文化,提高网络文化的汉化程度,拓展我国信息的空间,大力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国网络文化在全球网络文化中的地位,扩大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广泛的影响力。

    4.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道德建设。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高度概括。目前,我国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和虚拟性给人们选择信息以广阔空间的同时,也以其信息和行为的失范给社会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辨别善恶美丑、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伦理尺度,也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导向和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

三、多管齐下加强中国特色的和谐网络文化建设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扩大宣传思想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增强我国的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得软实力。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网络文化建设直接与“四位一体”建设紧密联系。经济建设方面,互联网已形成巨大的产业链,网络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政治建设方面,互联网已成为了解舆情、沟通民意、引导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文化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建设方面,目前社会越来越多的步入网络社会,网络成为联系社会成员、社会组织的重要载体,成为党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抓手。对于网络文化,忽视建设,放松管理,有可能丧失对国家政权、经济命脉、传统文化的主导权,后果不堪设想。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已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必然要求,成为顺应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树立国家良好形象的必然选择。

    网络文化的发展重在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又快又好发展,应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这是从宏观层面上论述如何加强网络文化的管理,给网络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加强党对网络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把党的文化方针政策贯彻和落实到网络文化建设之中,克服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最大限度地控制不良文化的传播和蔓延,让网络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为巩固和加强党的思想文化建设服务。二是要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这是从网络文化的内容层面上论述如何加强网络文化的管理。互联网的竞争一直被看作是“争夺眼球的竞争”,丰富优秀、形式多样的网络信息资源是吸引网民,在互联网上获胜的重要条件。建设具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阵地,向世界介绍开放的中国,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中国人真正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举措。三是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这一要求指明了加强网络文化管理的重点,即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管理部门在规范网络舆论上应注意把握好火候,拿捏好力度。四是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这是从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层面来论述如何加强网络文化的管理。网站和网民是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网络文化是一个新生事物,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自由性、共享性特点,决定了对它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崭新的课题。胡锦涛同志在准确把握了互联网和网络文化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指明了网络文化管理的原则,即“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我们只有在法律的约束和支持下,通过更加科学的管理,才能达到更有效的创新。

 

网络文化建设,是网络时代的先进文化建设,为网络注入文化的灵魂,为文化插上网络的翅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已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必然要求,成为顺应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树立国家良好形象的必然选择。网络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展之路还有很远的路。我们期待早日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彰显高雅品位的网络文化品牌,让网络洒满阳光,让网络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34.北京.人民出版社

[2]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01-25日(1

[3]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22.北京.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魏磊(1973-),男,河南洛阳人,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六级职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



  阅读:824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