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6日 星期六
稳定与变化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作者魏磊              日期:2013-08-29               阅读:728 次

摘要:稳定和变化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它们在高校体制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稳定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十年磨一剑的钻研精神,良好的科研教学环境是稳定的三个重要支柱,变化是教育进步的源动力,人事制度改革、科研评比体系改革、教学评估体系的改革是变化的三个表现,协调好稳定与变化的关系,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稳定;变化;对立统一

 


 

稳定和变化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它们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中两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石,是教育进步的两大动力。

随着教育与国际的接轨,人们会发现以前高校一直是在强调教师队伍的稳定,而现在则更注重加快人才流动。随着竞争机制的展开,几十年来教师职业的稳定性逐渐被打破了,高等教育出现了巨大的活力,这种活力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大批国内外的人才开始向高校流动。伴随而来的是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们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尤其是青年教师,由于资历浅,经验不丰富,独立进行教学、科研的条件较差,在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1],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象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从早到晚没有停歇的时候,心理、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于是要求稳定和给青年教师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

高校承担着教学和前沿基础研究的重任,如何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协调好稳定和变化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对高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稳定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教育体制改革需要稳定,稳定是发展的基石,发展是在稳定的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结果;稳定是前进的舵手,在各种变化蜂拥而至的情况下,稳定是拨开各种扰动,持之以恒前进的方向;稳定是人心的依托,科研和教学都是长期持续性的工作,只有平和宁静的心才能生长出最美的果实。

稳定的第一个支柱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众所周知,在我国教育不是一个高薪职业,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打破了教师终身制,医疗、住房等后勤保障的社会化打破了教师生活环境的稳定性,那么是什么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教育工作者投身于高等教育事业呢?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感,是桃李满天下的使命感,是老师的称号给予的无穷动力,使无数的教师孜孜不倦地奉献着自己的身心,传道授业重于泰山,功名利禄轻于鸿毛。

稳定的第二个支柱是十年磨一剑的钻研精神。高等教育在前沿性和基础性上有着特殊的要求,这与高校的前沿基础研究职能是分不开的。目前国内外都存在大学毕业生跳槽频繁、信誉度差,总在企业边缘游离进入不到企业核心的现象,在高校也有一些年轻教师急于求成。科学研究是一个连续性很强的事业,任何创新都是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青年教师要向老一辈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科研和教学中融会贯通,要有十年磨一剑、一鸣惊人的雄心壮志。严谨、科学的学术态度,敏锐、深远的学术眼光,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要靠在长期科研实践中钻研、学习和积累形成的。不要让暂时的困难和徘徊妨碍了自己科学研究的深入进展,急于求成往往带来的是学术上的浮躁。十年磨一剑的钻研精神在年轻人中已经很难得了,之所以需要大力提倡,是因为它能给年轻的心以定力,使年轻教师能够在变化和诱惑纷呈的的客观环境中泰然若之,向着世界一流的学术理想稳步前进。

稳定的第三个支柱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教学环境,这个环境既要靠学校的政策制度保证,又要靠教师自己和团队共同创造。从学校政策来看,保证教师队伍稳定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但是目前公费医疗改革、住房分配改革使高校丧失了以前有房、有医疗的优势,如何制定一系列既适应市场大潮,又能解决教师后顾之忧的政策和制度是个关键问题,目前的经济适用房、货币化分房等都是一些较好的政策。从教学科研环境来看,需要靠教师一起来创造,稳定的教师梯队,对科研和教学都非常重要,优秀梯队的形成需要老中青教师的共同努力,诚信为人、谦虚好学、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利用学术交流和各种学术活动,如青年沙龙、青年论坛等活动,加强学术和思想交流,共同创建良好、愉快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稳定需要精神、制度、环境等因素的支撑才能实现,教师的精神是内因,是稳定的决定性因素,学校的制度和环境保证是外因,是稳定的外部条件。

二、变化是教育进步的原动力

教育体制改革更需要变化,变化是发动机,不断加压,督促人们不断地更新自己,努力奔跑;变化是清新剂,能使人们保持新鲜感,激发创造力,科学技术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突破前人的成果而不断前进的;变化是润滑油,现在社会已进入高节奏发展阶段,社会的需求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一成不变的教育体制根本无法适应这种高速变化的需求,只有不断变化的教育体制才能培养出现代高科技人才。

变化的第一个表现是人事制度改革,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教师职业稳定性的打破,大批国内外的人才开始向高校流动,为“大浪淘沙”竞争机制的实现创造了条件,有真才实学、并能适应科技高速发展形势下教师职业的人才被留下,通过自由选择和自然淘汰,教师队伍的实力必然得到加强,这种竞争机制非常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不断补充的新生力量,带来了国际和国内的先进技术和教学经验,引导学校的科研教学迅速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竞争机制带来的推动力是巨大的,这种不可阻挡的前进浪潮,使教师深刻体会到“不进则退”的紧迫形势,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研和教学水平,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变化的第二个表现是科研评估体系改革,近年来科学原创性在高校备受重视,许多学校把影响国计民生的基础研究、学术创新,高水平的文章作为评估一所学校科研水平的标准,而学校又把它们作为衡量教师科研水平的标准,从而在高校形成了一股创新热潮。创新包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方面,首先要求教师熟知本研究领域存在哪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能够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创新产生的强大的鞭策力,要求教师站得高、看得远、钻的深,使教师更注重于科研的理论水平和独创性,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

变化的第三个表现是教学评估体系改革,引入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估,打破了中国传统教育中只有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惯例,学生同样可以让无法胜任教学任务的教师走下讲台。教师再也不能一本书、一份讲义讲到老,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深入浅出地讲解基本知识,并注重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学评估体系改革带来的约束力,一方面要求教师备课、授课尽职尽责、不能有丝毫倦怠,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以科研促进教学,始终站在学术的最前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吸引学生,用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上面提到的人事制度、科研评估体系、教学评估体系的变化只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部分,它们为高校教育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稳定和变化的统一

长期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味追求稳定势必会使人产生安逸心理,缺乏积极进取的动力会严重影响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然而一味地追求变化又会使人人自危,强大的压力不仅会影响科研和教学的深入开展,还会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

正是因为稳定和变化在教育发展中都同等重要,所以如何协调好稳定和变化的关系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适度的压力能引起我们的积极反应,例如集中注意、激发斗志、促进思考等。压力过度则可能引起我们生理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消极反应,产生种种身心失调的现象。这些身心失调反过来又“放大”了心理压力,造成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心理危机[2]

认知论和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行为表现和压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倒置的“U”型函数描述,如图1所示。压力水平在中间段时人的行为表现最好,这说明一定的压力对人能产生促进作用,但压力很小或很大时对人的行为并不利。

从学校管理角度,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树立教师是教学科研的主体,而非管理者的观念,在调适教师心理压力上,学校应该负起一定的责任,真正关心尊重教师,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他们的需要、生存状况有正确的估计,尽量避免给他们增加过度的心理压力,不要走入“增压力,出效率”的误区,提高管理水平,完善评价体系,减少管理的粗造性[3]。协调好稳定和变化的关系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育体制改革中不能过于激进,可以建立一套有效的反馈监督机制,在加大变化力度的同时,密切注意从教师教学、科研、身心健康等各个细节反映出的现象,加以分析,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

从教师角度,要科学理性地驾驭压力,首先要对压力有明确的认识,要认识外界压力和内在压力是客观的也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正常心理现象,个人的性格会增强或减弱压力,但不能完全摒弃。有一定的压力对自己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从心理上接受变化的要求,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适应力;然后逐步适应变化的要求,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变压力为动力,不断进取,与时俱进。

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中,没有稳定就没有了发展的根基,没有变化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二者缺一不可,而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在对立中寻求统一,在矛盾中寻求平衡。稳定与变化的良好协调,对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珠红.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与调适[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1112

[2]刘兰学.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1):116121

[3] 彭雷生.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与调适[J] .培训与研究,2001,(7):110118

 



  阅读:728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